聚才引智 共創未來 煙台大學舉辦2024年博士論壇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為廣大人才施展才華、實現夢想營造良好環境、搭建廣闊平台!我們真誠地期待與大家共同開創煙台大學更加美好的未來!”3月30日,伴著明媚春光,煙台大學2024年博士論壇在校隆重舉辦。黨委書記張殿臣代表即將迎來建校40周年的煙台大學,向來自海內外的青年博士和高層次人才發出熱情誠摯的歡迎。煙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薑瑞,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強現場宣講煙台市和煙台大學優越的人才引育政策。來自海內外的千餘名博士才俊,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論壇,共謀未來發展。論壇開幕式由黨委常委、副校長姚昌主持。


張殿臣在致辭中闡述了煙台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展示了在煙台大學可以大有作為的發展平台,描繪了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向各位青年才俊發出誠摯邀請。張殿臣表示,走過近四十年的煙台大學現已成為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山東省“強特色”高水平大學,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空間格局,正昂首闊步邁向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嶄新征程,迫切需要有能力、有夢想、有幹勁的人才加入。


良好的人才引育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優質的科研環境則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在政策宣講環節,薑瑞從“堅持優化提升,構建覆蓋各類人才的政策體係”“堅持精準細致,實施一整套全方位個性化服務”“堅持產才融合,搭建校地協同發展共享平台”等三個方麵介紹了煙台市人才引育服務及校地合作等方麵的政策。王強從提供良好待遇、解決關鍵問題、搭建成長平台、合理設置崗位等方麵,解讀了煙台大學讓人才工作生活有堅實保障、無後顧之憂、教學科研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引育政策。科技處、社會科學處相關負責人圍繞創新平台建設、成果轉化、激勵政策等方麵介紹了學校的科研環境。

“2005年,我初來煙大,很快便被這裏‘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和‘海納百川,敢為人先’的氣度所深深感染。”在高層次人才代表發言環節,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吳昭景教授分享了他在煙大成長為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和“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的經曆,介紹了數學學科快速發展的勢頭與學科平台、人才團隊建設情況,表示將在美麗煙園持續做“數學教學的耕耘者、控製理論的拓荒者和年輕人的鋪路者”。

“煙大的科產教融合發展特色,讓我們成為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踐行者。”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藥學院田京偉教授介紹了學院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優質的科研環境,展示了他和團隊麵向國家重大需求,在精神神經、炎症、心腦血管和腫瘤等四個研究方向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和未來發展前景。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王曉麗教授深情回憶了入職後煙台大學為其解決後顧之憂的暖心服務,“美麗的煙大就是我的夢想之地”是她心中最為真摯的情感。

優秀青年教師蘊含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其發展情況是學校人才師資隊伍活力的生動展現。博士論壇期間,由生命科學學院王緒敏教授主持,法學院張玉東教授、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侯傳信教授、核裝備與核工程學院孫啟靜博士等優秀青年教師代表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訪談交流,講述了“來到煙大、成長在煙大、成就在煙大”的熾熱情懷和寶貴經曆,博得了與會青年才俊的陣陣掌聲。


當天下午,煙台大學各學院(研究院)紛紛舉辦分論壇,相關學院、研究院負責人向與會人才詳細介紹學科專業建設情況、“十四五”期間學科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培養規劃和創新平台建設情況,邀請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教師代表作學術報告和交流成長體會,並對意向人才進行了初步麵試和洽談。
據悉,參加此次論壇的北京大學工學院博士後劉賓,已有入職煙台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明確意向,並依托煙台大學申報了省級科研項目。他說,“煙台大學想我們所想,展示了我們最關心的科研條件、經費支持和生活保障,我們也詳細了解了學院的優勢科研資源、平台和學科結構,我有信心在煙大的廣闊舞台展現作為。”
近年來,煙台大學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探索實施“校企合作提需求+學校出編製+企業出資金+政府給支持”的校地人才共育共享模式。同時,學校傾力優化人才環境,構建完備的教職工榮譽體係,在資源配置、職務晉升、薪酬待遇等方麵紮實保障高水平人才成長。如今,煙台大學已形成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等國家級人才領銜,泰山學者、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省部級人才為中堅,青年英才活力競相迸發的人才隊伍格局,為推動學校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塑造競爭新優勢提供了強勁動力,在服務“黃河戰略”、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等國家、省市重大戰略中彰顯出新擔當,展現出新作為,獲評山東省人才工作表現突出單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