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管理學院品牌新形象亮相山東 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成新趨勢
3月17日下午,新加坡管理學院在山東省會濟南召開發布會,展示其全新品牌標識。學院標識的迭代更新,體現了新加坡管理學院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敏銳視角,反映了該校以行業為重點、以技能為基礎、以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發展核心理念。
全新形象彰顯使命
呼籲求學者“生而向學,以學致盛”
由於當今創新技術的迅速發展,自動化與信息化科技的應用不斷提高,以及對外部靈活性和適應性的高度需求,同樣的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的需求在不斷改變,企業也需要轉型。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管理學院的新形象應運而生。
發布會現場,新加坡管理學院國際合作處處長餘燕萍女士在致辭中介紹,新加坡管理學院於1964年成立,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2022年,新加坡管理學院再次迎來新變化,就是品牌形象全新升級。
餘燕萍女士對該校的嶄新品牌做了全新解讀,“全新品牌標識采用充滿活力的紅色和藍色,紅色代表著新加坡,藍色則代表著未來。此外,圓形和三角形元素反映了學院全麵的教育方法,表明它驅動所有學習者發揮最大潛力,推動他們不斷追求自我定義的成功。”
據了解,新加坡管理學院的全新標識,也是品牌標語——“生而向學,以學致盛”的體現。
新加坡新加坡管理學院國際合作處處長餘燕萍女士介紹學院情況
餘女士說,“生而向學、以學致盛”這句標語囊括了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理念。“生而向學”是我們激勵學習者的口號,即學無止境。這是一個不斷進步的終身旅程,跨越人生的各個階段,而非一個特定的終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張文憑;而是對自我成長和進步保有持久的激情。
“以學致盛”作為一個習語,意味著取得相對的成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每一位學習者,無論是全日製學生、年輕畢業生還是經驗豐富的職業中期專業人士,都可以通過他們的能力、知識和技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取得成功。
“我們的兩個核心業務機構——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和新加坡管理學院職業深造學院,都會提供一係列的課程以滿足每一位學習者的需求,幫助所有年齡段的人提升他們所需的職業能力,助推他們的職業發展。”
赴新加坡中國留學生數量
逐年遞增
持續三年的全球新冠疫情對中國學生出國留學負麵影響巨大。然而後疫情時代的留學市場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到亞洲國家的“就近留學”趨勢明顯。據有關中國留學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雖然歐美仍舊是最熱門留學目的地國家,但亞洲留學正呈現穩步增長的勢頭。其中,新加坡作為東西方文明的交彙點、又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在亞洲區域的優先選擇。
據新加坡管理學院中國區經理劉群女士介紹,自2019年以來,該學院中國留學生的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這也呼應了中國學生“就近留學”的市場現象。其中,2020年的中國學生注冊量就較2019年同比增長47%,2021年則較2020年增長68%。目前,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擁有16,000名學生,30%的學生是來自4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同時中國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12%左右,並保持逐年穩定增長趨勢。
中國留學生赴新加坡人數逐年攀升的背後,餘燕萍女士認為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國學生可以通過新加坡的全球教育進入世界名校學習;二是相較於前往歐美國家求學,新加坡留學的學費和生活成本較低;三是飲食文化相近、更易融入環境。”
“在新加坡管理學院求學的學生,無需赴歐美國家,花費巨額的學費和生活費,同樣可以獲得與在本校就讀學生相同的教學質量、課程標準和學位證書,回國後可以得到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餘燕萍補充道。
新加坡管理學院中國區經理劉群女士發言
該學院中國區經理劉群女士還介紹道,為了適應當前中國教育市場的需求變化,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濟南、珠海、合肥等地建立了共8個海外教學中心,使得部分中國學生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標準的前提下,先在國內完成部分學院課程,為更好地適應和展開之後的留學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劉女士還介紹說,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聯合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歐洲的十餘所大學,共同研發開設了120多種全日製和非全日製學術課程,覆蓋預科課程,文憑課程、學士學位課程和碩士學位課程,旨在幫助不同情況的學生進入世界名校學習。
餘燕萍女士代表新加坡管理學院為鑫泰洋國際教育總經理馬國利先生頒發山東區域招生授權證明
除此之外,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還為中國畢業生尋找實習和就業機會,目前已與中國銀行、中瀚石林(中國)、彙豐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和獵頭公司建立聯係,為中國學生進入一流企業實習與就業提供機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