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發展要向改革、向結構、向開放、向統籌要質量
圍繞“六個一”立足中國,服務地方,辦出特色
西北大學實際過去是中央的,後來下放給地方,這次高博會的主題其實也是談地方大學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從您的角度來看,一所地方大學和其他著名大學的區別是什麼?比如說都是“雙一流”,都是“211”,但是地方大學的一個職能毫無疑問要支撐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那麼,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是如何去考慮自己定位的?
是的,西大過去是教育部直屬,上個世紀50年代下放歸地方管,現在一直是省屬高校。但是在省屬高校裏,過去到現在為止,在學科、人才培養等核心指標上,西大仍然排在地方高校的前列。
作為地方高校,首先肯定一方麵要“頂天”,一方麵要“立地”,能夠瞄準世界科學前沿,產出重大成果,也能夠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提出方案、作出貢獻。西北大學的定位不完全局限在服務地方,我們要立足陝西,麵向全國,走向世界。西北大學是陝西的大學,肯定首先要服務陝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沒錯。我經常把西大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總結為六個“一”。首先是“一座山”,圍繞秦嶺,開展生態、文化、地質相關研究。
地質,這是你們學校的長項之一。
對,西北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可以從多學科角度解讀秦嶺。西北大學除了軍事、農學學科,其他學科都有,所以是典型的綜合性大學。圍繞(秦嶺)這一座山,比如,我們的張國偉院士,被稱為“秦嶺王”,他研究秦嶺,提出了“秦嶺立交橋式殼幔三維構造模型”。還有生態,我們秦嶺的生態資源,包括“秦嶺四寶”,我們就圍繞“秦嶺四寶”之一的金絲猴開展持續深入的研究,設有金絲猴研究基地,研究成果世界領先。此外,針對秦嶺的生態、曆史、文化等,我們成立了秦嶺研究院,把西大多學科優勢發揮出來,學科交叉融合,解讀秦嶺、研究秦嶺。所以是圍繞一座山展開為地方經濟服務。
第二,圍繞“一條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圍繞著渭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從旅遊、生態、環境、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麵,發揮我們的經濟學科、生態學科、地理學科等這些優勢,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
第三,圍繞“一棵樹”,我們舒德幹院士研究古生物,他提出“地球動物樹”,從古生物起源角度圍繞“動物樹”進行研究,填補了達爾文進化論的一些空白。圍繞這棵樹,到現在為止,已經發了15篇Science、Nature文章。他先是聚焦雲南澄江化石庫開展研究,後來他們的團隊又在湖北發現“清江生物群”化石庫,被世界古生物界認為是裏程碑事件。古生物遺址、遺存可以解釋氣候變化,可以解釋生命起源,純粹屬於基礎學科的研究,應該說,舒院士圍繞“一棵樹”的研究,走在了這個領域的學術最前沿。
從這個角度看,不簡單是支持地方,基礎學科研究可以說是立足中國。
對,立足中國,走向世界,這應該是“頂天”的。那麼,第四個“一”,就是“一條路”,絲綢之路。早在2000年,西北大學就開展絲綢之路考古工作。
我們成立了絲綢之路研究院,我們的考古最先走出國門,王建新團隊深入西天山西端地區開展係統全麵的考古合作研究。2016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王建新團隊三次撰文表揚、接見和問候,充分肯定他們通過考古合作研究來揭示文明互鑒交往的過程。正因為這方麵的傑出成就,我們的考古學去年成為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過去圍繞“一座山”,我們的地質學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去年圍繞“一條路”,我們考古學科既有特色又有優勢,也進入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當然,不僅輻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沿線區域,也包括我們的西部地區,這是“一條路”。還有服務“一個戰略”,那就是西部大開發。我們有教育部唯一的西部人文社科基地——西部發展研究中心,這是教育部唯一在西北大學設立的專門針對西部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機構。西部12個省區的政策問題、經濟問題、產業問題等領域都涉及。我們每年出西部經濟發展報告、經濟增長質量報告,專門解讀西部大開發,為整個西部大開發、區域發展提供政策、提供智慧、提供谘詢和建議。
最後還有“一個精神家園”,周秦漢唐文明,我們的曆史、考古、文學等學科,圍繞這個“精神家園”開展研究,嗬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以形象地講,西北大學就是圍繞“一座山,一條河,一條路,一棵樹,一個戰略、一個精神家園”,開展我們的學科建設和服務區域發展,我們大學功能的發揮,無論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還是國際交流與合作,都是圍繞這些來展開的。
