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了弘揚人民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立德樹人、誨人不倦的育人情懷,發揚教師刻苦鑽研、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也為了更好地傳承旅專/旅院優良的辦學傳統,倡導學校師生向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優秀教師學習,我們將陸續推出學校(院)優秀教師代表的事跡。本期推出——陳思老師的故事。
個人簡介
陳思,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現任葡萄酒營銷與服務專業負責人,碩士畢業於英國薩裏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曾獲上海“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教學能手、“第二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上海市職業院教學設計比賽二等獎等榮譽稱號等;參與全國首個葡萄酒營銷與服務專業申請與開設,承擔上海市教委科研晨光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專項經費項目“優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改革”項目1項、國家旅遊局萬人英才“雙師型建設”項目1項等,參與主編和編寫教材2部,發表論文數篇。
積極參加各類教學比賽,以賽促教,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2016年,陳思老師曾獲“第二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上海市青教賽對教師要求特別高,比賽要求參賽教師對所授課程有較高的認知水平,包括如何服務於職業教育,如何滿足產業需求,如何滿足服務業的發展等。比賽要求參賽教師準備整整20節課內容,每節課都必須是精品。
備賽時,陳思老師充分利用線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廣泛搜集全國青教賽獎獲視頻等資料,借鑒比賽經驗,深入了解比賽規則,按照最高標準備賽。她在課程設計中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借鑒行業經驗,不斷拆解和整合課程,反複打磨課堂細節,突出重點難點部分,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現豐富的教學成果,讓評委聽課時耳目一新。陳思老師認為課堂教學以課程建設為基礎,但絕不能照搬課本,應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特點和課堂需要,在內容上做好拆解整合工作。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學生問題為導向,在課程中引領學生分工合作學習、各取所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內容和多元化的學習途徑。
陳思老師注重課程團隊建設,汲取團隊智慧,服務團隊成長。她認為團隊老師在比賽前要加強接觸,提高彼此的信任感和包容度,在實戰中才能互相了解、不斷磨合,取得優異的成績。團隊成功的關鍵在於每位老師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自己當作團隊的一部分,貢獻自己的力量。她強調說,多數比賽規則表明——一個人單打獨鬥是不現實的,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關支持!如在錄製現場,教師既要做好學生之間的溝通,又要準備教學教具,還要落實教室和借用各種器械等,個人很難周全地考慮所有問題,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她還認為比賽團隊服務於專業的培養方案,團隊中的老師同一專業又各有專長,每位老師結合自身亮點融入比賽課程,老中青的結構設置,有助於完善比賽內容。在團隊錄製視頻課時,對課程進行精加工,能增強課堂互動性。陳思老師在學科建設的團隊中主要負責擬定課程實施方案,補充比賽中的不足,再與其他老師共同調整比賽內容。
比賽後,陳思老師經常帶領學生參加行業內各類酒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從市場營銷角度切入的酒水課程講師,對酒水釀製上遊行業了解存在短板,陳思老師不僅自己利用寒暑假前往其他高等院校釀造研究中心、行業正規資質培訓機構、葡萄酒產區深造,還通過產教結合,利用酒展、比賽、品酒活動搭建學習平台,完成課程建設。她特別強調要加強課程建設,從源頭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她一直堅持讓學生“從做中學”。她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酒展,讓學生了解行業內推出的最新產品,讓學生品嚐酒水,她認為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幸福感。
積極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以賽促學
2020年,陳思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二等獎。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開展工作:
首先,幫助學生理解比賽標準。技能大賽不斷革新,規則標準不斷上升。大賽規則標準對接世界的技能大賽是一個國際化的過程。其中一個重大的變革是比賽規則的製定來自於行業,來自於真實的職業。所以很多規則帶有行業操作的合理性,它要求操作的精準度,這樣既能保證工作者的生產安全,也能保證提供的產品品質。學生理解整個職業環境和職業職責、崗位職責是比賽獲勝的關鍵。
其次,將比賽標準具象化。比賽標準通常以條款的形式進行羅列,陳思老師將條款變成具體的操作要求,將比賽的步驟、順序、動作的時間、位置的設計具象化。比如桌麵擺放練習:由於主題的設計不同,裝飾盤大小的不同,學生在材料選擇完畢後,需要調整餐具之間的距離,使之既能保證個人餐具清晰美觀,又能保證與鄰桌有清晰的邊界感。
最後,指導學生完成標準化訓練。老師幫助學生把握比賽節奏,在學生形成肌肉記憶的前提下,讓學生融入到崗位角色中,提升學生的理解。在訓練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托盤的力度不夠,那麼就要每天加強拖盤的訓練,讓學生托兩瓶裝滿的葡萄酒來增強肌肉力度。再比如學生的操作順序總是出錯,那就要跟學生解釋正向操作的原因,以及逆向操作時會出現什麼差錯。例如學生在調酒過程中不確定是先放冰塊還是先放酒水,這時老師分享了一個故事:吧台的調酒師在調酒時會跟客人聊天,以便讓客人能夠關注到自己的動作。如果先放冰塊在調酒結束後冰會有一些融化,將酒水稀釋,味道會變淡。如果先放酒水,最後放冰塊,就不會影響味道。這樣一番解釋下來,學生會對操作順序有更加深刻且生動的印象。
陳思老師特別強調,向李偉強、王立進老師全身心指導學生實踐表示敬意。
潛心班導師工作,爭做“四個引路人”
陳思老師曾擔任17019班班導師,在班導師工作中,她努力做到“四個引路人”,她認為班導師工作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要讓學生做到愛職業、愛行業。從事酒水行業不僅僅要能夠做,更重要的是愛做,要願意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班導師要引導學生在校學習後不僅能夠應對當下的崗位,更要能適應未來的崗位。這就需要老師講述行業現實,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更全麵地認識社會現實。同時,告訴學生酒水崗位魅力在哪,增加學生對行業的認可感、歸屬感。此外,還要幫助學生分析行業利弊、發展前景、行業回報、職業榮譽感等等。
能發現學生問題,找到突破點。麵對老師、長輩,學生很難突破聊天的舒適區,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如何與老師對話,甚至是回避與老師的交流。學生害怕自己說錯話,在交流過程中明顯感覺到有壓力。所以陳思老師主動打開交流的窗口,將話題變得輕鬆、具象,引導學生積極交流。她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之間完成師生交流。
能換位思考,樹立教師形象。陳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於老師的個性非常包容,學生對於老師的喜愛在個性方麵是沒有共性的,他們喜歡形形色色的老師——幽默的、端莊的、直率的、幹脆的、坦誠的等等。所以陳思老師在做班導師工作時不僅注重師德師風,也講究儀容儀表,在交流中靈活地融入自己的個性特點,讓交流更加順暢。
能循循善誘,指點迷津。陳思老師在指導學生工作時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很多學生羞於提問,有時候該問的問題從沒有人提出。比如當學生去參加活動,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學生並不清楚。活動結束後,她詢問學生有沒有保存活動信息?得到的回答是沒有。遲到有沒有主動和主辦方解釋?得到的回答是沒有。主辦方提供機會時有沒有表示感謝?得到的回答是沒有。此後,陳思老師都會事先指導學生,她也鼓勵學生積極提問,不懂就問。
致旅專/旅院人
教學改革正當時,願更多年輕老師更早看到教學發展機會,不負職業韶華。
——陳思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