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濟南高新教育——【學生成長共同體】精彩“暑”不盡 妙趣“托”起來
2024-07-16 09:48:00
濟南高新教育
  7月7日上午,濟南高新區舜華路街道萬科麓山小區廣場上,濟南高新區伯樂實驗學校二年級三班“善思組”的6名同學在家長的指導下,以漆為筆,以水為墨,興致勃勃地學習製作非遺漆扇。孩子們按喜好向水桶中滴入顏色,用攪拌棒劃拉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然後把手中的扇子或垂直或旋轉或Z字形浸入水中,而後慢慢提起來,讓多餘的漆流回水中,並將扇麵放在通風的地方晾幹。一把獨一無二的專屬漆扇就製作好了。
  “太好玩了,原來漆扇這麼有趣!”小組活動結束後,小組成員田宇恒驕傲地向媽媽展示著他的漆扇作品。漆扇,是以扇子為載體,運用漆器工藝製作而成的藝術品,其起源可追溯至漢代。一半人為,一半天成,漆扇的美感來源於出水前的未知感,它完美融合了實用與審美,以獨特的藝術形態詮釋著東方美學的神韻,演繹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
  時間回到7月3日晚,當天,伯樂實驗學校召開“怒放的生命,相伴同成長”線下家長會,班主任就濟南高新區“2024暑期學生成長共同體”項目的定位、意義、遵循理念等進行了準確解讀與具體闡述,向廣大家長發起成立學生成長共同體的倡議,家長根據自身工作情況,自願認領共同體家長誌願者工作,簽訂“學生成長共同體承諾書”。
  家長會一結束,二年級三班學生高子霏媽媽程璐就跟班主任分享了自己的行動計劃。“我將帶領我們小組開展《非“童”反響 非“遺”小將》主題活動,在漆扇、拓印、剪紙、紮染等領域帶領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藝術,在實踐操作中挖掘孩子們潛力。”程璐說。程璐和其他5位家長一拍即合,“善思組”應運而生。
  “孩子平時在手工方麵不是很擅長,也是第一次接觸漆扇,但是我看他玩得真開心啊!”小組成員吳胤成的媽媽說,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同茶葉、絲綢、瓷器一樣,漆扇也是中國文化的瑰寶。“高子霏媽媽太用心了,準備得很充分,孩子們的體驗感很棒!”張明遠媽媽的話裏話外滿是感激。
  程璐表示,“學生成長共同體”引領下的合作探究式學習,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更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同時可以激發他們的內在潛力,培養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能力。而且家長的角色也從旁觀的第三者轉變為參與教育的實踐者,從“邊緣性參與”逐步向“充分參與”轉化。
  一個難忘的足跡,一次寶貴的體驗,一種永恒的回憶。家長劉月希望,以後的每一天,她的孩子也會像今天一樣,永遠以好奇的姿態,探尋生命中隱藏的美麗,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受生活帶來的奇妙與樂趣。據程璐介紹,接下來“學生成長共同體”善思組將會走進山東省美術館,直接感知藝術之美。
假期“空白期”變“有為期”
  伯樂實驗學校校長助理範嘯宇介紹,發起成立“學生成長共同體”是基於家長的切身需求。該校6月中旬發放的2024年暑假“學生成長共同體”問卷(家長版)結果顯示,有60.77%的家庭是二孩家庭,平時有時間陪伴孩子的僅占50.99%,97.36%的家長願意孩子參加“成長共同體”,92.07%的家長願意投入時間參與到“學生成長共同體”活動中,進行監督執勤、陪伴活動。
  本著就近原則,“學生成長共同體”將班級學生以小區或以村居為單位組織起來,建立互助合作學習小組,小組人數控製在4-8人;小組活動時間安排在周一到周五,與平日上學時間保持一致,下午團內其他家長可根據自己下班時間將孩子接回。周末依然是父母陪伴孩子的假日時光,也可以小組內進行組團研學。
  像“善思組”這樣的“學生成長共同體”,今年暑假伯樂實驗學校共組建了232個,完全覆蓋1106名在校生。
  為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實現自覺發展,伯樂實驗學校圍繞“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動手製作,美化環境”“自我服務,助力他人”參與勞動,體驗生活”“社會實踐,培育情商”“強身健體,娛樂休閑”等六個方麵為“學生成長共同體”設計了30門暑期課程,而且還為每個學生成長共同體配備了導師,對學生活動進行跟蹤指導。
  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每個小組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一起確定共同體名稱、成長口號、設計團徽等,每周一通過線上線下會議認領本周工作、舉行讀書推介會、交流上周作業疑難,而後製定課程表並嚴格執行。組內雙軌模式並行,一條主線意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自主探究、互幫互助共促學習,另外一條主線意在讓家長保證孩子假期安全的同時,統籌協調孩子的生活和起居以及假期實踐活動,做一名優秀的生活實踐指導老師。
  為了保證“學生成長共同體”順利開展,伯樂實驗學校對232個“學生成長共同體”提出以下要求:每個成員都應該為彼此的關係負起責任;不批評、不抱怨、不責備,不說第三個成員的閑話;任何成員可以在任何時候,找任何成員尋求協助、尋求反饋、提供反饋、化解分歧。
多元評價 雙向奔赴
  在“學生成長共同體”實施過程中,學校鼓勵各“共同體”通過展、看、說、聽、寫、思六樣態結合的方式,形成照片、視頻、活動總結等資料。各班主任通過家長上交的“學生成長共同體繽紛成長印記”和“成長日記錄”等,跟蹤每個“共同體”活動開展情況,並適時提供輔助、指導和建議。學校設立“優秀學習共同體”“優秀團長”“優秀共同體指導教師”“優秀共同體成員”等四個獎項,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揚。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學生家長楊玉芬表示,“學生成長共同體”盤活了“家長資源”,家長們可以利用工作、同學圈等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闊孩子們的眼界,通過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影響孩子們。“‘學生成長共同體’將傳統的家校雙邊教育模式,拓展為家校社複合型多邊教育學習模式。”學生家長耿謙說,共同體內的各個家庭開始嚐試“去中心化”的交流和互動,原本最弱的環節“家—家”開始變得活躍,這將有助於參與其中的家長打造健全的家庭教育理念。
  未來,濟南高新區的暑假“學生成長共同體”還將繼續優化、持續發力,讓時間回歸學生,讓家長回歸理性,讓教育回歸本質,助力“雙減”有效落實落地。(通訊員:陳麗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