再進一步說,圍繞地方經濟服務,需要我們圍繞產業鏈來調整學科鏈。因為陝西的能源化工產業、高技術產業,科教優勢非常好,那麼怎麼把科教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從學校內部來講,學科就要進行結構調整。比如說我們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碳中和學院,專門培養碳中和方麵的人才。榆林市政府打造了“碳中和產業創新穀”,我們在榆林的碳中和學院,去年和今年分別招收了50多名研究生。
調結構:如何“做減法”?關注人才培養“入口”和“出口”
各省都有一所代表性的綜合性大學。從傳統來講,文理為主,可能在支持或者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上,就不如工科(大學)更直接。
對,沒錯。
我剛才聽您講了“五個一”,還有一個精神家園,這都是“頂天”的。當然這一部分也有“立地”的,比如說“一帶一路”,比如說精神家園,正好也是服務地方,這是陝西的優勢。那麼,我們如何去做好綜合性大學,或者說文理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性作用呢?
首先是人才支撐。西北大學始終紮根陝西、服務西部,西北大學學生50%左右是陝西生源,65%以上的學生來源於西部,60%以上的畢業生服務於西部,紮實而有力地支撐著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比如,我們培養了中國西部地區超過一半的文博行業骨幹,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陝西六大考古新發現”的領隊也全是西北大學教師或者校友。所以說,西北大學始終紮根陝西、服務西部,首先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這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第二就是科研支撐。科學研究,你得解決本區域行業、產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們和延長石油集團成立“四主體一聯合”新型校企研發平台——延長-西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每年延長石油集團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放到西大,我們組織研究團隊進行攻關,這樣供需直接見麵,當然最後科研成果直接投入產業應用,就不存在再轉化的問題。
這個很重要。
對,這是直接和企業對接。另外,我們還在地方成立科研工作站,讓我們的科研人員到基層去,為當地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科技問題。所以,主要通過科學研究,通過平台的搭建、項目攻關來支持地方,這是最直接的。
當然,大學最擅長的或者最具有優勢的研究還是基礎學科。習近平總書記反複講基礎學科要加強,國家也正在實施基礎學科振興計劃,實際上,基礎學科研究的深度決定了應用學科的廣度,這個大家已經達成共識了。西大也有工科,比如說化工、計算機、地質工程,但是總體上還是以基礎學科見長。
沒有很好的理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工,所以大學都叫理工大學,不叫工理大學。
對。所以我們提出,基礎學科要“養”,應用學科要“放”,基礎學科小而精,要解決原始創新,從0到1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可能也存在一個矛盾,像西北大學這類學校,學科比較齊全,優勢是齊全,但是“雙一流”建設更強調辦出自己的特色,過去的優勢可能就變成了今天的短板。
沒錯。
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做加法容易,做減法卻很困難。
所以我們“十四五”提出的辦學思路就是四句話:強化統籌、優化結構、持續改革、內涵發展。
強化統籌解決什麼問題?解決共享、協同的問題。我們全校現在有88個本科專業,24個一級博士點,37個一級碩士點,還有17個專業學位,是典型的綜合性大學。我們有24個學院,學科門類齊全,專業多,學科多,正如您剛才講的,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就是多學科。在目前“雙一流”強調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背景下,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學科、所有專業都做成一流。
第二方麵是優化結構的問題。專業結構、學科結構、師資隊伍結構、科研團隊的結構都要優化。也就是說,我們隻能在有限時間解決有限問題,有所為有所不為。西大是一個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還是要有一個覆蓋麵。從專業結構調整上,我們考慮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學生和家長投票,就是進校的時候,看學生第一誌願哪些專業報得少,哪些專業學生家長都不喜歡?進來以後還有一個指標,就是轉出率,哪個專業學生不願意學要轉到其它專業。我們現在完全放開了,一年級二年級都可以轉專業,學生“用腳投票”,不喜歡這個專業,就轉出去。
這是一個現實矛盾,像清華的核物理,不隻是在清華最強,在世界最強,又是國家戰略需要的,那必須保。
這些專業要保,這是一個指標。另外一個指標是“出口”,就是就業。
比如說藝術類可能一堆人在報,但是就業可能不理想。
對。就業率低的,轉專業率比較高的,這兩方麵一結合,需要調整的專業就出來了。具體措施上,我先給你亮紅牌,限製招生一年,隔一年招生還不行就暫停招生,通過這種存量的辦法來優化結構。
陝西的其它學校可以發展,但西北大學就不需要。
