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規劃》透露,將立足人才培養需求調整優化本市高校布局結構。上海將構建普通高校分類發展和分類管理體係。橫向維度上,按照學科門類及一級學科發展情況,把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類;縱向維度上,按照承擔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功能,劃分為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應用技術、應用技能四類,形成“十二宮格”。
據悉,主管部門將在與高校充分溝通並由其自主定位後,把全市所有高校都放進相應格子裏,並配套建立相應資源配置和評價機製,引導高校在各自領域和類型中爭創一流、辦出特色,從原有“一列縱隊”變為“多列縱隊”。
《高教規劃》針對醫學、藝術、經管、法學、理工農、文史哲教6大門類人才培養為主的高校布局,分別提出結構調整思路和方向。根據規劃,到2030年,上海普通高等教育的醫學類在校生規模預計8萬人左右,占比約為9%;藝術類8萬人左右,占比約為9%;經管類23萬左右,占比約為25%;法學類6萬人左右,占比約為6%;理工農類35萬人左右,占比約為39%;文史哲教類11萬人左右,占比約為12%。
據此,今年初,上海已經依據規劃組建上海健康醫學院,未來還將以合並組建、新設增設、調整撤並、合作辦學、二級學院獨立運行等方式優化上海高校布局結構,使其更加契合國家和區域發展需求。
著力建設應用型本科專業
目前來看,上海高校在學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內涵等方麵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麵,高校辦學特色不夠鮮明,同質化辦學傾向明顯。存在盲目追求“高、大、全”、學科專業低水平重複設置等問題,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質量、多樣化的需求。另一方麵,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能力水平不適應。金融、航運等相關領域高端人才的培養能力明顯不足,高等教育專業設置與本市產業發展,特別是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對接程度不高。
為引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本科專業由學科和知識本位轉向行業企業技術技能需求導向,上海將以突破傳統本科專業目錄的本科專業轉型為切入口,建設一批行業特色鮮明、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聯係密切、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
留校青年教師不能直接上講台
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針對目前存在的弊端和問題,上海做出了三項製度安排:首先,剛留校的青年教師不能直接上講台,要先擔任2-3年助教,積累一定經驗後才能獨立開課;其次,所有教授必須為本科生授課,而且要上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並且以此作為教授任職的基本條件,不上講台不能當教授;最後,想方設法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這是教師把心放在教學上的重要體現,也是當前的軟肋。既要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又要用製度構建來加以保障,並在現代大學製度構建中固化下來。
原標題:上海高等教育規劃:引導高校在不同領域爭豔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