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是一個網絡流行詞,目前有一種言論認為,中國普遍存在“內卷”現象。“內卷”和競爭存在本質的差異:在競爭環境下,大家會選擇努力奮鬥;而在“內卷”環境下,放棄努力則是一種正當選擇。
"內卷"是一種常見的競爭
結合相關學術文獻與言論後,我認為“內卷”其實就是人類競爭的一種常見方式。
其一,有人用劇場效應形容“內卷”。一個劇場裏,一開始大家都坐著看電影,但有觀眾站起來看,坐在後麵的觀眾也不得不站起來。後麵站起來的觀眾付出了更大的成本,得到的回報卻沒有增加,甚至還可能會受損。這樣,後麵觀眾的理性選擇就是放棄站起來的努力。
在明清之際,西方列強在全球這個“劇場”中站了起來,不但擋住了後麵觀眾,還將全世界其他大部分國家當成殖民地,甚至搞種族滅絕。而中國人雖然痛苦,但不得不跟著站起來。盡管一開始站起來也依然持續被人打,似乎越想站起來就越被強盜打得厲害,但中國人仍沒有放棄,才有了現在趕超西方的希望。
其二,有人說“內卷”是一種零和博弈,而到了某個界限,更多的付出毫無意義。運動員平時努力訓練、賽場奮力拚搏,但冠軍卻隻有一個,這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每個人如果不突破自己極限,就無法獲勝。這是不是意味著失敗運動員的付出是“無意義”的?恰恰相反,運動員在“更快、更高、更強”精神的鼓勵下不斷突破自我,失敗者從不放棄、永不言輸,激勵了無數普通人在現實中默默無聞的努力。
其三,學術界將“內卷”定義為一個係統在外部擴張受到限製時內部精細化的發展過程。對此,學者意見並不統一,有學者認為精細化加大了勞動強度卻沒有相應地提高效率,有學者認為“內卷”和邊際生產率的變動趨勢無關。無論“內卷”是否提高了邊際生產率,精細化發展過程本身是隨著人口規模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常見的競爭與發展的形式。縱觀人類曆史,雖然有生產率快速提升的階段,但同樣也存在著生產率停滯不前的階段。在後一階段,人類不得不通過精細化的“內卷”避免衰退,並為下一波的生產率提高奠定了基礎。
不想奮鬥的理由邏輯不通
網絡上經常存在一些為不想努力和奮鬥所列的理由。
其一,差距太大,無心奮鬥。按照這個邏輯,殘障人士是不是應該直接躺在救濟院裏?抗日戰爭、抗美援朝,還需要打嗎?幸運的是我們的先輩選擇了“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其二,上升通道變窄,無心奮鬥。如果這個理由成立,中國也不需要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了,因為跨入發達國家的通道也太窄了吧。
其三,競爭無序,無心奮鬥。《三體》中地球最初麵臨三體的威脅時也是一片混亂,各種看似荒唐的措施輪番登場,卻造就了雲天明和羅輯,為地球的生存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其四,有人“躺贏”,無心奮鬥。如果這個理由成立,上個世紀在國內出生、長大的人就可以羨慕有人一出生就在發達國家“躺贏”,自己卻在艱苦的中國農村,這就有不努力、不奮鬥的理由了?
因此,上述這些不想努力奮鬥的理由是邏輯不通的。有人認為,不奮鬥是對“躺贏”表達的不合作與反抗,批評不奮鬥是一種“傲慢”,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現。但是,那些聲稱是由於種種理由自己才放棄努力奮鬥的人,對還在為了生計而奔波的貧困家庭子弟而言,難道不是一種“躺贏”?
對於一些口頭表示由於“內卷”要放棄努力與奮鬥者,我能夠理解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調侃進行心理調節。但是,我更希望為那些目前身處各種不如意、生來就麵臨巨大差異卻依然想拚搏的人搖旗呐喊:“青春者進,奮進者強。人生是長跑,你持續不斷地努力,總會有益於你以及你周圍的人。”
作者簡介:李鋒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教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