因為大學的定位是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有特色就要在學科上有特色,在服務地方上有特色。所謂特色,不是說你有別人沒有,而是你做得比別人好。比如說考古、地質人家都有,為什麼西大能進“雙一流”,是因為做得有特色,比別人好了才能進,才能達到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所以對於不符合西北大學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和不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學科,得逐步調整。
比較艱難。
是比較艱難一些。師資隊伍結構一樣,學科結構、專業結構強了,師資隊伍當然跟著就要強。
這也是響應最近教育部發的學科專業調整改革。
對。還有怎麼把綜合大學的優勢發揮出來,我認為,綜合性大學顯性的優勢是綜合,潛在的優勢是學科專業交叉融合。
對,一方麵,過去的優勢變成劣勢,但是反過來,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學科專業足夠交叉。
對,需要搭建交叉平台,組建交叉團隊,培養交叉人才,必須有這個頂層設計,否則的話交叉做不起來。
因為現在社會的發展,更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交叉人才。就比如好多學校都在辦人工智能,在我看來不是所有學校都能辦的,有舉辦這個專業資格的學校,在我看來可能不超過100所。第一,缺乏這個領域基本的學科基礎,包括師資;第二,沒有足夠優秀的學生。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交叉學科,不是什麼學生都可以學的。
沒錯。比如考古,除了曆史,還有我們的化工、生物、化學、計算機人才都要進來,還有地質、氣候、環境,這些人才共同協作,才可以解釋曆史過程中的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段生命演化的謎團。
大學本身就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
大家都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報告把教育前置到第五部分,不再放到民生板塊,放到高質量發展之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表述,將教育作為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您怎麼理解這個變化?
我在任上一屆陝西省政協委員時,在審議省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議過,教育不能放到民生板塊,看起來重要,實際上被忽視了。投入民生的經費不少,但是分到教育的少。如果把教育和交通運輸、農業、工業都並列到一塊兒,那就不一樣了。所以,這次從定位上單獨列出來,我認為是理念上一個巨大的變化。單獨列出來,反映了一種戰略性的思維和頂層設計,也反映了決策者從戰略上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科技是動力,人才是基礎,教育是根本,而這三者結合起來的功能發揮,都在大學裏麵,大學承載這三個方麵。我覺得這次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此所做的是一種戰略選擇,因為它直接對應我們的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教育強國這三強。
雖然教育是一個係統,但最後主要是靠高校去承擔這樣一個重要的支撐性作用。其實在我看來,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更強調了高等教育的價值,而不是基礎教育。更強調了教育的顯性價值而不是隱性價值,更強調了教育的工具性價值,就是為高質量發展做支撐,提供人才、技術、基礎研究等等這些支撐。
我有個觀點,大學本身就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隻要大學自身發展得好,就是高質量發展。自身發展好的顯性表現,就是為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提供高質量的科研,高質量的文化傳承創新,高質量的國際合作,高質量的社會服務。而大學自身發展好,本身就是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表現,再加上這些功能的顯現。
大學建設好了必然把這幾個方麵就服務好了。
沒錯。
管理改革:一院一策,變“內燃機模式”為“動車模式”
我為什麼提這個,也是想到了曾經一度有一些教育專家的“自美”,或者說“活在微觀的教育小圈子裏”。懷進鵬部長講,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要站在國家的戰略發展與社會需要角度看教育
這讓我想起了50年代初的院係調整,當時,新中國要站穩腳跟,急需一批科技人才。現在也同樣麵臨嚴峻的政治環境、國際環境,就是美國不惜一切代價要圍剿、遏製中國,從貿易到技術到人才全麵遏製,包括對留學生簽證的限製、高層次人才交流的限製等等,所以說要提高自主人才培養質量和能力,和這個背景是密切關聯的。
反過來講,我們說研究真問題,真的研究問題,是什麼?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去清華大學時講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從這個角度我覺得大家要認識到這點,不能在教育圈子裏“自美”。換句話講,高等教育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我們又如何通過實現自己的高質量發展來實現這種支撐呢?
