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大我 成就自我
——在202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孫友宏院士
2024年6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校友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於此,隆重舉行學校2024屆畢業典禮,共同見證3948位畢業生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今天的主席台上,有93歲高齡的老校長趙鵬大院士、有“80後”的李曙光院士、“70後”的王成善院士,盡管頭頂炎炎烈日,他們仍堅持來到現場,為大家踐行。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讚、鼓掌!下麵,我謹代表學校、代表雷涯鄰書記和全校師生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你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傾心培養你們的師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無私奉獻的全校職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家人、一路陪伴你們的親人朋友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剛剛,在畢業獻詞裏,我們共同回顧了寶貴的大學時光。我曾迎你們入學,親眼見證了你們從青澀到成熟、從懵懂到堅定;也曾送你們出征,親身感受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赤忱熱烈、“一起向未來”的朝氣蓬勃。我們一起慶祝建校70周年,奮力開啟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
在你們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我曾寄予四點期望,希望你們築牢“艱苦奮鬥”之基,踐行“樸實無華”之事,感悟“追求真理”之道,堅守“務實前行”之心;成為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愛國者,篳路藍縷、心有大我的奉獻者,一馬當先、勇做尖兵的先行者,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攀登者。時光匆匆,今天在此重聚,同學們並未辜負學校的厚望。你們當中,有人選擇回到家鄉,觀鄉土、悟民生,為鄉村振興奉獻青春年華;有人繼續學習深造,善鑽研、勇創新,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青春力量。我很高興看到你們的成長,更為你們感到自豪!從你們身上,國家興旺繁榮的願景、民族偉大複興的藍圖得以觀照!
同學們!你們即將告別校園,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從這一刻開始,你們就要自己選擇未來之路。
這條路上,機遇無限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呈現勃勃生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展現光明前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浪潮迭起,正處於新質生產力孕育和形成的戰略機遇期。我校王成善院士、成秋明院士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牽頭發起我國首個國際大科學計劃——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超算等新興技術,整合過去數十億年地球時空大數據,開辟了世界地球科學領域科技創新與合作的新疆域。社會發展推動的不僅僅是科技的進步。你們生於中國經濟飛騰發展的黃金十年,成長於網絡時代,有著更便捷的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更廣闊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國家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你們成長的堅實基礎;黨和國家對青年高度重視,是你們成才的重要保證。你們是新時代的見證者,更是創造者。風勁潮湧,自當乘勢而上!
這條路上,挑戰重重
世上不存在一帆風順的人生,逆境之中才見真章。麵對避不開的荊棘、無星的暗夜,你們要直麵坎坷,成為自己的光,也照亮他人。回望地大建校史,初生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大規模經濟建設急需地質先行。1952年,北京地質學院應運而生,“動地的勇士”從此走上曆史的舞台。建校初期,條件異常艱苦,卻無人後退一步。沒有教材,便手刻蠟板;沒有掛圖,便親手繪製;沒有教具,教師們對著圖板,請教工人師傅,做出一套套實用的模型;沒有標本,師生利用實習時間和假期采集,用雙手建起礦物實驗室、岩石實驗室和古生物實驗室。他們在搖籃路上親手栽下的樹苗,如今亭亭如蓋,依舊蔭蔽著莘莘學子。“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流淌在每一位地大人的血脈裏,鮮活滾燙!
