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貴的精神是成就偉大事業的靈魂。”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講壇——紀念朱光亞、鄧稼先百年誕辰”活動在西南科技大學舉辦。
活動現場,已過耄耋的杜祥琬院士、彭先覺院士、葉奇蓁院士和張煥喬院士精神矍鑠地給青年們講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誕生曆程;講述科學家們“抱著必須搞出來的心態,一門心思搞原子彈、氫彈”的熱血過往;講述當今科學家精神傳承者們“把個人的一切都獻給崇高的事業”,在青海草原、戈壁沙漠、四川山溝創造出的一個又一個動人事跡,闡述對科學家精神內涵的感悟。
“人生腳步堅實走,眾友齊心同奮鬥。艱難磨礪開新路,並非閑白少年頭。少年頭,後生可讚,再織錦繡!”老一輩專家深厚的學術功底,謙遜的求知學風,為青年人樹立了生動的榜樣,院士們擲地有聲地向大家發出號召,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傳承發揚科學家精神,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於奮鬥,鼓勵青年朋友立大誌、成大才、擔大任,樹立科學理想,成就科學夢想。
講壇中,來自高校、科研院所、核行業龍頭企業的青年核科技工作者代表紛紛講述參與國之重器鍛造,服務國家核戰略的經曆、成果與感悟。
聽了院士專家們講述的求真曆程和創新故事後,現場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1所高校的學生代表紛紛發表感言。北京大學姚宇樑同學深有感觸地說:“科學家精神看不見摸不到,它落實於每一天的工作中,嚴謹求實的態度裏,是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決心,也是夜以繼日甘之如飴的行動。”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邱磊磊同學講到,通過學習活動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名強國報國、創新奉獻倡導者、傳播者、踐行者的信心和決心。西南科技大學的黃冬晴也表示要向前輩們學習,做一名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科技人才,如同反應堆一樣,放射青春“核”力量,做一顆核事業的螺絲釘。青年學子們表示:老一輩科學家們所秉持的“平凡人以平凡心,做不平凡事”的科學態度讓人深受感觸。未來,他們也將堅定不移繼續探索專業知識、錘煉過硬本領,從老一輩科學家的指引中汲取奮進力量、去奮鬥、去傳承。
活動向涉核領域青年共同發起倡議,號召廣大青年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淡泊名利、潛心研究,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核事業、為黨、為祖國不懈奮鬥;勇攀高峰、敢為人先、追求真理、嚴謹治學,以創新思維和堅韌意誌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獎掖後學,推動科技接續發展,以協同凝聚合力,用智慧和汗水為核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以功臣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用青春和熱血續寫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
據悉,該活動由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核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青年分會承辦,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團委、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團委、西南科技大學團委協辦。教育部高等學校核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理事長王安民,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楊俊輝以及青年科技工作者、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吳嬌 王麗明/文
趙廣源 蔡以哲 鄭夢萱/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