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重慶市教委主任 劉宴兵
LIUYANBING
劉宴兵
劉宴兵,現任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重慶市教委主任。

本期嘉賓

專訪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重慶市教委主任 劉宴兵

beplay2网页登录
+ 關注

談“新時代的教育定位”——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

beplay2网页登录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的闡述,是與科技、人才放在一起的,報告還強調了教育對科技創新和拔尖人才培養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您如何理解新時代國家對教育的定位與需求的變化?

劉宴兵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單章闡述,放在了緊接“高質量發展”之後的突出位置,這種體例結構的調整反映了黨和國家在全麵布局中將教育的戰略地位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更加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強調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待。

教育孕育未來,科技彰顯實力,人才是戰略資源,這種戰略布局表明教育是根本、科技是核心、人才是關鍵,三者緊密耦合,強強共生,三者的協同配合對提升綜合國力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沒有一流的教育,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科技實力和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大軍;沒有科技領先,就不可能實現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的領先;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發揮出教育和科技的應有作用,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才能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談“高等教育”——置身三個坐標係進行思考和謀劃

beplay2网页登录

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並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重慶在高等教育體係建設方麵有哪些思考和謀劃?

劉宴兵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各項事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正發生著格局性變化。高等教育的戰略性地位不斷凸顯,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曆史方位,肩負著新的曆史使命。要高質量完成新時代新征程中重慶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務,就必須找準努力的方向和位置。具體來講,當今重慶高等教育發展要置身於“三個坐標係”,即置身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的時代使命三個坐標係中去思考和謀劃。

一是把重慶高等教育發展置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宏大場景中進行謀劃推進。教育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工程。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高等教育是整個教育體係的龍頭,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戰略角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戰略作用。所以,高等教育必須加快改革創新發展,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以高質量發展全麵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二是把重慶高等教育置身於服務支撐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坐標係中謀劃推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謀劃的重大戰略,目的是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2023年1月28日,重慶市召開了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明確提出要把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來謀劃推進,作為市委“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引領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新步伐、見到新氣象。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堅定的決心,給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毋庸置疑,無論是“重要增長極”的形成還是“兩中心兩地”的建設,都離不開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離不開高質量高等教育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要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必然要建設“成渝地區雙城高教圈”。各高校要增強機遇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把學校自身發展主動融入雙城建設之中,為打造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戰略支撐點和重要增長極作出積極貢獻。

三是把重慶高等教育置身於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的坐標係中謀劃推進。在中國式現代化、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袁家軍書記到重慶後,提出不能以簡單補短板、招商新資源來促進發展,而是要將躍上新台階作為宏大敘事下戰略思辨力的時代選擇,提出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功新重慶。

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發揮著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beplay2网页登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略地位,目前此項工作呈現從“全麵提速”到“乘勢躍升”的良好態勢。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重慶市教委實施了哪些工作舉措,取得了怎樣的工作成效?

劉宴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教育同樣發揮了基礎性、戰略性的支撐作用,重慶市教委從三個方麵開展了多項具體工作。

一是促進教育優質公平發展,助推建設高品質未來生活新範例。重慶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目標,深入實施義務教育強效提質行動,積極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市布局建設了10個成渝地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試驗區、9個培育試驗區,新增公辦園86所,新增學位2萬餘個,妥善安置25.8萬名隨遷子女入學就讀;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區製管理、集團化辦學創新發展,集團化辦學、學區製管理占比達到80%以上,並整體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驗收,其中南岸區、江北區、沙坪壩區、兩江新區率先入選教育部全國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9%。

二是聚焦教育內涵質量提升,助推建設高水平教育強市新篇章。近年來,重慶進一步彰顯教育高質量發展特色,與四川聯合申報建設成渝地區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積極打造全國第五、西部唯一的區域工程技術人才培養中心,全力服務推動成渝地區構築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全市建設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群,完成首輪40個“人工智能+學科群”建設驗收,全市兩所高校5個學科進入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6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前1‰,70個學科進入世界ESI學科前1%,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A類學科實現倍增,A+學科取得曆史性突破。

三是推進教育改革試驗項目,助推建設多主體教育協同新示範。教育部、市政府聯合印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改革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方案》,部市協同推進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重慶聯合四川共同實施“成渝協同”重大教育改革試驗,布局共建“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國家級新區教育協同創新試點等六大示範項目;積極深化推動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瀾湄區域職業教育合作聯盟相關工作,新增7個教育聯盟;深化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建設,投入260餘萬元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師培訓項目,助力兩地教師隊伍高質量協同發展。

談“‘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係”——推進“四鏈”融合 服務體係發展

beplay2网页登录

2023年6月,重慶市召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著力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係。圍繞這一體係建設,市教委有哪些工作部署?

