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平行誌願”? |
所謂平行誌願,指考生所選A、B、C、D等誌願,他們之間是平行關係。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誌願,依次檢索。
舉例而言,如果第一誌願裏設有A、B、C、D四個平行校誌願,考生依次填報後,錄取時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考生填報的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將考生檔案投到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檔。
|
“平行誌願”與“順序誌願”的區別 |
平行誌願的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誌願”,而傳統的順序誌願則是根據“誌願優先,按分排序”。舉例說明:
先來看看沿用了很多年的
順序誌願錄取規則:考生小李填報誌願時第一誌願選擇清華大學,第二誌願複旦大學,第三誌願四川大學,他的投檔會先被送到清華大學,如果分數不夠,或清華大學退檔,這時才會進入複旦大學。而且複旦大學如果被第一誌願為複旦大學的其他考生報滿的話,那麼小李的考分再高,也隻有被退檔,同理可推出四川大學也是如此。
而
平行誌願錄取規則中,同樣剛才的例子,
小李填了清華大學、複旦大學、四川大學三所大學,這時這三所大學是處於平行的,關鍵是小李的分數,和中考一樣,是按考生的分數排位,比如小李是第100名,那處理完前99的誌願後,再處理小李的投檔。如果小李的分數超過了三所大學的錄取分,且這三所大學都沒有滿額的情況下,那將按照他填寫的順序投檔,被清華大學錄取。同理,如果隻達到複旦大學和四川大學的錄取線,那同樣按填寫順序投檔。
|
平行誌願的優點 |
降低填報誌願的風險
以前的填報誌願,考生隻能選擇一所高校作為第一誌願,選報誌願的難度和風險較大。實行平行誌願填報,考生可以同時填報多所高校,誌願選擇的空間增大、風險降低。
減少高分落榜的現象
傳統的誌願填報方式,如果第一誌願填報不當,即使分數再高,一誌願也可能落空,並且如果一誌願落空,後麵的誌願要麼會落空,要麼就是高分低就。 實行平行誌願是根據分數對考生進行排序,分數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個誌願都有多個高校,選擇餘地增大,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被錄取的可能性。
減少高校斷檔,避免“大小年”現象
平行誌願投檔情況看,絕大多數高校在第一次投檔時,就能完成招生計劃,出現空檔或斷檔的現象大為減少,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過程中的“大小年”現象。同時也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平行誌願投檔前要將模擬投檔情況告知高校,高校可根據生源情況適當調增計劃錄取優秀生源。
|
平行誌願的錄取規則 |
平行誌願的投檔原則是誌願並列、位次優先、遵循誌願、一輪投檔。舉例說明:
甲考626分,乙考625分。甲填報的誌願順序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乙填報的誌願順序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誌願投檔和學校錄取的過程如下:
第一步,按照成績從高到低,係統首先檢索甲的ABC三個誌願。甲的第一誌願為清華大學,但如果清華大學已經錄滿,係統則進入檢索第二誌願北京大學,假設北京大學還有最後一個名額,甲則按B誌願被北京大學錄取。
係統投檔完甲後,按照順序檢索到乙的誌願。乙的第一誌願是北京大學,但由於北京大學最後一個名額錄取了甲,而清華大學也已招滿,係統則進入檢索第三個誌願,條件符合,乙被四川大學錄取。
|
平行誌願的風險 |
其一,按照平行誌願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原則上控製在105%以內,投檔人數多於錄取人數。如某高校招生計劃為100人,提檔比例為102%,則被提檔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麵臨退檔風險,分數越接近投檔線的考生風險越大。 其二,由於考生對自身實力估計過高,高考成績未能達到填報的所有平行誌願高校的投檔線,根本不會被投檔,錄取與否也就無從談起。 其三,考生雖然達到了學校的投檔分,卻沒有達到所報的專業分,而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那麼將會被退檔。 其四,各平行誌願高校間沒有梯度,投檔成功率會下降。 實行平行誌願後,考生投檔後被退檔的理由,主要是高考總分低、專業不服從調劑、單科成績不符合要求、體檢不合格等。退檔後,考生隻能參加征集誌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
平行誌願填報技巧 |
1、正確參考往年招生高校錄取平均分和位次。
高校錄取統計數據中,高校錄取平均分尤其是各專業平均分比參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分差是確定錄取相對位置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學生的成績或學校(專業)的錄取分數與它所在批次的省控線之間的差。考生用自己的高考分差(考生成績-批次錄取控製線)與所定學校的往年的分差(學校錄取線-批次錄取控製線)的最大值進行比較。如果自己的分差大於學校往年的分差的最大值,則錄取的概率很大。
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
在參考擬報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數線時,不能僅參考其前一年的錄取分數,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順序。
如何把握平行誌願之間的的梯度?考生和家長不妨參考“口訣”——“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衝一衝: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誌願;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誌願;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誌願;墊一墊:將D誌願學校作為墊底學校。這樣的話,幾所學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順序。不過,要注意的是,“衝一衝”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衝。
3、謹慎對待“服從調劑”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調劑”,一方麵可增加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麵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和專業,不是你願意就讀的學校和專業。因此,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