人生這條路,是你們心懷大我、成就自我的過程。
成就自我,必先心懷大我
要將國家的需要,作為人生的選擇,把學習的具體目標同民族複興的宏大目標結合起來,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連結。聚焦深地、深海、深空、深時,一代代地大人肩負著“地質報國”的光榮使命。飛天逐夢,攬月摘星。你們的學長,“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讓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奔赴月球;你們的同輩,測繪工程創新班才謹豪同學,參與“嫦娥六號”氡氣探測載荷工作,在晝夜堅守中踐行強國誓言,所在中法團隊實現了人類首次月麵原位氡氣及其衰變產物探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龐越同學,獨立完成了LQ60凱撒幅分幅月球地質圖的繪製,所在團隊參與完成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質圖集,為未來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選址提供了重要科學支撐。遠赴重洋,破浪乘風。在海洋地質長期落後、海洋油氣勘探無人問津的艱苦年代,劉光鼎院士完成了新中國海上找油的創舉;60餘年後,以海洋學院唐琴琴同學為代表的青年學子,深入大洋開展科學考察,為建設海洋強國、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貢獻青春智慧。微光成炬,涓滴彙海。隻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
心懷大我,必要成就自我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在此,我也提三點希望:
一是審視自我,去找到畢生熱愛的事,把人生的路走正。熱愛是一個人內心最深沉持久的力量,它不是一時興起的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選擇。奔赴熱愛不是鼓勵“內卷”,更不是選擇“躺平”,是向內探索並付諸於行動,從尋求外界認可轉變為尋求自我認同。認可自我價值,讓熱愛在奮鬥中澎湃。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便會精神強大、內心充盈。珠寶學院希爾艾力江·依明江同學,在地大收獲了全力奔跑的青春。我曾在首都高校第14屆秋季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親眼見證他奪冠並為他頒發獎牌。他執著的熱愛,堅定的信念,和日複一日、不遺餘力的刻苦訓練,終於成就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上的勇奪三金。拚搏的汗水,終會澆灌出理想的人生。實現自我價值,讓熱愛在堅守中閃光。今年,近300名畢業生積極投身西部、基層就業,千餘名畢業生進入地質行業,用最樸實的行動,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把平凡活成平庸,在“自找苦吃”中收獲甘甜。同學們,人生是曠野而非單行道,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希望你們懷揣萬千熱愛,奔赴山海,在城市、在鄉村,在每一個可以創造價值的地方激揚青春,砥礪前行!
二是打開自我,去遇見誌同道合的人,把人生的路走寬。當今世界,沒有人能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自我封閉得不到長久的安全感,向外多邁一步,就能擁抱更加開闊的人生。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實現夢想,不是一個人的戰鬥。築夢的路途,離不開相伴而行的朋友,分享才有收獲。信息工程學院伍澤鑫同學所在的學生團隊,在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中斬獲全國團隊一等獎。“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共同成長”的團隊精神,是他們獲勝的秘訣。追夢的旅程,離不開相向而行的夥伴,合作才能共贏。與加拿大、瑞士、美國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科學研究院蔡榮華博士對地幔不均一性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見解,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同學們,團結合作的本質是共同奉獻。希望你們學會交流溝通,擺脫“社恐”的標簽,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正確表達自己的看法;把工作放到全局中把握,做“整頓職場的00後”,改變身邊的“小氣候”。以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同心圓夢,攜手前行!
三是突破自我,去錨定值得奔赴的目標,把人生的路走長。少年應有鴻鵠誌,當騎駿馬踏平川。行大道,就要立大誌。有為之人,都有明確目標的指引。要敢於設立目標,發揚“攀登精神”,創新創造,超越看似不可征服的極限。為實現科技測繪山河夢,土地科學技術學院陳李昊同學在校期間苦學專業知識,課餘時間堅持攀岩運動,曆經生死考驗後登頂世界之巔,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在珠峰地區利用全球導航定位係統反射信號技術開展積雪特性研究的任務。要敢於堅持目標,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錘煉過硬的本領。工程技術學院劉乾靈博士聚焦關鍵科學問題,多年來連續多次、長期駐紮在我國地下水封油庫建設現場,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同學們,誌向是奮鬥的原動力,也是人生的定盤星。希望你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路遙而不墜其誌,行遠而不改初心,以青春之熱血、青春之汗水,書寫無愧於偉大時代的青春之歌,不懈奮進,勇毅前行!
一別搖籃,長懷山海,再報家國。同學們,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願你們把對祖國血濃於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在人生全過程,展現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把青春播撒在民族複興的征程上,跑好強國建設的接力棒!
臨別之際,去給授業恩師再多一個擁抱,和同窗摯友再多一張合影,再多看一眼這個承載了你們青春歲月的校園,然後帶著我們的祝福,去開啟嶄新的人生!
也要記得,不論走多遠,常回家看看!操場北側的姓名牆寄托著長長牽掛,學校記得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天南海北的校友分會,是你們駐留的港灣。不管你們走向何方,學校都將寄予最熱切的關注、最堅定的支持。我們在這裏,送你們出發,也期待你們凱旋!
最後,祝你們前程似錦、前途光明!
謝謝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