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成都理工大學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發展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20-10-01 10:00:00
成都理工大學

  近年來,成都理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強化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為核心,突出高校特點和一流地學優勢,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和工作機製,積極探索在科學研究、脫貧攻堅、搶險救災、環境保護、協同創新等一線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引領一流學科建設成果緊密對接國家重大號召和戰略需求,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同時,充分體現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社會價值和重大貢獻。

  在科研報國中落實黨的號召。成都理工大學黨委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結合成都理工大學近年來黨建工作成果,從不斷湧現的新時代先鋒中選樹先進典型,組建師生“楷模報告團”,舉辦“我身邊的成理楷模”主題教育報告會,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教師不忘科學報國初心,牢記科技強國使命,為攀登“珠峰科學研究計劃”,參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引領和政治保證。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在重大辦學問題上把好政治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決策的“一線貫通”。以支部為堡壘,黨員為先鋒,組織科研團隊積極參與川藏鐵路、中(國)-巴(基斯坦)公路建設等國家重大工程的災害立體監測與預警研究,為工程進展中的防災減災提供了強力保障。

教師黨員參加川藏鐵路建設科學考察

  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黨委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大力弘揚“三係”精神,圍繞我國核與輻射安全和高精度放射性勘查需求,通過自主研發、科技攻關,在核儀器儀表、核電子學、核分析檢測等核技術應用領域,形成了以航空伽馬能譜探測等為代表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係列技術和裝備,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該領域的長期技術壟斷,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葛良全教學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核技術教工黨支部獲評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教育部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黨員教師與黃大年同誌一同驗收“863計劃”重大科研項目

  在環境保護中維護生態安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運用生態環境治理與修複新技術,助力“美麗中國”戰略。生態環境學院黨委將黨建工作與學科發展、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研究相結合,深度參與九寨溝火花海景區地震災後重建、若爾蓋草原沙化問題防治研究、青海木裏渣山生態恢複工程效益評價等國家重大生態修護工程,組織黨員開展科研技術攻關,不斷創新生態修複方法與技術,發明了係列改性粘度時變與生態修護材料,破解了地質環境脆弱區深埋長大隧道湧突水、震後世界自然遺產地修複保育等世界級難題,形成了重大地質災害生態恢複、重大工程創麵修複的關鍵技術體係,使我國在相關技術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貢獻了九寨溝火花海生態保育的“中國方案”,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聯盟高度認可,也贏得國內外一致好評,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邵鴻、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省長尹力的高度讚譽,為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做出重大貢獻。

黨員教師參與九寨溝火花海景區地震災後重建

  在搶險救災中展現專業精神。成都理工大學秉承“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的優良傳統,弘揚“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理工精神,廣大黨員、教師以電影《攀登者》主角原型—成都理工大學校友鄔宗嶽為榜樣,將老地質人能吃苦、勇攀登、甘奉獻、敢犧牲的精神與新時代科學防災減災技術相結合,努力打造地質災害防治戰線上的“鐵軍尖兵”。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將自主研發的地質災害早期識別技術及監測預警係統應用於全國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在貴州、青海、甘肅、四川等地區成功預警41次,有效避免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支部黨員在汶川、九寨溝地震、茂縣特大山體滑坡、貴州六盤水山體滑坡、西藏白格滑坡等國家重大自然災害麵前,聽黨指揮,聞令而動,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先鋒隊,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優良作風,全麵參與地質災害應急搶險、災情評估、災後重建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黨員馮文凱獲四川省“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優秀黨員稱號,支部獲得四川省“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害搶險救災先進黨組織、四川省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黨員教師深入九寨溝地震現場

  在脫貧攻堅中體現使命擔當。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成都理工大學一流學科和人才優勢,深入實施“人才支撐”“教育幫扶”“科技支持”“文化傳播”“產業助推”五大行動。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西藏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項目組,受國務院扶貧辦委托,連續三年四次進入西藏開展評估工作,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將臨時黨支部建立在遼闊的雪域高原。在高海拔、缺氧等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支部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發揚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拚搏精神,足跡踏遍西藏31個縣(區)、總行程超過100萬公裏,圓滿完成西藏高海拔缺氧的脫貧攻堅科研調查工作任務,為西藏深度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突出貢獻,事跡入選“首屆新時代四川高校十大黨建創新案例”。

黨員師生在西藏日喀則開展脫貧評估工作

  選優配強扶貧工作幹部隊伍,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精選4位優秀年輕幹部駐村一線開展工作。黨員夫妻、黑水縣駐村扶貧幹部劉山和“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李誌慧春節返鄉探親期間,在湖北荊門老家主動請纓,參與當地誌願防控工作,戰鬥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先進事跡被新華社、共產黨員網、中國網、四川新聞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布拖縣覺撒鄉扶貧幹部黃文峰,牢記習近平對涼山脫貧攻堅的殷切囑托,在疫情發生後作為全縣第一個返崗的扶貧幹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扶貧扶誌,千方百計為貧困戶聯係務工單位,用心用情為當地孩子播種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宜賓高縣扶貧幹部華貴東,主動探索“黨建+產業扶貧”模式,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組織黨員先鋒隊,幫助當地農戶代采代銷茶葉,保證當地茶農在疫情影響下仍能增產增收,成功經驗被中央電視台跟蹤報道。阿壩州黑水縣扶貧幹部韓正林,在掛職縣委副書記期間,足跡踏遍黑水17個鄉鎮、64個貧困村,為幫助當地農戶解決蔬菜滯銷的問題,積極上門聯絡四川各大高校,建立了當地綠色蔬菜直供高校食堂的銷售渠道,被當地村民親切稱為“萵筍書記”。該同誌榮獲“四川省2019年脫貧攻堅一線優秀扶貧幹部”表彰稱號。四名扶貧幹部的先進事跡,先後登上“學習強國”平台,生動繪就了理工脫貧攻堅的“群英譜”,在全國脫貧攻堅工作中塑造了先進典型,發揮了典型示範效應。

成都理工大學扶貧工作幹部發揮典型示範作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