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省鹽業學校、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持的“中華鹽文化與民族化工傳承與創新資源庫”在天津啟動。
啟動會上,各參建單位莊重地簽署合作協議,宣告著多方攜手共進的決心。隨後,“化工產業文化發展與傳播研究院”正式成立,為專家成員頒發聘書的環節更是彰顯了對專業智慧的尊崇。專家們精彩的報告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主題講座幹貨滿滿,圓桌會議思維碰撞激烈,實地調研深入紮實。此次活動全方位地從資源整合、共享服務等方麵分享經驗與成果,為中華鹽文化與民族化工的傳承與創新鑄就了堅實的基石。
2023 年初,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指南》的有關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挖掘與創新發展方麵勇挑重擔,聯合多家單位啟動建設《中國近代民族化工——海洋化工文化資源庫》,目前,該資源庫已被列為天津市級教學資源庫。2024 年,與包括四川省鹽業學校、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中國鹽業協會、全國鹽文化場館聯盟在內的二十餘家院校、企業、協會、研究機構、博物館等再度攜手,在原有資源庫基礎上籌建《中華鹽文化與民族化工傳承與創新資源庫》。各合作聯建單位滿懷信心地表達出對中華鹽文化與民族化工傳承與發展資源庫建設合作的堅定信念和未來工作規劃,共同發揮集群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的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據悉,該資源庫將成為廣大學子汲取知識、錘煉技能的寶貴學習資源和實踐平台,成為行業內專家學者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廣闊舞台。鹽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的智慧與傳承。從古老的鹽業生產到現代的化工產業, “千年鹽業、百年化工”的發展共同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中華鹽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曆史內涵、人文精神和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而民族化工則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
在資源庫的建設過程中,各參建單位將緊密合作,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加貼近實際的線上教學內容。通過產教融合,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滿足鹽與化工產業發展的需求。同時,資源庫也將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儲備,促進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讓我們攜手共進,積極推動產教融合,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的文化動力和產業支撐,讓中華鹽文化與民族化工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