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創造性提出了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係統完備,深刻論述了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責任使命、功能價值等重要內容,揭示了文化建設的使命、目標和實現路徑,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真理光芒。全麵理解和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運用辯證分析法深入把握其內在特質,充分認識這一思想體係在“根”與“魂”、“古”與“今”、“正”與“新”、“體”與“用”方麵的辯證思維。
一、在堅持“根”與“魂”的辯證統一中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認識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文化建設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始終堅持“兩個結合”,在全方位繼承和多層麵踐行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上,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強調“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在堅持“根”與“魂”的辯證統一中形成了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認識,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方向。
魂脈者,乃文化之靈魂和命脈也。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之“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研究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以曆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深刻闡明人類文化生成的基礎、文化的基本內涵以及主要特征、功能,由此建構起一套科學的理論體係。習近平文化思想自覺將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運用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文化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第一次全麵係統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重大時代課題,譜寫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時代新篇。
根脈者,乃文化之根本和血脈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沉積下來的智慧結晶與精神標識,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根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高度出發,在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引領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提供了現實土壤和精神力量。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固其魂。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既沒有丟掉科學理論的老祖宗,也沒有丟掉民族文化的老祖宗,在促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向互動與融合中,“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生動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魂脈”的堅守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持守。
二、在堅持“古”與“今”的辯證統一中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理念
溯源最深沉的曆史,才能開啟最長遠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文化建設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始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在對古代文明和治理智慧進行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彰顯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古”與“今”辯證統一思維的全麵把握和深刻運用,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尊古而不泥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積澱形成、反映中華民族精神風貌和優秀特質的燦爛文化。其內在的突出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道出中華民族的自信之源,深刻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正鑒於此,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不是要求“食古不化”地簡單複興傳統文化,更不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替代馬克思主義,而是結合新的時代要求和實踐需求,進行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行道路及根本方向。
創新而不忘古。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係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係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曆史的基礎上,科學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現實問題中形成發展的,是引領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正確思想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點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要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使傳統文化在回應時代命題中煥發蓬勃生機活力,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根基。
以古之規矩,開今之生麵。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相通的文化理論,從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積澱中汲取精華養分,將其中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熔鑄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探索之中,以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不斷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在推陳出新中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展現了其在“古”與“今”的相互統一中做好新時代文化工作的辯證思維。
三、在堅持“正”與“新”的辯證統一中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思路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一方麵,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不動搖的基礎上,牢牢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使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深深紮根於科學社會主義和中華曆史文化土壤之上;另一方麵,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始終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提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彰顯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堅持“正”與“新”的辯證統一中,勇擔新的文化使命的政治魄力,形成了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思路。
守正不守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製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守正並不是墨守成規、循規蹈矩,而是守住本和源、根和魂。習近平文化思想不是一座從天而降的“飛來峰”,而是在堅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的基礎上,立足文化主體性,對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
創新不忘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正就不能偏離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但不是刻舟求劍,還要往前發展、與時俱進,否則就是僵化的、陳舊的、過時的。”創新不是憑空幻想、恣意妄為,而是在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習近平文化思想既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一脈相承,又與我們黨一貫堅持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理論品格貫通融合,以嶄新的思想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形成了係統科學的理論體係,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沒有拋開傳統經驗而空談創新,也沒有囿於傳統、墨守成規,在充分吸收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之上,積極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創新方式方法,在汲取傳統工作經驗和求新求變的統一中實現了新時代文化工作的守正創新。“正”與“新”的辯證統一,是對習近平文化思想揭示文化傳承發展規律性認識,開辟守正創新、固本開新文化發展新境界的生動彰顯,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顯著標識,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四、在堅持“體”與“用”的辯證統一中形成新時代文化工作的新方法
馬克思說過,“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思想演進最高處、立足實踐奔湧最前沿,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堅持什麼樣的原則、實現什麼樣的目標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翻開嶄新篇章。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既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又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彰顯了這一重要思想對“體”與“用”的辯證結合和對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純熟把握,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貢獻實踐偉力。
即體而言,用在體。習近平文化思想之“體”就是關於文化、文明以及文化建設的本質根據和根本原則。這一思想實現了“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深化了“對文化建設規律性認識”,即為“明體”。從思想意識方麵的認識論來看,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就文藝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傳承發展等主持召開會議並發表一係列重要講話,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一係列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改革發展方麵的規劃和方案,在各地考察各類文化傳承發展項目並提出一係列要求,在多個重大國際場合闡明對全球文化、文明發展和交流互鑒的一係列中國立場、中國方案,提出的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逐漸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係統全麵的科學體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理論的完善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實現了“體”的自我構建,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即用而言,體在用。習近平文化思想之“用”,就是關於新時代文化建設、文化工作的實踐路徑、方式方法等。這一思想規定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即為“達用”。“明體”不是目的,真正的“明體”是為了達到“致用”。從實踐操作層麵的方法論來看,從2018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用“九個堅持”高度概括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到黨的二十大從五個方麵重點部署文化建設工作;從今年6月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明確了文化建設方麵的“十四個強調”,到今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提出“七個著力”的重大要求,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提出了一係列係統完備、切實可行的戰略路徑,描繪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任務書,實現了“用”的自我主張。
體用者,即一物而言。“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理論品格和實踐方法的生動概括,不僅指明習近平文化思想包含“體”與“用”的內容,而且還點明了兩者之間相互貫通的內在關係。“體”決定“用”,“用”反作用於“體”。文化思想之“體”深刻揭示文化實踐之“用”,文化實踐之“用”促進文化思想之“體”趨於完善。二者於辯證統一中,照鑒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未來道路。
(作者:王永傑,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上海行政學院副院長、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