就像剛才說的,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內生變量,就是說你自己做好,那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對,人才培養做好,科學研究做好。
國際合作做好,服務社會做好,大學的職能要高質量地發揮出來。當然,具體到一個學校來講,比如說西大,我理解,要高度契合二十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大學要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向改革要質量。為什麼這麼講?改革是動力,改革也是破除學校發展難題和瓶頸唯一的路徑。西北大學在“十三五”期間有變化、有發展,我認為是向院係要動力,向師生要活力的結果。我們通過綜合改革,實際上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製度保障和支撐,優化了學校的治理體係、提升了治理能力。
具體到綜合改革,我們提出要建立統籌管理、分類指導,一院一策的改革模式。過去大家都是按照一個模式,就是大學在辦大學,大學在辦學院,而國外發達國家辦得好的大學,都是學院在辦大學。也就是說,大學的主要權力、資源在學院,不在職能處室。我們通過這個改革,在校院兩級體製裏,把資源和權力向下沉,把院係做實。因為學生在院係,老師在院係,大學職能靠師生來發揮,學校職能部門要那麼大權力幹啥?
過去,招生也好,專業設置也好,績效考核、分配獎勵,研究生導師的遴選,所有這些權力都在學校,那麼現在,就要把它放下去,我們稱為統籌管理、分類指導。統籌解決什麼問題?解決學科協同,解決資源共享,解決交叉學科的培育發展問題。分類指導,則按照學科實際和專業實際來做,怎麼分類?做到極致就是“一院一策”,一個學院一個政策。通過這種改革,把學院的動力和活力激發出來、解放出來。
這個做好了,整個院係就都做好了。
我們把它形象地稱為變過去的“內燃機模式”為現在的“動車模式”。過去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內燃機模式動力在車頭,車廂沒有動力,最多跑60公裏、80公裏。現在動車高鐵能跑300多公裏,為什麼?因為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源,我們希望每個學院都有動力源,都有積極性。
這跟現在“雙一流”建設是一個思路,不再強調學校,強調學科,學科強了,學校自然就強了。
對,沒錯。
哪怕是一個學科變成世界一流,或是世界第一名、第二名,那這所學校就可以變成世界一流。像加州理工,它很小,但是誰敢說它不是著名大學?
