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首屆“新教學、新評價、新技術”論壇召開,攜手推進數字化助力新課程落地
2023-12-06 17:40:00
beplay2網頁登錄
作者:

“課程改革對於大家來說是一種挑戰,我自己就是在課改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此次召開的首屆‘新教學、新評價、新技術’論壇,與以往的論壇很是不同,遠超我的想象。”這是華東師範大學崔允漷教授對這場大會的評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教學是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重要環節,也離不開新課改理念的指引。去年,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引導育人方式變革,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凸顯出學生主體地位。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也不時衝擊著教育教學。時代變遷悄然而至,卻震耳欲聾。

2023年12月2日至4日,由上海現代新課程研究發展中心、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翼鷗教育ClassIn聯合主辦的全國首屆“新教學、新評價、新技術”論壇在上海舉辦。新技術支撐新教學評價,數字化助力新課程落地。論壇期間,高校專家、一線專家、全國教育係統管理者、教研員、beplay體育手機校長、一線教師等齊聚一堂,通過參加“主論壇”“教師深度研修工作坊”“滬上名校聽課參訪交流”三大前沿活動,共同探索教育的創新與進步,推動新課標的落地實施。

01

新理念——課程教學改革從解放思想開始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組長、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原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正局級巡視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朱慕菊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組長、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原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正局級巡視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朱慕菊致辭。她指出,今天我們帶著對基礎教育的激情、對學生的愛、對深化改革的責任感,來共同學習和思考新的經驗、新的思路,共同探討在改革過程中所碰到的困惑和問題。希望我們能在這個論壇上有所收獲,有機會結交誌同道合的改革者,共同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另外,她還提到,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科的新課程標準,標誌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了 20 多年的改革實踐,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構建了中國基礎教育課程體係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的框架。具體體現為,構建了素養為導向的課程目標,係統優化了培養核心素養的課程結構和內容,建立了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標準,倡導了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和實施,強化學科實踐和跨學科學習。這些新的觀念和新的政策將帶領課程改革進入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新階段。

上海市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


上海市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致辭。他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絕對是各方協同互動的結果,沒有專家的介入引領,沒有基層學校的實踐,沒有各個老師的主動探索和課堂的有效變革,我們的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成功。他進一步強調,我們要相信,這個相信並不是盲從,我們推進基於核心素養的育人,推進課程改革,是大批專家基於大量的實證研究,基於大量的田野研究,基於大量的實踐研究而推出的可行方案。

課程方案的基本定位是什麼?在他看來,第一強調素養導向,第二強調學科實踐,第三強調綜合學習,更主要的是強調因材施教。上海在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一直在堅持守正創新,推陳出新。

02

理論指引實踐,落地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評

華東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修訂組組長崔允漷


華東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修訂組組長崔允漷以《新課程需要新教學》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義務教育新課標有兩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核心素養,第二大突破是學業質量。他還從素養本位的教學設計、真實情境的深度學習、問題解決的進階測評、線上線下智能係統對新教學進行了詳細解讀。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成員楊向東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成員楊向東以《育人方式變革下的考試命題改革》為題作主旨報告。他通過幾個案例對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考試命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素養導向等級評分標準的研製思路。

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陸誌平


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陸誌平以《核心素養為綱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為題作主旨報告。他結合一線案例,切實分享了三個關鍵點、九個關鍵詞。第一,要聚焦核心素養: 靈魂、目標、統領;第二,要把握基本特點: 綜合、實踐、生活;第三,要抓住關鍵環節: 主題、情境、任務。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課程與教學係主任周文葉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課程與教學係主任周文葉以《新課標下的評價變革》為題作主旨報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什麼樣的評價?她提到,事實上義務教育新課程方案提供了非常清楚的指引,對評價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強化素養導向,二是促進學生學習,三是創新方式方法,四是伴隨教學過程。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課程與教學係副係主任楊曉哲,國際課堂分析實驗室主任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課程與教學係副係主任,國際課堂分析實驗室主任楊曉哲以《新技術——數字化助力新課程落地》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對課程與教學正在產生一係列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增強了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也使得課程全過程中教學評一致性更加具有可交互性。LMS成為課程與教學全麵數字化的重要突破性路徑。另外,技術也正在培植我們的智慧。與此同時,我們也正在形成人機共生的智慧,這正是我們所麵對著的線上線下的智能係統所生長出來的一種新體係。

課改局長談


在“課改局長談”環節,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局長張治、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局長孫磊、成都市溫江區教育局局長鄢亮、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副局長王建輝、西安市滻灞區教育局副局長張國軒共同為一線校長、教師答疑釋惑。與會者不僅得到了寶貴經驗和指導,還加深了對課程改革的認識和理解。他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自己所在學校的課程改革工作,為學生的全麵發展和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圓桌對話


在“圓桌對話”環節,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張民生與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吳剛平、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李百豔、太倉市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黃豔、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南沙小學校長顧豔、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實驗小學老師代表趙丹丹展開對話,圍繞新教學、新評價、新技術進行了分享。

新教學實驗區分享


此外,在論壇上,新教學實驗區代表江蘇省語文整合教學研究所所長戴曉娥、常州市新閘中學副校長高紅、常州市同濟中學校長賈秋萍、常州市武進區嘉澤中心小學校長龔莉娜、徐州市小學語文教研員劉春進行了分享。他們帶來了各自獨特的經驗和觀點,讓參會者看到了多元化的教學實踐和創新思維。

