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牽動人心,事關發展方向。人們翹首以待的“雙一流”建設成效如何評價,近日發布的《“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價辦法》)給出了明確的信號: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注重內涵發展,爭創世界一流!
2015年,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重大戰略決策,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顯著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抓手,推動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的高質量教育體係。經過嚴格認真遴選,首輪建設確定建設高校137所、建設學科465個。五年過去了,如何評價建設成效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由於教育係統的複雜性、評價視角的多元性,教育評價本來就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甚至是一道“世界難題”。但也存在不少共識。比如,教育的有些方麵可以量化比較,有些方麵卻是不可量化、不可比較的,所以評價結果可以提供參考而不是唯一;比如,從總體上說,評價是手段,是為一定的目的服務的;比如,評價的理念和技術也是發展的,從強調“客觀測量”到目標導向的“描述”、服務決策的“判斷(鑒定)”,又逐漸過渡到強調多元主體參與、共同構建、形成共識的“建構性評價”,並且愈發強調基於動態大數據的“監測評估”。基於這些共識,“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盡量采用先進理念和現代技術,為“雙一流”建設的目的服務。評價的導向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由於“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性和評價的複雜性、敏感性,自中央到部委都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對“雙一流”建設和教育評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教育部與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密切配合,自2018年起就著手研究“雙一流”建設的成效評價問題,多方聽取高校和專家意見。現在,三部委出台的《評價辦法》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體現,也是集中各方智慧的結果。總體看來,《評價辦法》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
第一,明確成效評價的性質定位,強調綜合診斷把脈、問題導向促進建設。“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是對高校及其學科建設實現大學功能、內涵發展及特色發展成效的多元多維評價。成效評價堅持水平評價與效益考核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議相結合。評價結果不是一個排行榜,而是按不同維度、不同類型,以區間和梯度分布等形式綜合呈現、不計算總分的“診斷報告”。這種診斷式的評價能夠較好地綜合呈現高校自我評價、動態監測評價、專家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的結果,旨在引導高校和學科堅持目標導向不動搖、堅持問題導向謀發展,踏踏實實搞建設。
第二,明確成效評價的重點內容,強調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麵發揮大學功能。成效評價全麵覆蓋“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的“五大建設任務”和“五大改革任務”,並且進行合理整合,形成了“一個前置性維度和六個主要方麵”的評價模塊。一個前置性維度是對“加強黨的領導與治理體係改革成效”的評價,這是對大學整體建設和學科建設堅持中國特色本質要求的統領性、決定性的評價。六個主要方麵是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建設成效”的評價。學科建設評價則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師隊伍建設四個方麵進行。其中人才培養包括本科生培養和研究生培養,突出“雙一流”建設高校完整又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係建設、一流人才培育;科學研究既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還包括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突出產出一流成果、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這樣確立的評價重點內容,一方麵與“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保持了一致,另一方麵實現了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與全麵發揮大學功能的內在高度統一,原則性要求與實施可操作性的高度統一。
第三,明確成效評價的三維視角,強調以世界一流為目標、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雙一流”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以發展的、動態的、辯證的眼光看待學校與學科的發展與成效,如何在“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中充分體現中央要求的“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量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的精神,確實是一件頗需費心思索的事情。《評價辦法》提出了設置“整體發展水平、成長提升程度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三維評價角度,不僅重視對當下水平的評價,而且重視對成長性、特色性發展的評價,還重視對長期發展潛力的評價,從而引導高校和學科健康、可持續地發展。這是《評價辦法》中的一個重要創新點。整體發展水平,考察高校和學科建設的現實水平,特別關注在可比領域或方向上與國外一流大學和學科的比較;成長提升程度,考察高校和學科在建設周期內的水平變化,體現成長增量及發展速度;可持續發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學科的結構布局、特色優勢、資源投入、平台建設、體製機製改革及製度體係創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撐發展的條件與水平,體現學校對辦學根本使命的追求和發展潛力。這三個維度,猶如描述一個物體運動狀態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一樣,可以更好地反映發展的狀態,給人以比較清晰的形象。
第四,明確日常動態監測的地位,強調以評價促建設、久久為功抓提升。在“雙一流”成效評價中,建立了常態化建設動態監測體係,主要由建設高校實時更新數據,同時集中政府和第三方數據,及時應用數據進行診斷預警和政策調整,及時糾偏治本。同時,把日常動態監測與周期評價結合起來,逐步形成監測、改進和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模式。日常動態監測在評價體係中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它不僅可以盡量減少評價對學校的幹擾,讓建設高校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發揮主動性能動性,靜心建設,久久為功,持續提高建設水平,還有利於社會各界了解和關心各個建設高校的發展動態,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以往長期建設的基礎上,為期五年的首輪“雙一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正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生著格局性變化,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世界高等教育格局的變化。成績是奮鬥得來的,不是評出來的。但評價為奮鬥導向,為奮鬥助力。科學的評價,將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助力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使我們在邁向世界一流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好更遠!
作者:國家教育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 瞿振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