對,所以國家提出治理體係、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學治理結構、治理體係現代化,應該說對整個社會治理體係現代化也起著一個示範和引領作用。
這個話題我覺得可能和您的經曆有關,您是校長,也當過教育廳的領導,對教育領域的這類問題深有感觸。
因為我是學經濟學的,在我看來,整個大學的管理模式是比較傳統的,改革創新力度不夠,應該說是改革比較滯後的一個領域。
其中最大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
就是剛才我講的管理模式。
大一統。
對,大一統。權力集中在學校層麵,院係老處於服從地位、被動地位,等、靠、要,那麼院係師生就沒有積極性了。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2016年,我們提出改革以後,隻有生命科學學院和地質學係積極響應。生命科學學院當時一個國字號人才都沒有,院長跟我說,我們不能這麼“笨”下去吧,所以就要改,不改革肯定死路一條,改可能還有一條生路。而地質學係,是因為老先生、老教授們,憂患意識很強,地質雖然做得非常好,院士都在那兒,但是他們感覺到壓力,有緊迫感,這種使命感促使他們要做得更好,否則可能會被別人甩得更遠。一個是不改革不行,要殺出一條血路來,一個是要實現更好的發展。
生命科學學院改革的第二年,國字號人才就成功引進了。“十三五”完成以後,從過去一個國字號人才都沒有,到現在有8個國字號人才。院長跟我說,他們的老師積極性極大提高了,2018年發表影響因子在8分以上的文章是“十一五”“十二五”的總和。一年是十年的總和,這成果從哪兒來的?就是賦予了院係更大的自主權,調動了老師和學生更大的積極性。所以什麼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就要向改革要質量。
我再舉一個例子,教育部要求教授要給本科生上課。我到生命科學學院調研,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比例不到30%,為啥?年輕老師要評職稱,講師到副教授,得有工作量要求,所以講師在講台上上課,當了教授的就讓出來了,不能爭課嘛,講師沒有工作量上不了職稱。後麵他們提出改革,青年教師、講師到副教授,可以不上完整的一門課,可以跟教授、副教授去聽課,做助教。但是每堂課都得聽,聽完以後還要做記錄,要參加教研活動。這樣做有兩個方麵的好處,一方麵,青年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搞科研;另一方麵,可以向這些有經驗的老師、教授們學習上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能力。
其實也是給這些教授們壓力。
對,現在教授上課的比例達到100%。生命科學學院的本科生上研究生的比例有60%多,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去年,我們的華大基因創新班,共29名學生,24名推免上研究生,4名出國留學,1名留在華大工作,人才培養成果顯而易見。不是全校都這樣做,這是生科學院的突破和改革。
我簡單總結一下,我們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核心就是您剛才講的內生動力,把高校本身的職能做到位,對吧?
對,沒錯。
在措施和做法上,您特別強調了一個改革,尤其是治理層麵的,放大了講是治理體係的改革,解放院係的活力,放權,把每個院係做強。
是的。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第二是結構,向結構要質量,這是根本途徑。我有一個觀點,就是規模擴張是發展,結構優化是更高質量的發展。剛才您講到如何服務國家、區域的發展,作為一個地方大學,要頂天、要立地,要適應新的要求,要對我們的學科結構、專業結構、師資隊伍結構、團隊結構等等進行調整和優化。也就是說,把與西北大學定位相關的,該發展的專業和學科要做好,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定位,按照“雙一流”建設的戰略定位去調整我們的學科結構、專業結構和師資隊伍結構。
包含國家和陝西的地方需要。
沒錯。我們要更多地去做減法,增加的是滿足地方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比如說碳中和學院等為滿足國家戰略和服務地方經濟而增加的一些專業。
就是在做好減法的基礎上,根據學科或者是產業的發展,地方的發展,國家戰略需要,做少量的加法。
對,圍繞產業鏈調整我們的學科鏈,圍繞學科鏈調整我們的專業結構。
減法不好做。尤其像西大,開玩笑來說,各個學科專業都是“中產階級”,都還不錯,所以這個減法就更難做。
是。所以第三個方麵,就是向開放要質量,這是一個主要方式。就是你必須開放合作,這樣才能把社會優質資源吸引到學校,形成優勢疊加效應。比如我們廣泛地進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就是開放。尤其像您剛才談到的,在目前的環境下,可能更要開放,這也是特殊時期。
多維度的開放。
對,多維度的。
剛才講開放,一方麵是研究真問題,解決真需求,另外,開放也是廣泛地引進資源,包括人才,對吧?
對。還有一點是統籌,向統籌要質量。作為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多,怎麼形成合力來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科研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就要強化頂層設計,強化統籌。
這實際上也是學科交叉融合,就是剛才講的變劣勢為優勢。
對。所以從西大的實踐或者我的理解來看,大學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向改革要質量,向結構優化要質量,向開放要質量,向統籌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