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學為貴國際教育展·濟南站將於6月23日盛大開啟!把握高考留學關鍵點!

濟南學為貴    2024-06-19    

  2024年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342萬,創曆史新高。然而今年本科錄取名額僅約450萬,這就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二的考生可能無法直接進入本科。
  
  麵對激烈競爭和有限的升學機會,越來越多家長選擇“高考留學雙規劃”,為孩子增加進入名校的機會,換個賽道也能上頂尖名校!
  學為貴國際教育展·濟南站
  6月23日盛大啟幕
  本次教育展聚焦“把握中高考後留學關鍵點,聚焦升學新方向”,致力於為廣大學子提供通往頂尖學府的新路徑:
  ✅ 零距離:打破信息差,與國內外院校麵對麵;
  ✅ 新機遇:換個賽道,您的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 好規劃:濟南國際學校,招生政策全麵解讀。
  ⏰ 活動時間
  6月23日(周天)14:00
  📍 活動地點
  濟南市曆下區貴和洲際酒店6樓宴會廳
  📍 活動參與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
  
  ↑ 掃碼立即報名 ↑ 
  國際備考規劃-AST考試
  備考服務
  據介紹,由安生教育科學研究院高考專家與劍橋大學資深學科專家聯合命題的AST考試(Aptitude Scholastic Test,學業學能水平測試),是首個基於中國高中課標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大學標準化入學考試。
  這是我國基礎教育國際化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一考試的研製成功並得到海外名校認可,意味著我國高中學校不需要引進國際課程,學生上中國高中課程,即可實現基於中國課程的國際化辦學。高中學生以中國高中課程成績、AST考試成績,就可申請進入海外名校。
  更重要的是,國外學生也可學習中國高中課程、參加AST考試,其修讀的中國高中課程成績、AST成績,會得到海外名校的認可。就此而言,AST考試將推進我國高中多樣化、國際化辦學進入新的階段,也讓中國高中課程變為國外學生的“國際課程”,提高我國教育的開放水平。
  眾所周知,過去20年來,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引入了大量外國課程,舉辦高中國際課程班。雖然這些課程班被冠以“國際”,但主要服務於部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因此被部分輿論認為這是“出國留學預科班”,質疑沒有起到對中國基礎教育的促進作用,也沒有實現助推中國基礎教育課程體係的國際化。簡單來說,這些國際課程班,在我國基礎教育體係中,是和中國高中課程“隔離”的,相互之間沒有什麼關係、互不影響、互不互補借鑒。
  我國高中學生的高考成績其實已經得到包括美國、英國、澳洲等國家、地區的海外名校認可,這意味著憑借中國高中課程的質量,成為國際課程沒有任何問題。AST考試的出現,打通了中國高中課程成為國際課程的“最後一公裏”。
  一方麵,這一考試完全基於中國高中課程標準,但不同於高考,采取全英文命題,而且由中國高考專家與劍橋大學教授共同命製,這讓海外大學可以直接使用這一考試,評價申請學生的學業能力與實際英文水平,所以被學生稱為“英文版”高考。
  另一方麵,這一考試不但讓中國學生學習原來的中國高中課程,就能拓寬視野,申請海外大學,也令中國高中課程“出海”到國外,成為外國學生的“國際課程”變為可能。
  據介紹,AST考試主要考試科目目前包括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等6門,不久的將來還會增加信息技術等科目。我國普通高中可開設AST實驗班,在這些課程的教學中采取雙語教學,就可輕鬆實現國際化。普通高中學生無需上其他國際課程,就學中國課程,既可參加高考,又可參加AST考試,自主進行多元的升學選擇。這符合高中多樣化辦學,與擴大學生選擇的基礎教育改革方向。
  這也是我國高中學校一直在追求的、更能滿足學生需求的國際化模式,不調整課程體係,但給學生多元選擇,而且各種選擇之間互相促進。參加AST考試的學生,沒有選中國高考或選“洋高考”的顧此失彼。高考與作為“英文版”高考的AST,讓升學評價多元化,學生的升學選擇也多元化。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指出,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重要推動力。要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鑒、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麵。
  AST考試的出現,將讓我國基礎教育的開放,從單向引進國際課程,學生走出去,變為助推中國課程走出去成為國際課程。未來,我國大學招收海外國際學生,也可把AST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業能力的標準化考試,由此全麵實現更加主動的教育對方開放。
  報考AST考試的常見問題
  Q—AST考什麼?
  A—AST考試科目分為必考科目和選考科目。英語和數學為必考科目,物理、化學、生物、經濟為選考科目,學生可以任選其一,但申請物理專業和工程專業學生須考物理。
  Q—AST考試費用是多少?
  A—兩門必考科目的考試費為3,500元人民幣,選考科目的考試費為每門1,500元人民幣。
  Q—考AST還能正常參加高考嗎?是否影響考取中國國內大學?
  A—報考AST不影響學生正常參加高考,且不影響學生在校正常的課程學習。考AST也不會影響學生正常考取中國國內大學,並不會占據學生填報統招誌願的名額。
  Q—考完AST還需要高考成績嗎?除了AST成績,大學還要求高考成績嗎?
  A—大多數認可AST成績的院校不要求提供高考成績。少數院校需要學生同時提交AST成績和高考成績,比如劍橋大學某些專業和學院、愛丁堡大學某些專業、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具體對高考的要求以收到的錄取Offer信息為準。
  Q—高二學業非常緊張,備考AST是否影響備戰高考?
  A—AST能讓學生在不影響普高課程學習、不放棄高考、不影響學生填報國內大學的前提下,依然能以最直接、簡潔的方式獲得多所世界一流大學的錄取機會,實現雙通道申請、多方向錄取。
  Q—考完什麼時間發布成績?怎麼查詢AST考試成績?
  A—正常完成考試的考生,其成績將會在15個工作日,公布在AST注冊報名係統中,考生可以自行查閱。
  Q—考完查到成績後,如果對成績有異議,可以申請複查嗎?
  A—AST成績公布後5日(含周末時間)內,學生若對成績有異議可提出複查成績請求,超過時限不予受理。複查試卷必須由學生本人或授權委托人填寫申請表,並通過郵件發送到:astexams@ambrightgroup.com
  Q—AST成績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A—一般而言AST成績僅用於當季的大學申請。
  Q—用AST考試成績申請國外的大學,還需要讀預科嗎?
  A—不需要讀預科。通過AST考試申國外大學獲得錄取的學生,可直讀本科課程,AST成績優異的學生有機會申請直讀大二。
  Q—考完AST還需要考雅思嗎?除了AST成績,大學還要求雅思成績嗎?
  A—大多數認可AST考試的院校仍對雅思或托福等英語成績有分數要求(詳見各校官網)。少數院校,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AST英語需達到215)和英國布裏斯托大學,學生達到AST成績錄取要求並通過其後續安排的麵試即可獲得該校的錄取通知書,不需要額外考雅思。
  AST考試如何報考
  AST考試每年有兩個考試時間,分別為每年8月和12月。2024年8月的考試正在報名中,學生可以在全國各地AST考試中心報名。
  學為貴集團作為“AST考試官方報名中心”,具備提供AST備考及報名服務,已幫助眾多學生通過AST考試,拿到劍橋大學麵邀以及名校錄取offer,助力中國高中生開放直升世界名校的第二通道!
  AST考試作為一項被海外大學廣泛認可的測試,也是很多中國高考家庭升學規劃路徑的雙保險之一。
  
