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雅集遺趣 非遺心路”實踐團隊赴新疆開展特色推普活動
2024年暑假,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組織近700所高校1200支團隊13000多名大學生誌願者分赴祖國大地的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山東商務職業學院“雅集遺趣 非遺心路”實踐團隊成功入選。近期,實踐團隊推普誌願者們遠赴新疆,在烏魯木齊開展了重走習近平總書記新疆足跡,到固原巷、新疆大學校史館、新疆博物館開啟特色推普活動。

實踐團隊誌願者們走入新疆固原巷黨群活動中心,與固原巷的小朋友們一同開展了特色普通話專題趣味課堂,誌願者們身著漢服,通過講出千種風情、萬裏同服的曆史故事,展現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各美其美的獨特魅力,反映出我國各民族文化發展的相互借鑒、相互欣賞、相互促進、美美與共的特征,以及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貢獻。課程結束後,誌願者們和在場的小朋友聊天交流,了解他們的普通話學習情況。9歲的麥乃賽·帕爾哈提江閃爍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說,社區裏有國學班、書法班等,兩年前,她和小夥伴們為習近平總書記誦讀了《憫農》《二十四節氣歌》。相比兩年前,她又學會了不少古詩詞,還想背給習近平爺爺聽。布拜爾海迪且·吐爾遜說,她一直在社區京劇班學習,4歲起就跟隨著名京劇演員陳瑛學習京劇,她還給大家講起京劇中的唱念做打。誌願者與小朋友們互相學習,在歡聲笑語中,收獲了滿滿的感動,切實感受到了當地的民族團結。

為響應新疆共青團“陽光巴郎青少年之家”活動, 誌願者們與來自新疆阿克蘇地區欄杆村的小朋友們進入新疆大學校史館,以俞秀鬆、林基路、杜重遠、張東月為主題人物的巨幅浮雕映入眼簾,慷慨激昂的校歌《我們正青春年少》縈繞耳邊,把大家帶回到那段崢嶸歲月。校史館講解員精心講解,從新疆大學發展史到新疆高等教育發展史、從“抗大第二”到“南泥灣精神”,從紅色文化基因傳承到“雙一流”建設,從曆屆中央領導關心學校發展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調研,曆史被濃縮成驚鴻一瞥,短短一個小時,讓誌願者和小朋友在曆史的紅色血脈裏受到洗禮。參觀結束後,誌願者們在烏魯木齊圖書館進行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向小朋友們講解革命曆史,傳承紅色基因。通過講述紅色故事,誌願者不僅讓小朋友們通過曆史學習普通話,更堅定了他們的愛國情懷。欄杆村的小朋友們還說起他們村裏的驕傲,庫爾班·胡達拜爾家族28年的升旗故事,誌願者們都深受感動。這些紅色故事激勵大家一起積極學習,勇於探索,為傳承紅色血脈貢獻自己的力量。
活動期間,誌願者們還帶領著色日格拉村的小朋友一起來到新疆博物館新疆曆史文物展去追尋曆史的足跡,聆聽歲月的回響。大家一起先後參觀了《新疆曆史文物展》《共有的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展》等展覽,領略各族人民共同書寫悠久曆史、共同創造燦爛文化、共同培育偉大精神的壯闊史詩。一張張照片,一件件物品,如同一部生動的曆史教科書。在參觀結束後,誌願者們帶領色日格拉村的小朋友了解國旗、黨旗、軍旗的含義,一同搖起五星紅旗,高唱我愛我的祖國。通過係列活動,小朋友們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對新疆的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深刻地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本次活動致力於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傳播,以青春力量、多彩活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在南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深入實施。雅集遺趣實踐團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全麵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而努力奮鬥。(撰稿:遲昭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