劉宴兵

當前,重慶市正在深入落實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大做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先進材料3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培育高能級“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係,這需要我們圍繞學科專業體係、人才培養體係、科技創新體係等方麵改革探索,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融合。

在總體設計方麵,重慶市教委先後出台了《重慶市深化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設 加強創新型工科人才培養實施方案》《重慶市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學科建設行動計劃》和《重慶市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總體方案》等係列文件,著力引導高校服務產業發展。在結構優化方麵,我們精準對接行業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動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布局,引導高校圍繞智能類產業發展開設相關學科專業,目前全市普通本科高校已開設有智能類產業相關學科點58個、專業點125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相關學科點21個、專業點41個。進入ESI排名前1%的智能類產業學科點7個,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49個。在產教融合方麵,依托國家級產業園區等平台優勢,分級分類組建多跨協同的市域產教聯合體12個(其中國家級1個、市級3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12個,“一體一策”健全以章程為根本的製度體係,搭建“理事會、秘書處、運營平台”三級組織管理架構,完善專班推進、示範帶動、賽馬比拚、考核評價四項機製,實現組織完備、機製健全、運行高效的實體化運行。10月27日《人民日報》第13版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專題報道並向全國推廣我市產教聯合體建設經驗做法。在示範引領方麵,投入專項資金實施市級高水平新工科高校、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等建設項目,立項6所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24個示範性現代產業學院、30個人工智能+學科群和43個大數據智能化專業,著力推動智能產業類學科專業建設。在創新發展方麵,我們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學科專業交叉、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人才培養進高校、進園區、進企業等新模式。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學院和重慶理工大學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學院獲批國家首批現代產業學院,重慶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打造出一批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於一體,服務產業發展的示範性人才培養實體。我市做法受到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吳岩副部長高度肯定,兩位領導在多個場合、多次講話中介紹推廣。

談“大學生就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多措並舉穩定就業“基本盤”

beplay2网页登录

隨著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逐漸攀升,2024年重慶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36.7萬人,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年。您如何看當下的就業環境和形勢?重慶市教委如何幫助大學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劉宴兵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就業穩則民心安、社會穩。高校畢業生是新增勞動力的“主力軍”,穩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局,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重慶市教委高度重視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持續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全力以赴抓實抓細抓好各項促就業舉措,紮實推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就2023年來看,重慶市共有高校畢業生33.4萬人,截至8月31日,全市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同比上升0.8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全國較高水平,有就業意願的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實現100%就業。在教育部就業真實性核查中,我市學生“零”投訴,在就業數據一致性上全國排名第一。

今年的就業工作同樣麵臨著不少挑戰:一是畢業生總量持續增加。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36.7萬,較2023年增加3.3萬,加上往屆未就業畢業生,總量壓力依然較大。二是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受世紀疫情和全球經濟滯脹等因素影響,民營企業的活力尚未恢複,就業市場性崗位容量相對不足,就業崗位拓展受限。三是供需結構性矛盾持續存在。從數量看,我市文史類畢業生占畢業生總人數的一半以上,但政府所主導和重點發展產業所需要的人才,70%主要集中在工學、理學等應用型學科,高校學科專業調整力度有待加大;從能力素質看,目前高校培養的人才知識結構、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差距較大,供需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四是就業育人麵臨新挑戰。新生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強,對職業發展的期待高,大多數學生將升學、考公作為畢業去向首選,大量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考編失敗的學生錯過求職黃金期,就業周期延長,給就業工作增加新的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近年受到社會愈發廣泛關注,部分網絡、境外媒體的惡意炒作進一步加劇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焦慮。