大咖麵對麵


在主論壇的最後環節,老師們與大咖麵對麵交流,教師親身提問,崔允漷、楊向東、陸誌平、周文葉、楊曉哲五位專家躬身解讀。比如:1)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如何在教育實踐中實現因材施教?2)改變了命題設計,必然會對學生的考試產生影響,如何看待這種影響?3)是否應該在每一個教學課時製定表現性評價任務?4)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快接受大單元教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則接受得較為緩慢,對這一問題有沒有相關的建議?5)新教學要進行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但其定義與疫情時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當下我們要進行的這一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教學,具體有什麼形式,有哪些建議?

03

《領航宣言》發布:逐光之幸,行將致遠

“何其有幸,我們能夠和各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一路同行。今天,我邀請在座的各位一同啟航,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裏,一起以智慧和勇氣為帆,以夢想和使命為舵,以躬身實踐,為教育巨人前進的力量,點亮每一個心靈的燈塔,領航每一個靈魂的新航道。”

右上學校代表從左到右分別為:深圳市南外集團華僑城小學教務主任莫熒、上海市清流中學教導主任楊亞敏、山東省萊州市實驗小學校長祝明鑒、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夏靜、西安市雁塔區第三小學副校長朱張玲、北京市東城區第五十中學教科研主任魏豔輝、廣州市白雲區方圓實驗小學教學主任劉曉文、佛山市高明區楊和鎮中心小學備課組長李彤、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小學青年教師張宇昊

右下學校代表從左到右分別為:山東省萊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田維河、深圳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辦公室主任任雲峰、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荔灣小學副校長傅安兒、蘇州高新區科技城實驗初級中學執行校長張靜、上海浦東新區禦橋小學校長管建平、蘇州市科技城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執行校長劉琴


此次論壇由“新課標領航計劃”主辦方策劃,論壇期間,在“新課標領航計劃”一周年之際,翼鷗教育許純旻、北京市第五十中學青年教師王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實驗小學校長陳飛,以及多位“新課標領航計劃”學校代表共同發布《領航宣言》。崔允漷教授向“新課標領航計劃”學校代表贈送了團隊新著《新課程關鍵詞》。

改革無坦途,課程的改革更是漫長而艱難,但是這條道路又是那麼美好。至今為止,“領航計劃”已連續開展四期,來自全國上萬名教師參與線上和線下學習。

“新課標領航計劃”由教育部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方案修訂組組長崔允漷教授領銜設計,安桂清、吳剛平、周文葉、楊曉哲、肖思漢等多位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以及一線學科專家共同指導,在上海浦東新區、廣州天河、成都溫江和雙流區、以及山東青島、德州、煙台等落地領航成果,形成了學校/區域的優秀新課程落地實踐案例。

在論壇首日舉辦的“教師深度研修工作坊”上,參與“領航計劃”的教師們一同啟航,以大單元學習的方式,分主題學習了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你敢挑戰嗎?”與課時評價任務,以及單元學習過程的設計。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楊曉哲、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盧明、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文葉、語文特級教師齊華分別作主題微分享,教師們選定待優化學曆案,現場分組討論,專家一對一入組指導。

崔允漷教授指出,本次參加工作坊的老師們基礎較好,並給出了提升建議。他提到,教師要注意一些關鍵點,第一,以前寫目標抓小放大,現在要抓大放小,要從單元看課時,不要從課時看單元;第二,想清楚素養要求,到底要通過內容培養學生的什麼素養;第三,每條目標用三句話來表述,一個目標是一個目的地。

華東師範大學崔允漷教授入組指導

專家微分享

小組代表分享修改前後變化及修改原因

工作坊評選優秀小組

“新課標領航計劃”學員合照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張民生對“領航計劃”評價道:“領航計劃是對於‘新教師’的創新探索,教師報名踴躍,自願參加,其中有一係列的成功經驗,最重要的是符合課改的需求,另外應用了信息技術,比如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學習管理係統),LMS為群體性的重要交流、分享、研究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本屆論壇的最後一日,與會者一同來到滬上名校上海市張江集團中學、上海市寶山區實驗小學、上海師範大學附屬楊浦濱江實驗小學,實地參訪,並學習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地的教師代表展示的語文、數學、體育、美術等學科的多個大單元課例。

上海市張江集團中學現場

上海市張江集團中學現場

上海市寶山區實驗小學現場

上海市寶山區實驗小學現場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楊浦濱江實驗小學現場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楊浦濱江實驗小學現場


尾聲

探索與創新,是上海固有的基因。從國人創辦的第一所中學,到最早成立的專門教研機構,從最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首個教育數字化轉型試點區,上海教育擁有多個“最早”和“首先”。

在此次於上海召開的全國首屆“新教學、新評價、新技術”論壇上,與會者一同見證思想的交流、觀念的碰撞以及對未來教育的深刻洞察。他們將把這次論壇的靈感與洞見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新課程落地,為新教學發聲而共同努力。“為未來,為使命,為人先。”“相信相信的力量。”未來,我們再聚首。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