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及其暫行實施辦法同時廢止。從《學位條例》引領中國的教育法製建設到嶄新麵貌的《學位法》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我國的學位立法又一次站在了曆史的潮頭。
《學位條例》不僅是我國第一部教育法律,而且是立法前研究醞釀時間最長的一部教育法律。《學位條例》施行四十多年後修改成《學位法》,又是教育法律中法律修訂研究和論證時間最長的一部法律,有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感覺。
學位立法的曆史,是在黨的領導下持續探索、勇於實踐,改革和發展與立法研究不斷互動並相互促進的曆史。
對學位立法的研究和論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即已開始。五六十年代對於學位立法的反複研究論證,為學位製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八十年代初《學位條例》的出台,是在五六十年代探索學位製度的基礎上進行的。根據中央建立學位製度的指示,從1979年3月開始,由時任教育部部長蔣南翔主持的“學位小組”經過反複調查研究、論證和征求意見,於1979年12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製工作委員會提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草案)》。1980年2月1日,反複修改後的《學位條例(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1980年2月12日,經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審議通過。由學位小組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經1980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審議通過。198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轉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報告和《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學位條例》的頒布實施,使我國高等教育有了法律性製度規範,實現了有法可依,對於規範我國的學位授予和高等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製度性保障。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和法治發展大踏步前進。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20世紀提出的立足國內培養博士生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持續進步。我國的法治進程,已從《學位條例》頒布之時的恢複法製建設發展到全麵依法治國,教育法律製度體係已然形成。
已有的學位製度麵臨兩方麵的挑戰,其一,《學位條例》的實定法規範已難以適應學位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法律修訂勢在必行;其二,我國社會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環境的發展進步,亦使得《學位條例》的修訂迫在眉睫。《學位條例》已成為在已有的教育法律中施行時間最長、法律適用最為具體、涉及具體的法律糾紛最多、司法實踐中修訂法律呼聲最高的一部法律。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發展以及有關學位糾紛的司法實踐和影響性案件,都在呼喚《學位條例》的修訂。《學位條例》的修訂啟動,從1997年正式列入國家教委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批的立法項目,至今已經27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作為全麵依法治國的總抓手,做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良法善治的理念,提出“良法是善治的基礎”。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明確“要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強調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標誌著改革進入法治化的新階段。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將學位條例的修訂列入立法規劃。
《學位法》較之《學位條例》,從二十條修改為七章四十五條,除總則和附則外,對學位工作體製、學位授予資格、學位授予條件、學位授予程序、學位質量保障分章規定,所涉及事項係統完整、邏輯清晰。在總則中明確了規範學位授予工作,保護學位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學位質量,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服務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立法宗旨,明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創新發展;適應改革和發展,明確了我國實行“三級兩類”學位體係。在學位工作體製上,明確了設立省級學位委員會的分權原則。在學位授予資格上,確認學位授予單位自主增設學位授予點的擴大自主權改革。為保障學位質量,明確了對研究生及其指導教師的要求和規定。對學位授予程序和學位質量保障條款的細化,進一步彰顯程序公正和保護學位申請人合法權益的立法原則。
《學位法》較之《學位條例》,從理念上看,對法律價值與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實現了從需要法律製度向推進良法善治的轉變,增強了法律的規範功能、保障功能、調整功能、指引功能和評價功能,對於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重大改革於法有據”、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發展和服務教育強國建設開辟了新的境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北京外國語大學冠名講席教授、國際教育學院院長 秦惠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