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閱讀 用心成長:遂寧四中開展新教師入職培訓之讀書分享會
為營造濃鬱的閱讀氛圍,建設學習型集體,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11月10日下午,遂寧四中(二中濱江校區)開展了新入職教師讀書分享會。會議由教務處副主任陳嬌主持,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代彬,教務處主任李攀華和13位新入職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上,教師們在寬鬆、自由、開放的氛圍下,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暢談了閱讀《第五項修煉》之後的心得體會。

王丹老師:這本書令我感受最深的主題是“認知”。書中提到了三個位麵的認知對象:問題、係統和自我。有時候問題是用來掩蓋真正的問題的,用頹廢掩蓋無助,用憤怒掩蓋失職,用客觀條件的限製掩蓋內心的怯懦,我們需要用係統的思維去探尋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曾秋老師:“自我超越”、“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這幾個詞讓我感觸很深,結合這些詞我多次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希望以後可以以身示範,追求自我超越。
肖琴老師:《第五項修煉》被稱為“21世紀的管理聖經”,每一項修煉都有獨到的見解,我們在管理學生時也可以用到這些修煉,用我們的信念、激情和使命去喚醒學生的自我。
胡蝶老師:作為班主任,我感悟最深的是“建立共同願景”。在班級管理中我需要不斷調整班級願景,帶著孩子們跳出班級看年級,跳出年級看學校,和學生一起走向追求完美的道路。
何爽老師: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更加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在團隊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善於發表自己的觀點,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肖瑄義老師:《第五項修煉》帶給我的最大啟示是要從整體去思考問題。比如遇到棘手的學生,我們應該從整體上去尋找學生問題的根源,家校社共育,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成長。
李玲老師:我們要發揮有效途徑管理班級學生,建立共同願景,和學生一起成長。
汪宇航老師:我們需要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認知,來更新自己的思維方式,與時俱進,努力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
李誌鳳老師:書中提到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使我感觸很深。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充滿信心,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積極的因素去抵抗消極的因素,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吳霜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要用係統的思維去探尋學生問題背後的真實原因,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真正的了解和接納學生,成為一名關愛學生的好老師。
李婷老師:書中的啤酒遊戲提示我,要多角度係統性地看問題,深入探究、不斷學習、換位思考才能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並實現個人成長。
張立敏老師: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心智模式。以我們班川川同學為例,我們改變不了學生的思想,但可以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多表達感受,少表達想法。
梁桓瑞老師:當前,我們已進入知識時代,學習已是潮流趨勢。讓我們跟隨組織的共同願景,加強同事間的交流協作,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學會係統思考,最終實現自我超越。
教務處李攀華主任希望老師們能用係統思維構建課堂,將知識點放到學科係統中來思考,更好地達成學科教學的目的。
王校長從讀書的意義、學習的意義和分享的意義三個角度,點評了每位老師的發言。他指出,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和心智模式,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我們要向自然、向他人、向書本學習,向前輩、向同輩、向學生學習,積極分享自己學習的快樂與生活的憂傷,希望老師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要利用係統思維的模式努力提升自己,帶領學生一起實現自我超越。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推進學習型集體建設,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勤於學習、樂於育人的教師隊伍是遂寧四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法寶。遂寧四中全體教師表示,將不斷學習和創新,全麵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學促教、以生定教、因愛施教,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為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書寫四中教育人的答卷。
(圖:曹乾宇,文:陳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