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以人民滿意為尺 向人民滿意而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說,“我們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務必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引領各級黨委和政府砥礪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在聽民聲、納民意、知民情、紓民困、解民憂上下足教育政策落實落地落細真功夫,盡心竭力答好教育民生新考卷。教育是民生事業,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賦予了新時代教育發展新的曆史方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國家每一項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和落實,每一個教育惠民舉措的推行與落地,事關學生健康成長和萬千家庭幸福。怎樣讓老百姓對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獲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更加充盈?隻有真正紮根基層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情於師、問教問效於生,才能多方了解人民對於教育發展的真實聲音,才能準確把握他們對於教育最真切的期待,才能在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指引下,堅守人民立場,服務國家教育決策,深化教育治理,著力解決教育痛點、堵點、難點和熱點問題,才能壓實各級黨委責任,積極探索和構建服務於“科教強國戰略”的人才培養體係和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機製,優投入、調結構,提質量,合力配置資源,補齊教育高質量發展短板;細化出更切合地方、區域、學校內涵發展的政策和舉措,探索出更多更好更有力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增進教育公平,讓教育發展的高質量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務必持續推進“鑄魂固本強師工程”。引領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按照“四有”好教師要求,在尊師道、立師德、鑄師魂、提師能、念師恩方麵做足尊師興教暖心之舉,精心譜寫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文章。興國必先強師。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站在“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政治戰略高度,站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世界大勢下,深刻理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意義,讀懂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曆史內涵。按照“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要求,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好風尚,依法保障教師職業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強化師德師風師能建設,讓教師在舒心的環境裏,體會到教育管理中的人本與大愛、職業崗位上的理解與尊重、生活保障中的獲得和安全,事業上的幸福與成就,精心教書、潛心育人,持續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建功。欣逢盛世,奮鬥恰其時。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應當心懷國之大者,當好責之重者,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科學遵循教育教學和人才成長規律,立德立身、立學立教,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務必堅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全黨全社會,按照新時代教育培養目標,在立大誌、明大德、鑄大器、成大才、擔大任等方麵真抓實幹勇毅前行,著力鑄造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必須回答好的根本性問題。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後繼有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模仿能力強、但分辨能力差,接受能力強、但判斷能力缺,學習能力強、但認知能力弱,最需要盡心養育,用情栽培。作為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擔當勇為,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教育合力,讓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青少年成長成才的精神底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涵養家國情懷。真心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規範,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築牢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奠基工程,夯實培養可靠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發展根基。當前,我國教育正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設教育強國”目標勇毅前行。圍繞“教育三問”的時代考題,務必緊抓思政教育這個著力點,激發廣大學生擁黨愛國之情,唱響時代主旋律;狠抓意識形態這個關鍵領域,厚植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紅色基因,築牢思想之魂,立大誌、成大器,用信仰和理想之光點燃奮鬥之路,努力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遂寧市船山區教育和體育局 蔣文)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