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慶祝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建校120周年暨推進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太原召開。(史曉波攝)
8月24日,慶祝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建校120周年暨推進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太原召開。省委書記林武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教育規律,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提升全省高校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奮力推進山西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藍佛安主持。省委副書記商黎光,省領導陳安麗、李鳳岐、吳偉、張複明出席。
林武在講話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山西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祝賀。他指出,120年來,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根植三晉、薪火相傳,從開創近現代高等教育先河到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為山西改革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在高等教育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希望兩校緊緊圍繞省委戰略部署,發揮自身優勢,扛起曆史使命,在服務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林武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高等教育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我們把握高等教育的時代方位和任務要求、更好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省全麵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大力推進“1331”創新工程,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雙一流”建設步伐,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係,全省高等教育的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都取得了新進步、實現了新躍升。
林武在講話中從“兩個大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山西高等教育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實現我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五方麵要求。一要育心鑄魂、把牢方向。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抓住“培養什麼人”這個首要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導向貫穿到立校辦學、育人育才全過程,切實肩負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二要深耕主業、培優人才。支持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躋身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行列,支持中北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等6所高校建設全國一流的研究應用型大學,推動更多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加快建設高水平學科學院和優勢特色專業,持續創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人才。三要聚力創新、服務轉型。堅持“四個麵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互牽引,聚焦山西優勢潛力領域,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量子光學、新型儲能、煤基能源、碳基新材料等關鍵技術方麵取得突破,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四要強化師資、夯實基礎。創新人才培養機製,營造寬鬆包容的學術氛圍,培養引進一批服務國家及我省需求的領軍人才,集聚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學家和學術大師,讓更多德高才高藝高、具有大學問大情懷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五要深化改革、完善治理。加快構建以章程為核心的現代大學製度,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和保障機製改革,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製度和機製,深化與更多高水平大學的合作,全麵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建設,以高水平治理支撐保障教育高質量發展。
林武強調,教育興則人才興,教育強則山西強。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教育工作特別是高等教育的領導,切實把高校改革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各有關部門要在製定發展規劃、安排財政資金、配置公共資源上更好滿足高校發展需要,共同為高校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藍佛安在主持時指出,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全麵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突出政治引領,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麵領導,把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強化人才培養,加快構建特色高層次人才培養體係,大力引育高素質人才隊伍;聚力科研創新,加快“雙一流”建設,推動“1331”工程提質增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孵化;服務轉型發展,發揮學科集群優勢,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座談會上,山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仰麟、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分別介紹了學校辦學成就及高質量發展思路方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和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負責同誌作了發言。
省直有關單位、全省本科院校及省屬高職院校主要負責同誌,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班子成員參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