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在路上,收獲在心中:遂寧市城北教育聯盟雙減下的主題教研
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師專業素質,遂寧市城北小學教育聯盟於近日開展了十一月教研活動,活動由城北小學牽頭,吸引了桂花小學、唐家小學、南埡小學的老師們的參與。
本次教研活動由兩個環節:首先由城北小學教師蔣琴主講五年級上冊古詩——《山居秋暝》。她的教學設計新穎,思路清晰,布局巧妙。課堂上,她充分展現了城北小學獨創的“4S”教學模式,將詩歌文體特征與語文要素巧妙融合,讓學生抓詩眼,品韻律,賞詩句,悟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蔣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充分地打開視覺、聽覺、感覺等感官在腦海中想象畫麵,努力用生動的、富有美感的語言表現詩歌所描繪的畫麵,課堂最後蔣老師的結語水到渠成,對語文要素的教學達成可謂畫龍點睛。
課後的教學研討會上,聯盟學校的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示範課,老師們通過本次教研活了拓寬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方便的思路,達到了“以課促教”的目的。
本次數學教研活動由康婷婷老師執教《認識鍾表》。康老師通過“小馬車”韻律操和學生一起在快樂的音樂聲中拉開了本堂課的序幕。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經過觀察——討論——總結,從而認識鍾表的特點。通過動手操作、遊戲等環節掌握整時的讀與寫。課後又通過“快樂學習題單”對本堂課進行測試。
課後評課環節,首先由康婷婷老師對本節課進行說課和分析本堂課的得與失,最後由鞠主任、王一春老師對本堂課進行點評,鞠主任還對如何提高小學低段教學的技巧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本次教研活動既是新、老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很好機會,也對該校低段數學教育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指導性作用。
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針對學生兩極分化原因展開討論。首先,起步難。因母語先入為主,形成第一印象,學習第二門語言,自然會形成不同程度的“排斥”現象,這是母語對英語學習形成的幹擾。其次,學科特點,易記易忘。當時認為記住了,隔兩天又忘記,造成了兩極分化。最後,家庭差異,習慣差異。小學生自覺性差,必須學校、家庭相結合,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導致兩極分化。英語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連貫過程,隻有專心、用心、恒心來學習,老師、家長齊抓共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就不會造成兩極分化現象。
本次教研活動使教師們獲益匪淺,他們在活動中曆練,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汲取營養,在活動中改進教法。校方表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城北教育聯盟的教師們將秉承著“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文:陳本雲、夏菱、尹容,圖:鄭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