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與培養要求
(一)總體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和山東省經濟社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係統掌握中醫藥學基礎理論、針灸推拿專業知識和診療技能, 掌握現代醫學基礎理論。能勝任各級中醫機構、各級綜合性醫療機構的針灸推拿專門人才。
(二)基本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
(1)具備中醫藥理論基礎、針灸推拿學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針灸、推拿醫療工作。
(2)熟練掌握中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診療知識。
(3)係統掌握必要的現代醫學基本知識,能正確、熟練地運用針灸、推拿對其常見病進行治療。
2.能力要求:
(1)掌握針灸、推拿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
(2)具有運用針灸、推拿處理臨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
(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素質要求
(1)政治思想素質: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鬥的誌向和社會責任意識,誌願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而奮鬥。
(2)職業素質:熱愛醫學事業,積極運用中西醫方法與手段,將預防疾病、驅除病痛、關愛患者與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具有終身學習觀念及持續自我完善的觀念,具有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具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對於自己不能勝任和安全處理的醫療問題,主動尋求其他醫師的幫助。尊重同事和其他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在職業實踐中重視醫學倫理問題,發揮醫藥衛生資源的最大效益。樹立依法行醫的法律觀念,能夠運用法律保護患者和自身的權益。
(3)人文素質: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了解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內在聯係,具備大學生應有的文化素質,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尊重患者及家屬,具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尊重個人信仰及不同人文背景和價值觀念, 在應用各種可能的技術去追求準確的診斷或改變疾病的進程時,能夠謹慎考慮患者及家屬的利益。
(4)身心素質: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
二、修業年限
標準學製5年,修業年限5至10年。
三、學習形式
包括麵授、網授及自學。
四、主幹學科、核心課程
(一)主幹學科
中醫學、針灸推拿學
(二)核心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推拿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正常人體解剖學
五、課程設置與基本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類型分為必修考試課、必修考查課、限選考查課。必修課及限選課詳見教學進程表。
(二)專業課程基本要求
1.理論課程教學采用案例式、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2.實驗課程教學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比例,實訓課程教學模擬臨床情景開展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專業課必修課程設置和基本要求見附件。
六、考核及畢業
(一)成績考核
教學計劃中設置的各門課程,各主要培養環節,均要進行學習成績的考核評定,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按百分製及五級計分製評定,實行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成績評定辦法。
1.單科考核:必修考試課程實行期末停課考試,限選考查及必修考查課程實行線上考試,考試時間由教學科統一安排。
2.畢業綜合考試:第十學期末進行畢業理論綜合閉卷考試,成績按百分製評定。
3.英語考試:學生在籍期間參加PETS3筆試成績合格、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425分及以上、參加所在省統一組織的學士學位外語考試成績合格,均可認定為學位外語考試成績合格。
上述各考核成績均載入學生成績冊,作為學生升級、留級、畢業、獎懲的重要依據。
(二)畢業標準
1.符合專業規定的培養目標和應獲得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
2.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教學環節,必修課經考核全部合格,修滿規定學分並且畢業綜合考試成績合格,準予畢業。
3.按本方案修滿規定的各類課程,並通過學位課程和學位英語考試,且符合本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