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貪玩厭學
孩子一直貪玩不喜歡學習怎麼辦?
對學習總是維持三分鍾熱度,難以保持長久的熱情,比如,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容易的學習內容,就學的很有勁頭;遇到不感興趣的、有難度的內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因此有不少家長這樣抱怨:我孩子不比別的孩子笨,就是沒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問題表現:
喜歡做小動作,如抖腿、轉筆等
缺乏耐力與毅力,不能靜下心寫作業
學習有惰性,缺乏自我控製能力
原因分析: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任性、貪玩,意誌未能從小煉
在學習上怕吃苦,總希望能投機取巧走捷
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幹擾
解決方案:
樹立學習榜樣,塑造學習典範
興趣教學,培養對學習長久的熱情
創設疑難情境,在磨礪中培養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二、粗心大意
孩子很聰明但學習就是粗心大意,怎麼辦?
有 的家長常說:我孩子挺聰明的,哪樣都行,就是有點粗心。粗心馬虎不是學習應有的態度,有不少學生就是粗心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錯失了理想學校。粗心馬虎, 歸根結底是習慣養成的問題。如果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時心裏一緊張,粗心、馬虎的問題又升級了,考試分數當然大受影響。即使是再聰明的孩子, 也會因為粗心大意而丟分數,影響到學習成績。
問題表現:
寫作、做題、閱讀時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平時寫作業不認真,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考試時焦慮急躁,經常漏題、做錯題
做事沒有計劃性,經常一邊學習,一邊想著其他的事
原因分析:
缺乏興趣,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耐性,自我控製能力差
思想渙散,思維跳躍幅度大
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責任心
解決方案:
激發學習興趣,在快樂的氛圍裏學習
定製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
專項注意力訓練,培養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
端正學習態度,增強課業責任感
三、苦學無效
孩子一直苦學習但效果就是不明顯
無 效是學習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很多學生把大量時間花在學習上,但學習效果卻不佳,似乎學習的努力程度與學習效果並不成正比。這種現象長時間得不到解 決,慢慢的會使本來勤奮刻苦的學生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從“不會學”變得“不愛學”或“厭學”。
事實上,真正影響學習效率的並不是學習時間的長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針對長、中、短期學習的周末計劃,缺乏對學習時間的精細管理,甚至正是因為不善於休息,不會勞逸結合而導致了效率低下。
問題表現:
對知識生搬硬套,不能變通運用
習慣機械記憶,不重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在課外花的功夫不少,但考試分數始終不上不下
原因分析:
無計劃:學習盲目、漫無目的,沒有詳細的規劃,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學到哪就是哪,興趣來了就學,沒了就不學,想學什麼就什麼,完全沒計劃。
無方法:不會安排時間,不會利用黃金時間,不會合理的分配時間,不懂得勞逸結合,造成學習上過多的無效勞動。
無規律:學習僅憑一時的熱情和興趣,導致時間上的無謂浪費。
解決方案:
製訂計劃,使學習目標清晰可見,學習時間有章可循。
掌握方法,把握學習的黃金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利用有效的時間有效的學習。
形成規律,固定學習時間,勞逸結合,高分回報。
四、過分偏科
孩子偏科該怎麼幫助他?
偏科指在學習學校文化課程中,某一門或者幾門學科成績特別好或一般,另外的學科成績特別差或較差,這種情況可以稱為“偏科”。其實偏科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並 不可怕,同學們對各門課程的興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績難免存在差別。一旦這個差別比較大,被人意識到了,便成了偏科。偏科現象出現的高峰期在 初中,這與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課程的加重有關。學生一旦出現偏科現象,如果得不到及時引導,往往會造成煩躁和厭倦,進而產生對學習的厭煩情緒,很 可能波及其他學科。
問題表現:
一科突出,其他平平
文科或理科突出,另一方麵較弱
一科較弱,其他都較強
原因分析:
受教師影響,喪失對這一學科學好的信心,導致惡性循環
家長的愛好以及職業差異也會誘發學生偏科
學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解決方案:
正確認識障礙,排解不愉悅的心理體驗
激發“弱科”興趣,鍛煉學習意誌
發揮“強科”之長,以長促長,取長補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