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頻道 | ![]() |
留學快訊 | ![]() |
高中留學 | ![]() |
本科留學 | ![]() |
留學簽證 | ![]() |
海外院校數據庫 | ![]() |
出國留學調查報告 |
王岩輝:留學DIY 自我成長的過程[半數學生傾向DIY申請留學] [怎樣規劃留學DIY申請進程] [如何評估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 |
導讀:
2月21日,西遊計網總經理王岩輝先生做客beplay2網頁登錄訪談間,與大家一起探討DIY自助留學……
進入訪談>>
|
|
||||||||||
|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西遊計網總經理 王岩輝
主持人:03年國家開始整頓留學行業之前,中介其實依靠信息的不對稱獲取利潤的。現在信息越來越透明,所以這兩年流行的一個概念DIY自助留學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能否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留學中介和留學DIY的現狀到底怎麼樣?
王岩輝:據我掌握的數據,應該是一半一半,使用中介的大概是一半,在本科生的申請裏麵可能在90%以上。這是有原因的,畢竟高中生課程壓力比較多,學生的英文,包括成熟度等等都是比較欠缺。總體看來是一半一半,一半的人使用中介,另外一般地DIY。另外,還有一個趨勢,名校的申請基本上是DIY。所以這也給大家造成的一種錯覺,隻有那些素質高的,英語水平很高的才能DIY,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主持人:實際這是自信不自信的問題,對你信任不信任的問題。它不僅簡單是語言問題。
王岩輝:是,據一個機構的負責人講,在印度,英語是它的官方語言,但印度學生使用中介的比例也是50%。這解釋了語言本身其實並不構成做DIY的障礙。
主持人:為什麼亞洲國家中介很發達?
王岩輝:我想可能其中很多人以為中介就具有專業的知識,可以幫你申請到更好的學校。我在美國,印度人、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對教育非常非常地重視,比如好的學區裏麵居住的人群也都是這四個國家的。中國學生往往以為,如果DIY能申請不到能去到最好的學校。如果有中介顧問的幫忙,靠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去一個好的,當然我們把這個作假排除在外。因為對留學整個環節學生沒有經曆過,不了解,也就沒有信心,有點忐忑,自己能不能做下來?
還有一個問題,是小問題,當然也是文化差異問題。東亞文化或者亞洲文化他的誠信體係的問題,對一些網絡這些東西他是不相信的,總是有質疑,認為中介機構會實在點。其實國內的學校代理很多都是中介,根本不是那個大學。
王岩輝:對,我前兩天跟朋友聊天,他說最終選擇中介是因為他們在澳洲的悉尼有個事務所。但是其實這並不一定能幫到他,可是他還是做出這個決定。
主持人:實際上中介本身幫你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不是他偷懶問題,有些替你做不了,一是可能做不到位,一是可能造假。
王岩輝:對,你自己申請,什麼地方該造假,或者什麼地方可以有點水分進去,你不知道。但是中介可能暗示有些地方可以那麼操作一下。
主持人:我覺得中介最大的作用,實際是敦促提醒你完成這個過程。當然還可以指導學生了解學校關注什麼?我們國家100分就能進清華,99就進不了清華,但是在國外真不是這樣,他們每個學校的文化特性也不一樣。有些大學校還不明顯,但是有一些小學校就在意你的某些特點。這的確需要專業的中介人士。
王岩輝:對,像美國大學錄取,成績隻是一方麵,是你的硬件條件,申請大學還要靠軟性條件,包括論文,課外活動,還有一些特長等等。當我經過一些比較仔細深入研究發現,美國大學錄取是19項標準。可以把這19項,根據不同的學校,把他們分為最重要的、重要的、考慮的和不考慮的四大類。有些學校認為其中的某幾項是重要的,而其他的學校認為不是這麼回事。在選學校的時候,學生需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然後再去找到匹配的學校。
主持人:這19項都是什麼?
王岩輝:比方說修課程的難易程度,班級排名,GPA,這些是與學術有關的。還有和學術沒有關係的,比如特長。還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你父母是不是大學生,有沒有宗教信仰等等,看起來一些不太相關的,這個分類確實是非常全麵的。當然還包括你的父母親屬裏麵有沒有該學校的校友。有些學校非常看中AP課程是不是修過,有些非常看中特長,或者課外活動。所以這樣講的話,學生最起碼應該去突出更重要的因素,先分析自己有什麼樣的特長,根據這19項,用自己的特長去找相應的學校。
主持人:對。像你的父母是不是這個學校畢業的這一條,在中國好像變成了以權謀私,但國外大學很介意這個。
王岩輝:美國高校規則確實是更透明的,但是他要求的是全方位的。比方說你有一個什麼特長,如果進到校隊裏麵,首先你要去參加那種測試的,很多人進不去是替補的,但是進去了之後是康體,然後是周範圍的,然後是全國範圍的,父母沒有能力支撐你的話,就算進去了,你也得出來。
主持人:他們規則是透明的,還有機會是均等的,至於你有沒有能力去拿是另外一回事。
王岩輝:但是在中國你是特別貧寒的,你可能就出來了,但是在國外你可能就被埋沒了。如果沒有經濟做保證的話,其實是出不來的,嚴格意義上來講,父母的收入越高,可能自己的機會越高。
主持人:有一個朋友他也是業界的,他說拿美國排名前20名,或者說前10名的學校,其實他不怎麼看你成績,50名到100名主要看你成績。可能申請排名50-100的大學的這些孩子更適合DIY,他更看重硬件。您覺得是這樣嗎?
