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初心 毅然支教
巴山通江,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顯得分外美麗。葉森老師坐在通江河邊,望著緩緩而去的河水,心中泛起了層層波瀾。
葉森老師是內江市第六中學高中語文教師,長期擔任備課組長,所教學生曾獲得內江市高考總分第一名,多次被內江市教育主管部門評為“優秀教師”。
2022年,在省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中,內江六中對口幫扶通江二中,葉森老師被安排到通江二中支教。可當時葉森老師正被父母催著談論婚事。去,還是不去?兩種選擇擺在葉老師麵前。
葉森老師在網上查閱了關於通江和通江二中很多信息,革命老區的教育情感在他心中埋下了種子。“去,必須去!”葉森老師在日記中寫到,“小時候,老師教育我,長大了要為祖國做貢獻。如今,就是我兌現教育初心的時候”。
葉森老師向家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在家人的牽掛和不舍中,葉森老師和陳占波、周向明、賀傑等老師一起,坐上了前往通江的列車。
情暖二中 結對幫扶
八月的內江驕陽似火,八月的通江已經有了秋天的氣息。
秋的寒意不僅裹挾著葉森老師的身體,也裹挾著他的內心。夜幕下的通江是清冷的,葉森老師時常獨自漫步在黃葉飄落的校園,抑或是站在樓頂,晚風拂袖,遙望山川。
來到通江二中,葉森老師很快熟悉了這裏的一切。他看到教育資源不均衡帶來的諸多問題,深感壓力和責任。
葉森老師感受到了通江二中的老師們對教育的熱情。他們有的一輩子紮根在這裏,幾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和夢想都獻給了通江這片紅土地。
葉森老師想起了以前參加送教下鄉“燭光行動”,想起了以前在內江時去鄉村給學生授課的情景,想起了和鄉村教師暢談的一幕一幕。一個人也許隻是一盞燭光,但無數的燭光彙在一起,就能成為一支燃燒的火炬,為他人驅散寒意,帶來光明與希望。同時,也能溫暖自己,讓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自己不再感到孤單。
為了盡快融入通江二中這個大家庭,葉森老師主動向學校的教師請教,在教研會和各種工作會議上與同事們積極交流。周末,進行家訪,找學生談心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家庭情況。
葉森老師積極參與通江二中語文組備課活動,探討教改教法,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參加學校舉辦的示範課、公開課、“轉轉課”活動;參加“組團式”幫扶“師徒結對”活動,指導年輕教師,主動分享內江六中的教學管理和自己的教學經驗。
2023年,葉森老師上了12堂公開課、示範課,舉辦了3次校內講座,參與校內教學研討活動10次,指導年輕教師閆藝、李煒在縣、校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多個獎項。
深耕課堂 點燃夢想
從內江六中到通江二中,這是一次考驗和挑戰,也是一次個人成長的質變。
通江縣是川陝革命根據地,被稱為“紅軍之鄉”。這裏的孩子閃耀著紅色的光芒,雖然他們許多是留守兒童,成績稍微靠後,或許曾經不是那麼熱愛學習。
學生成績不理想,心理容易產生自卑與落差。若老師還歧視這樣的學生,勢必進一步加劇學生的厭學心理,導致其自暴自棄。學生一旦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無效的。
在課堂上,可以隨時發現葉森老師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他在努力找尋學生閃光點,毫無保留地對其進行誇讚,讓學生心情舒暢,提升自信。即使學生取得一點微小和暫時的進步,也會引來葉森老師讚許的目光。
這讓葉森老師重新審視了賞識教育的意義。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學生也是如此。教學中,葉森老師通過測試,了解不同學生知識上的不同“盲區”,有針對性地補差。在課堂上,控製課堂容量,一課一重點,切忌趕進度。葉老師針對課堂難點和重點,反複解析強調。一堂課就解決一個知識點或者多堂課訓練一個知識點,讓學生能理解,能記住,能運用。在葉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增加了自信心,學有所獲,逐步找回了上課的興趣和專注力。
對基礎特別差的學生,葉老師格外關心,在教學上重基礎,降難度。課堂中舍得放棄一些難度係數較大的能力訓練,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夯實基礎上。尤其是基礎知識在小學、初中階段“欠賬”太多的學生,葉老師充分利用好課堂,彌補基礎知識缺漏,最大化實現課堂效率。
這讓葉森老師加深理解了因材施教的內涵。
葉森老師到崗後,在學校安排一個班的教學任務基礎上,在老師的信任和學生的愛戴下,主動承擔了兩個班的教學任務。這裏的孩子淳樸善良,尊敬老師。不過,有的學生由於基礎薄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更談不上遠大理想。葉老師通過班會課、演講會,循循善誘,耐心指導,將自己的生活經曆分享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看到大山以外的世界。
“我要做一個感恩、守紀、奮進的學生,爭取三年後考一個理想的大學,長大後回報家鄉,建設家鄉”。高一年級李明亮同學在作文《我的理想》中寫到。
早讀課上,教室傳來琅琅書聲,透過晨曦中的燈光,葉森老師看到了莘莘學子對夢想的追尋。他們也許沒有紮實過硬的基礎知識,但他們勤學好問,追尋夢想的腳步從未停止。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大巴山,去尋找更廣闊的世界。他們一定也會走回大巴山,用自己的知識建設家鄉,讓家鄉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這讓葉森老師強化了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的信念。
大美通江 小小燭光
一轉眼,2024年已經到來。
在通江二中近一年半的時光裏,省、市、縣相關領導經常關心和慰問葉森等幫扶老師。平日裏,也有來自內江六中、通江二中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有來自學生真誠的喜愛。這一切如即將到來的春季,讓葉森老師的心裏倍感溫暖。
在通江二中,葉森老師看到了學生的進步成長,看到了學校的美好變化。這一切,正如這裏的綠水青山,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
夜晚的通江河,星星和燈火倒映在水麵,像一盞盞搖曳的燭光。
“紮實開展省‘組團式’幫扶工作,把通江二中建設成市一流品牌高中、縣百年特色名校”,葉森老師想起了通江二中黨委書記李升提出的學校發展目標,在日記本上寫下:“秦巴山嶺,通江河畔,我願意繼續成為這裏一盞小小的燭光”。
作者:吳濤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