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與培養要求
(一)總體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麵發展的,掌握較為係統的中醫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中醫思維能力和較強的臨床醫療技能,具備在中醫科研機構、各級中醫院及各級綜合性醫院從事中醫藥科學技術和中醫臨床疾病診療的醫學專門人才。
(二)基本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
(1)掌握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和科學方法,掌握具有
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哲學、文學、史學等基本知識,並能用於指導未來的學習和醫療實踐。
(2)掌握中醫學基礎理論與中醫診斷、中藥、方劑、針灸、推拿等基本知識。
(3)掌握中醫經典理論,了解中醫學術思想發展曆史和主要學術觀點。
(4)掌握中醫藥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診療基本知識。
(5)掌握中醫養生、保健、康複等基本知識。
(6)掌握必要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本知識。
(7)掌握必要的藥理學知識及臨床合理用藥原則。
(8)熟悉必要的心理學與醫學倫理學知識,了解減緩病痛、改善病情殘障及心身康複、生命關懷的有關知識。
(9)熟悉預防醫學與全科醫學知識,了解常見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傳播的基本規律和防治原則,了解中醫全科醫生的工作任務、方式。
(10)熟悉衛生法規,了解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
2.能力要求
(1)具有運用中醫理論和技術,全麵、係統、正確地進行病情診察、病史采集、病曆書寫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具有正確運用中醫理法方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辨證論治的能力。
(3)具有運用臨床醫學知識和技術進行係統體格檢查的能力。
(4)具有合理選擇現代臨床診療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常見病、多發病進行初步診斷、治療的能力。
(5)具有對常見危急重症進行判斷以及初步處理的能力。
(6)具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具有與同事及其他衛生保健專業等人員交流溝通、團結協作的能力。
(7)具有對患者和公眾進行疾病預防、健康管理等方麵知識宣傳教育的能力。
(8)具有信息管理能力,能夠利用圖書資料和計算機數據庫、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研究醫學問題及獲取新知識與相關信息。
(9)具有閱讀中醫藥古典醫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臨床醫案和醫學相關文獻的能力。
(10)具有運用一門外語查閱醫學文獻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3.素質要求
(1)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誠實守信,忠於人民,誌願為人類健康事業而奮鬥。
(2)熱愛中醫事業,積極運用中醫藥理論、方法與手段,將預防疾病、祛除病痛、關愛患者與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
(3)重視患者的個人信仰、人文背景與價值觀念差異。尊重患者及家屬,認識到良好的醫療實踐取決於醫生、患者及家屬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
(4)尊重生命,重視醫學倫理問題。在醫療服務中,貫徹知情同意原則,為患者的隱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患者。
(5)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識與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
(6)具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遇到自己不能勝任和安全處理的醫療問題,主動尋求其他醫師的幫助。
(7)尊重同事和其他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8)具有依法行醫的觀念,能夠運用法律維護患者與自身的合法權益。
(9)在應用各種可能的技術去追求準確的診斷或改變疾病的進程時,能夠充分考慮患者及家屬的利益並發揮中醫藥衛生資源的最大效益。
(10)具有科學的態度,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
二、修業年限
標準學製5年,修業年限5至10年。
三、學習形式
包括麵授、網授及自學。
四、主幹學科、核心課程
(一)主幹學科
中醫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
(二)核心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選讀、金匱要略、傷寒論選讀、溫病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
五、課程設置與基本要求
(一)課程設置
課程類型分為必修考試課、必修考查課、限選考查課。必修課及限選課詳見教學進程表。
(二)專業課程基本要求
1.理論課程教學采用案例式、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2.實驗課程教學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設比例,實訓課程教學模擬臨床情景開展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六、考核及畢業
(一)成績考核
教學計劃中設置的各門課程,各主要培養環節,均要進行學習成績的考核評定,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按百分製及五級計分製評定,實行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成績評定辦法。
1.單科考核:必修考試課程實行期末停課考試,限選考查及必修考查課程實行線上考試,考試時間由教學科統一安排。
2.畢業綜合考試:第十學期末進行畢業理論綜合閉卷考試,成績按百分製評定。
3.英語考試:學生在籍期間參加PETS3筆試成績合格、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425分及以上、參加所在省統一組織的學士學位外語考試成績合格,均可認定為學位外語考試成績合格。
上述各考核成績均載入學生成績冊,作為學生升級、留級、畢業、獎懲的重要依據。
(二)畢業標準
1.符合專業規定的培養目標和應獲得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
2.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教學環節,必修課經考核全部合格,修滿30學分,規定學分並且畢業綜合考試成績合格,準予畢業。
3.按本方案修滿規定的各類課程,並通過學位課程和學位英語考試,且符合本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