王岩輝:其實我剛才聊到了,所有的人都應該DIY,為什麼?到美國或者英國去,在全英文的環境下要讀書。DIY相當於對你能力的培養,學生需要這麼一個適應過程。如果現在把東西交出去了,你是需要補課的,你到了英國,澳大利亞還要補回來。
主持人:我讚同,DIY不僅是做的過程,實際是一個認知過程,你對西方文化,還有學校的要求和文化以及特殊的要求的一個認知過程。
王岩輝:大部分申請好學校的人,其實很早就準備了,比方說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參加社團活動,做義工,一般從高一開始了。
主持人:是,我有個別朋友,他們說中介就是從初三介入。
王岩輝:所以這些人往往做一個長期的規劃,到真正申請的時候,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中介顧問的水平。顧問其實就是督促的作用。有一個朋友的女兒申請到了很好的公立學校,一開始找了中介,最後也是辭掉自己去做了。
主持人:中介銷售的時候會放大自己,我多人對中介的期望值過高,事實上中介能幫你的也是有限的。
王岩輝:比如說我們從美國入學的要求來看,硬性要求無非就是成績,中介沒法幫你,軟性的部分,你要申請好的學校,中介幫你寫論文也是模板套出來的東西。
主持人:我倒是覺得中介能幫的,就是不僅要早期介入,還要介入孩子本身的職業規劃。但是這就要求留學顧問水平很高,可是現在我們這個行業內能到這個水平的又非常非常少。
王岩輝:是,特別像規劃這一塊,它和生涯是有關係的。
主持人:DIY整個的過程應該怎麼樣安排?
王岩輝:以本科生申請研究生為例,至少大一、大二、大三的時候開始關注。我們知道研究生申請的時候,GPA是很重要的。需要把它要求的一些東西提前準備好,GPA不是短期類提高的。有些東西你突擊了能拿到,有些東西拿不到。具體到申請這個環節,我認為哪怕你沒有任何的經驗,4個月到5個月足夠了。DIY花的時間多一些,會去讀一些東西,還存在對信息篩選的過程。如果時間非常緊張,特別功課壓力比較大也不太適合。
主持人:提前做準備,真正的4到5個月是什麼時候?
王岩輝:一般就是8月份,因為本科申請學校要求也是8月初才能出來的,還有包括研究生的要求也是7、8月份才能出來。所以在前期隻能說把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做好了,等到學校具體的要求出來了以後,按照要求去做。
主持人:有什麼關鍵的提醒?
王岩輝:對於本科生來說,自然取決於申請什麼檔次的學校,如果申請的是前20的,甚至前10的,那麼一定提前兩三年要準備,把課外活動提高上去。如果申請的是博士,一定要去套詞的,需要和教授去溝通,得先去了解教授。美國基本上獎學金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學校層麵的,你不需要工作。第二完全老板說了算。第三就是TA,一定得教授看中你。不管是什麼情況,一定要跟老板的套詞。
主持人:如何選擇學校應該有一個留學理念的引導。
王岩輝:對,如果你要讀政治學的你去華盛頓一帶,你讀金融的一定要在紐約附近,要讀高科技的要去加州那邊,所以我們給他也提到了一些,但是他們會忽略這一部分。
主持人:還是專業知識的欠缺,他們沒有重視。
王岩輝:對,我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信息,他們覺得是可有可無的。學校理念不一樣,側重點不一樣,你去了以後,能自己真正想過這些問題,考慮過這些問題,然後結合自己的特長把未來好好地規劃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其實發達國家中介的中介費用已經大幅度的下降,純粹中介服務幾千塊錢了不得了,也就是這樣。
王岩輝:我們剛才算過賬以後,如果依靠西遊計網,僅在一些關鍵點上進行專業谘詢的服務,下來可能也就是3000塊。
主持人:不點名哪裏了,就東亞發達的地區或者國家,他的中介費便宜的就是人民幣三千塊錢。
王岩輝:我想以後從中介這個行業來說,中介的從業人員素質必然需要題號。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案例,顧問培訓一個月就上崗了,顯然是不靠譜的。一個好的顧問是需要兩到三年的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