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學低年級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比掌握多少書本知識重要的多。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要通過好的學習方法來養成的。
比如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等等。這些工作開始時收效很小,不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課業逐漸增加時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那麼,如何做好這些就是每一位家長應該著力引導的內容了。今天,我們就小學語文要如何預習給大家幾個方法,看能不能幫到您。
語文預習之一“看”
就是對要學習的新內容先從頭到尾默讀一遍。別小看這個內容哦!對新內容的默讀可以對新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並在大腦裏形成初步的認識。
對於未來孩子的學習,默讀本身也是必須鍛煉的一個內容。
例如,在理解考試題目要求時,如何能快速的找到關鍵點全憑孩子的默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們才把默讀放在第一位。
語文預習之二“標”
把課後的會寫字會認字用不同的標記標在課文中,也可以標注出自己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字詞。
標注過程本身就是孩子對自己認為的難點進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過程。
上課40分鍾很難保證低年級的孩子能時刻專心致誌,他在預習階段標注好了重點詞語,即使他有些分心,也會在老師講解這些字詞時留意記錄。
語文預習之三“讀”
就是大聲把課文讀兩遍,同時再次標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句或者段落意思。
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鍛煉孩子朗讀能力的時候,帶著感情朗讀課文本身就是對口才能力最好也是最高效的鍛煉,您說是不是?
語文預習之四“組”
就是給課後重點的字組詞。這個階段可以借助字典詞典等學習工具完成,不僅對重點詞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學習工具也得到了鍛煉,是不是一舉兩得呢?
語文預習之五“思”
就是嚐試著回答一下課後的問題。我們說過,學習課文本身就要源於課文但高於課文。
語文課本隻是一個大綱,更多的知識和內容需要不多的挖掘和拓展。問問題就是最好的拓展方法,家長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孩子以輔導,也可以讓孩子帶著這些問題問老師,而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孩子才是最感興趣的。
當然,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有很多的預習方法可以借鑒,如果在剛開始培訓孩子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能與孩子一起演繹一下課文中的內容,那就再好不過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