同時,2024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也有許多新的機遇:一是經濟恢複的基礎更堅實。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民經濟頂住下行壓力,總體持續恢複向好。工業經濟領域投資活躍,上半年,全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0%;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釋放大量新的就業崗位,新經濟、新業態迎來快速發展期,新的就業機會不斷湧現,穩就業的基礎不斷夯實。二是勞動力市場趨於活躍。從11月國新辦發布的數據看,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隨著數字化建設推進,線上就業服務更智能更便捷,就業市場地域壁壘不斷打破,全國性、區域性、聯盟性招聘會場次不斷增多,分專業、小型化招聘會逐漸成為用人單位招聘主要方式,供需對接更精準,有組織的市場化、社會化招聘更有力度。三是促就業的政策手段更加豐富。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作了一體化部署和統籌推進,全國各地都出台了一係列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措施,我們重慶也在不斷更新、充實人才政策工具箱,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重慶市教委將從五個方麵持續推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一是挖潛增效,全力加大崗位供給。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大力推進訪企拓崗,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主渠道。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作用,繼續做好基層項目、機關事業單位招錄、國有企業招考等招錄考試宣傳組織工作,為高校畢業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支持畢業生靈活就業與創新創業,充分挖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帶動就業潛力,為畢業生提供高質高效創新創業服務。二是啟智潤心,用心深化就業育人。強化就業思政教育,促進生涯教育與課程思政、專業思政融通融合,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體係,不斷增強就業指導實效性。加快推進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和“互聯網+”就業建設,實現精準實時就業指導。三是聚焦聚力,精準開展幫扶援助。健全幫扶機製,準確掌握每一名困難畢業生信息,“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創新實施宏誌助航計劃,不斷擴大培訓覆蓋麵,提升培訓實效。持續做好女大學生、殘疾畢業生、少數民族學生等群體就業服務工作,確保每一名有就業意願的特殊群體畢業生實現100%就業。四是對接銜接,著力促進供需適配。建立健全招生、就業、培養聯動體製機製。推動就業評價改革,適應社會需求,建立多維度、分專業、分層級的就業評價指標體係。以就業狀況反饋調整招生計劃規模結構、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改革,不斷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用人需求供需兩端更加適配。五是專創融合,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有機融合,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雙創人才。大力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大創穀等雙創載體建設,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和帶動更多畢業生參與創新創業。持續辦好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優創優幫”、“雙百雙進”等品牌賽事活動,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項目成果轉化落地,形成大學生創業示範引領效應,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

談“教育數字化”——打造中西部數字教育新標杆

beplay2网页登录

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不同教育類型。您如何看待職業教育在新時代肩負的曆史使命?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劉宴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發展數字教育,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改革所向。

近年來,重慶市教委立足國家戰略,把握發展機遇,大力推動數字教育迭代升級,全市教育數字化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一是基礎條件持續優化。建成了“渝教雲”、重慶教育寬帶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全市學校“寬帶網絡校校通”開通率達100%,擁有多媒體教室的學校占比達100%。二是平台建設取得成效。上線重慶智慧教育平台,開設川渝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專區等特色板塊,累計訪問量突破3億人次,占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試點省市子平台總訪問量的24.01%,排名第二。三是數字資源廣泛共享。聚焦師生對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強烈需求,彙聚在線課程4000餘門、數字圖書46萬冊、數字資源600餘萬條,麵向各級各類學校開放共享。四是融合創新不斷深化。堅持惠民有感,強化實戰實效,完成了“數智強師”“健康護學”和“數智護校”等特色應用謀劃,推動校外培訓監管、研學旅行等區縣一件事應用場景建設,並納入數字重慶建設“一地創新、全市推廣”機製。

當前,重慶市教委正深入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和數字重慶建設要求,對標落實數字重慶“1361”整體架構,聚焦打造中西部數字教育新標杆,規劃出台重慶市數字教育迭代升級專項行動方案,未來將重點從基礎建設、平台賦能、資源供給、融合創新、數字治理、素養提升、合作交流、安全保障等8個方麵持續發力,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和重要影響力的高品質教育數字化成果,有效推動教育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談“職業教育”——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改革

beplay2网页登录

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不同教育類型。您如何看待職業教育在新時代肩負的曆史使命?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劉宴兵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彙,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對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進行全麵部署,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在整個“高質量教育體係”中的地位。新時代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在促進就業創業、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構建技能型社會等方麵都充當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重慶作為職業教育大市、西部地區的教育重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堅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年部市共建技能型社會,2023年部市共推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試點,有關成效獲得市委書記袁家軍、市長胡衡華肯定性批示,張安疆副市長在全國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獲得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吳岩副部長高度肯定,職業教育已逐漸成為全市教育領域的一大特色和優勢。

重慶市現有中職學校131所,高職院校46所(含1所職業本科院校)。近三年,累計培養人才超過110萬人,82%的畢業生留渝就業,為服務推動重慶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有10所高職院校入選全國“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數量位居全國第6,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績連續15年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獲得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1項,獲獎數量位居全國第5,全國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賽項總成績位居全國第3,全國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總成績和一等獎數量均位居全國第2,職業教育綜合辦學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當前,重慶市正大力推動由市委副書記李明清領銜推動的“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深化現代職業教育改革”重大改革項目,部市協同推進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改革試點,全力實施職業教育提質領跑行動,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