  *部分內容來源於《北京青年報》
  歡迎有意通過AST考試成績申請名校的貴粉兒們,可參加本次國際教育展活動,了解國際報考規劃,開啟通往名校第一步!
  “雅思語培機構合作夥伴項目”於2012年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推出,旨在鼓勵和表彰年度表現突出的從事出國留學語言培訓的機構,共設立白金級、金級、銀級和銅級四個級別。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根據一係列指標對機構進行評定,並以年為單位進行審核。
  學為貴連續8年榮獲雅思官方“白金級合作夥伴”,再次證明了學為貴深厚的學術力、先進的教學力、專業的服務力和創新的科技力,更是學為貴雅思教育硬實力的再次佐證!
  “從學業,到就業” 學為貴為國際化人才護航
  學為貴自主研發的“GETS真經教學體係”,提倡“化繁為簡,學以致用”,與注重語言實用性、強調真正提升學生交流能力的雅思考試理念不謀而合;學為貴獨創的“考點詞理論”,可以幫助雅思考生真正理解雅思考試的命題規律,掌握英語學習的技巧與方法。
  
  截至目前,學為貴出版教材累計銷售已超過350萬冊,雅思類教材深受廣大雅思考生認可,常年穩居當當網同類圖書銷量榜首。其中學為貴集團創始人劉洪波老師編著的《雅思詞彙真經》,年銷量突破20萬冊!
  高考後留學雖相對常規申請來說時間緊張,但付出努力、有規劃有目標、一步一個腳印,一定獲得更好的學習機遇,收獲夢校的Offer。如果你對高考後留學有疑惑或不清楚申請環節具體操作,可以掃碼添加老師進行一對一谘詢~

相關資訊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熱點資訊
eol.cn簡介 | 聯係方式 | 網站聲明 | 京ICP證140769號 | 京ICP備1204535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