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射洪市教育體育局印發《關於建設“三個課堂”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的通知》
2023-12-11 11:21:00
射洪教體

近期,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印發簡報,推介成都市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體做法。日前,射洪市教育和體育局研究印發文件,要求各beplay體育手機校著眼教育教學、校內活動和校外實踐,建設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快樂的“三個課堂”,全麵規範教育教學行為,豐富和充盈課內外活動,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具體內容如下:

一、建設充滿活力“第一課堂”

1.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小學上午第一節課行課時間一般不早於8:20,中學一般不早於8:0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因家庭特殊情況確需提前到校的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組織學生開展早讀或體育鍛煉。下午第一節課行課時間一般不早於14:00,冬春季節和農村走讀學校可適當提前。小學每節課不超過40分鍾,中學不超過45分鍾,可探索實行長短課時。

2.開齊開足課程。認真落實國家課程設置方案,按照要求開齊上好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切實保障體育、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班團隊活動課時。學校要合理安排每日課程,不得打堆安排體育與健康、藝術、實踐活動課程;要建立健全調課還課製度,不得擠占、挪用課時;要執行好推門聽課和隨堂巡課製度,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擠占學生休息時間。

3.落實課前活動。要充分利用好課前3分鍾,根據學科特點創造性開展好安全教育、課前唱歌、誦讀、演講、遊戲、律動、手勢操等活動,讓師生歸心課堂,調整好狀態,做好課前常規,準備好書本、學具,調試好設備、器材,為進入課堂教學做好充足準備。

4.改革教學方式。實施生本課堂,落實學生主體,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動手操作等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運用情景創設、啟導點撥、思辨討論、情景表演、實驗演示、多媒體輔助等多種手段調動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落實“三有、六讓、四”課堂要求,建設情趣共生、智理共融、互動共進的課堂。要防止“滿堂灌”,摒棄“填鴨式”,不得一講到底、死氣沉沉。

5.加強作業管理。準確把握作業功能,優化作業設計,提升作業精度、寬度、效度。豐富作業形式,控製作業總量,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鼓勵多布置實踐性、探究性作業,嚴禁布置重複性、懲罰性作業。加強作業針對性,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合理分配作業時間,把大部分作業留在課堂、留在學校。健全作業總量審核和質量評價機製,用好作業公示製度,讓作業更好服務課堂教學。

二、建設充滿激情“第二課堂”

1.落實“兩操一課”。認真落實大課間操、眼保健操、課間休息。大課間體育活動每天不少於30分鍾,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沒有體育課的班級當天下午課後開設一節體育鍛煉課時,將體育鍛煉作為課後服務的重要內容,確保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一小時。堅持每天上、下午各組織一次眼保健操,每次5分鍾。beplay體育手機課間休息一般為10分鍾,鼓勵學校適當延長課間休息時間,引導學生走出教室通過適度活動或遠眺等方式放鬆。教師不得對學生課間活動設置不必要的約束。

2.開展“五節一周”。結合時令特點和學校工作安排,每年組織開展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體育節、數學節和勞動周活動。學校要精心製定活動方案,做到師生全員參與,鼓勵邀請家長共同參加。在過好“五節一周”基礎上,學校可創造性開展“每周一賽”“每月一畫”“每期一唱”等活動,讓校園生活充滿生機與活力。

3.做好“兩個服務”。務實開展好課後服務和晚自習服務。義務教育學校實行“托管+拓展”課後服務,每周5天、每天2小時左右,學生自願參加。鼓勵學校結合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藝、體育、非遺傳承、勞動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興趣特長。支持學校因材施教分層開展學生學習輔導,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和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發展需求。初中學校可根據學生需求在工作日開設晚自習班,為學生在校內完成作業提供便利,不得組織集體補課或講授新課,學生自願參加。初中學校走讀生晚自習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於20:00;寄宿製學生晚自習結束時間不晚於21:00。高中學校走讀生晚自習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於21:30;寄宿製學生晚自習結束時間不晚於22:00。學校要建立彈性離校製度,經學生申請、家長同意,學生可提前離校。

4.落實“兩個睡眠”。落實午休午眠和晚間睡眠。學校要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一般12:00~14:00為學生午餐、午休時間;因開展特殊教育教學活動等情況的,中午休息時間原則上不少於1.5小時。嚴禁占用學生午休時間講授新課、集體補課、集中答疑、布置作業或組織考試等。走讀學生在校午休以在教室內休息為主,學生可攜帶午睡枕、眼罩等,鼓勵學校創設午間“平躺睡”條件。對於沒有午休需求的學生,鼓勵學校在午休時間開放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等場所,讓學生在午休時得到妥善安排。依據家長申請,學生中午可回家午休。倡導小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不晚於21:20,初中生不晚於22:00,高中生不晚於23:00,確保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8小時。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製訂學生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個別學生努力學習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

三、建設充滿快樂“第三課堂”

1.開設“親子時光”。學生在家期間,家長要營造良好氛圍,與孩子一起開展“親子共讀”、家務勞動、體育鍛煉、郊遊、踏青等活動,教育孩子按時作息、健康生活,不沉迷電視、手機、網絡,在親子共度的快樂時光中增進親子感情。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要定期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開展親子交流,鼓勵孩子自立自理、自信自強,力所能及分擔家務。學校要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和人才觀,及時為家庭教育解疑答難,不得強製要求學生和家長打卡學習、打卡活動。

2.開展研學實踐。各beplay體育手機校要將研學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一般安排在小學四五六年級、初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要充分利用好周邊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種植養殖、科技實踐等基地、場館、園區,組織開展好校外研學活動,拓寬學生活動場域,豐富學生實踐體驗。

3.開展誌願服務。適時組織學生進社區、入家庭,開展助老助殘、扶貧濟困、生態環保、綠化美化、文明創建等公益服務誌願活動,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擔當精神,在真實的活動情景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開展職業體驗。組織學生走進田園、走進工廠、走進市場、走進商超,親身參與農民、工人、店員等職業生活,體認不同職業角色,做好總結、反思和交流,讓學生獲得對職業生活的真切理解,發現自己的專長,培養職業興趣,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人生誌向,提升生涯規劃能力。

作者:袁靜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