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訊“蛟龍號”上的“生命線”、“複興號”上的天花板、變廢為寶的紡織品、有超強淨化能力的除甲醛材料……9月17日,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為“工博會”)在滬開幕,東華大學11項科技成果參展,分別是機械學院教授孫以澤團隊的“高性能特種編織物編織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副院長、材料學院研究員王華平團隊的“廢舊聚酯高效再生及纖維製備產業化”、民航複材協同創新中心教授魏毅團隊的“軌道交通複合材料開發”、化工生物學院副教授閔潔團隊的“耐久性全棉易洗滌整理劑的合成及其在居家紡織品上的應用”、信息學院副教授官洪運團隊的“聲波滅火器”、民航複材協同創新中心副教授潘利劍團隊的“高強PP纖維自增強複合材料行李箱”、紡織科創中心丁彬研究員團隊的“納米錳無光催化除醛材料”與“柔性陶瓷納米纖維材料/超輕、超彈陶瓷納米纖維氣凝膠耐高溫隔熱材料”,環境學院副教授馬春豔、楊波團隊分別負責的“印染廢水零排放”和“一種高質出水、能源回收、資源回用生活汙水處理係統”以及材料學院副研究員王燕萍團隊的“高性能液晶聚芳酯纖維”。這些項目以其對國計民生出色的貢獻度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工博會東華大學展位)
打造紡織機械“特種部隊”
說起“蛟龍號”,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我國第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你可注意到,每次深潛都有根繩子拴在這個國之重器與母船之間。它的學名叫“臍帶纜”。就像母體和胎兒之間的臍帶一樣,當“蛟龍號”在深海作業時,電力供應、信號傳遞、液壓通道等全靠其維係,因此這根繩子也堪稱水下設備運轉的“生命線”。而如此關鍵的設備,在研製生產上卻有巨大技術難度,海水腐蝕、海底高壓等都是坎兒。這時孫以澤團隊科研成果就發揮了大作用。
從2009年起,孫以澤就帶領團隊與龍頭企業合作,向高性能特種編織物編織技術與裝備發起連續不斷的科研攻關,致力於打造紡織機械“特種部隊”。迄今,團隊不僅研製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體係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45項,主持製定行業標準4項,參與製定國家標準5項,更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校企合作研發的特種編織裝備占25%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出口歐美等60多個國家;高性能編織物產品也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依靠產品與裝備,團隊為企業近3年新增直接銷售額達13.57億。
(孫以澤師生團隊)
用高科技“喚醒”2億噸廢舊紡織品
當前,垃圾分類在上海乃至中國都是熱門話題,那麼廢舊紡織品該何去何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方式改變,衣服從“不夠穿”變成了“穿不完”。預計到2020年,廢舊紡織品總儲量可達近2億噸,而再生紡絲產能僅有1000萬噸,如何讓廢舊紡織品變廢為寶,王華平團隊亮出了“中國方案”,該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對消費者而言,可能會把紡織品循環利用與“黑心棉”畫上等號,對企業而言,不同來源、顏色、質地的廢舊紡織品如何在兼顧成本與品質的基礎上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早在2004年,王華平就盯上了廢舊紡織品這塊“寶”,在他眼中這隻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十餘年來,王華平帶領科研團隊一點點 “鑽”。沒有行業標準?那就踏踏實實做調研,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王華平參與發起中國化纖再生與循環、生物基纖維及生化原料等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行業標準化體係建設。消費者有誤解?那就紮紮實實攻難題,嚴把循環再生紡織品的“安全關”。再生纖維穩定性、調質調粘再生工藝、變色及色差控製等技術難題,一個個相繼攻克……王華平表示,“從技術方麵來說,我國再生纖維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項目首創的聚酯紡織品物理化學法實現了從纖維到纖維的高效再生,生產出的再生聚酯成本降低25%,性能卻足以與原生聚酯相媲美,經專業機構檢測完全符合生態紡織品安全要求。
如今,該項目合作企業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再生聚酯纖維生產基地,每年生產30萬噸廢紡再生短纖、15萬噸瓶片及再生長絲,7.5萬噸低熔點/再生聚酯複合短纖。近三年完成單位實現銷售79.90億元,出口創彙2.61億美元。授權發明專利38項,發表科技論文10篇、製定標準3項,實現了我國廢舊聚酯紡織品高效回收與高值利用,大幅提升了聚酯再生纖維技術水平,提升了我國紡織循環經濟的大國形象與地位。尖端技術讓曾經不起眼的廢舊紡織品“美麗再生”,不僅在汽車內飾、環保服飾等領域廣泛應用,還應用於跨海大橋、水利大壩、高速公路、建築等領域的防裂加固、補強、隔離等工程。再生聚酯不再是低端紡織品的替換物,實現了“彎道超車”、廢而更優,真正撬動了千億元級紡織品循環利用市場。
(王華平團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東華科技頻頻打出“生活牌”
近年來,由於室內甲醛超標給人們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案例時有發生,隨著對科技環保技術的重視,在裝修等行業中如何除甲醛成為熱點民生話題之一,丁彬團隊參展成果正著眼於此。
室內除甲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活性炭吸附,但時間一長會有吸附飽和以致吸不動,甚至導致甲醛二次釋放的風險。為此丁彬團隊瞄準了催化劑除醛這種方式,所研發的納米錳無光催化除醛材料不僅能將甲醛直接催化分解成為對人體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醛類去除效率高達97%,還在使用壽命上遠超其他產品,且產品成本更低。目前,該成果已實現規模化生產,相關校友企業僅在今年就實現銷售額超千萬。
而在工博會的東華參展成果中,像丁彬團隊這樣用大學實驗室裏研發的科技成果打出“生活牌”的項目並不少。比如,魏毅團隊開發的新型無鹵阻燃快速固化環氧樹脂和玻璃纖維的複合材料,能夠減輕車身重量,減低耗能,而且在隔音隔熱方麵都有很大的提升,更加綠色環保,目前已成功應用於“複興號”高鐵車廂的中頂“天花板”上。閔潔團隊則瞄準與日常穿著、居家分不開的純棉織物,開發出保健保濕易去汙整理劑實現了純棉織物的多功能性品質,不僅能有效提高全棉服裝麵料的冬季護膚效果,還能保證純棉織物的高效去汙和易洗滌性,其產品已在針織內衣、襯衫和家紡等領域得到應用,實物樣為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為知名企業開發了多功能型全棉針織麵料。楊波團隊依托東華環境學科研究及校企合作優勢,研發出一種麵向未來的新型生活汙水處理係統,實現高質出水、能源回收和資源回用的多重目的。
(東華大學展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東華大學工博會展台也盡顯綠色環保理念,由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胡傑明副教授帶領會展專業學生設計布展。除了沿用往年東華紅外,今年學校展台采用了綠色環保材料,在可拆裝展具的基礎上,設計出相應風格的組裝模塊,采用歐美常用的標準展具和可多次使用的新型鋁製框架環保展覽係統,整個搭建和展覽過程都是無灰塵、無氣味產生的,符合當代展示設計的綠色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