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在遊樂場玩沙子,一個八九歲的小姐姐走過來趾高氣揚地教導道:“你這麼玩不對!應該扣著玩!這都不會!”牛牛抬頭看了一眼,平靜又堅定地說:“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你可以扣著玩,但我現在喜歡這麼玩!”一個5歲的孩子,不懼怕分歧和反對意見,有自己的判斷,能堅持自己,也能包容別人。這寶貴的能力是怎麼來的?
一直以來,一致性被認為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人們擔心家裏老人與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觀念不一致,就會誤導孩子,給孩子帶來傷害。還強調,即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分歧,也要等孩子不在場時雙方交換意見,統一教育方法後再去糾正處理。家庭教育分歧似乎成了洪水猛獸。
其實,家庭教育中存在分歧實在太過正常,不妨試試“多元化養育”,允許和尊重不同家庭成員的養育方式和養育風格。
以前,牛牛隻要一跟爸爸在一起就吱哇亂叫,不是吵就是打。他們倆獨處時,我特別不放心,甚至對他爸頗有怨言,總覺得他不夠理解孩子、不能傾聽孩子。可是有一次爸爸出差了,牛牛整晚都在念叨“想爸爸”“想和爸爸玩”,我問他:“那你為什麼總和爸爸吵架呢?”他竟然說:“因為我覺得爸爸生氣的樣子很好玩!”那一刹那,我恍然大悟,那就是男人間的互動方式——挑釁、追逐、回擊——相愛相殺。我突然就想通了一個道理,原來我以為孩子隻喜歡媽媽對待他的方式——足夠溫柔、足夠體貼、足夠理解、足夠接納、足夠的愛,但實際上,他也喜歡爸爸對待他的方式——會有強硬、會有挑釁、會更激烈、也會更廣博。孩子需要多種多樣的養育風格,而不是隻適應一種方式。
後來我就釋然了,跟孩子爸爸進行了一次特別誠懇的溝通:“以前,我經常會怪你對待孩子簡單粗暴,但我現在想明白了,男性和女性的處事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對孩子溫柔體貼、無微不至,我可能會被你的‘娘娘腔’嚇死!你有堅定的原則,嚴厲又直接,這就是爸爸該有的樣子!而我在不破壞你的原則的基礎上,會更關懷和接納孩子的心理波動,春風化雨地幫助孩子去理解爸爸所說的道理、去疏解自己的情緒。這不就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嗎?多完美、多默契的搭配啊!”從此,我們不再要求對方改變,而是欣然享受各自給予孩子多元化的愛和教育,孩子也因此獲得多樣化的成長體驗。
家庭教育中的分歧,也經常與幫忙照顧孩子的老人密不可分。年輕媽媽常會抱怨老人的育兒觀念過於陳舊,不能科學育兒,對孩子過於寵愛。
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也有很多信條,總覺得一定要這樣、不能那樣,否則就會影響孩子一生。等到養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一切都成了浮雲。科學育兒很重要,但太過較真,動輒就認為夫妻之間育兒觀不統一、老人溺愛孩子,也會讓自己和家人都很累。無條件的愛,比“科學”更能帶給孩子成長的力量,這一點上老人有著天然的優勢。
我家奶奶是個特別溫和、善良的人,一年也見不了孫子幾麵,所以特別疼愛孩子。凡是牛牛提出的各種要求,比如在草莓價格最高的時候想買草莓吃,走路突然喊累讓奶奶背回家,想要多吃一些水果或零食……奶奶從來都是有求必應。有些我不允許的事情,如果孩子在奶奶這裏求得或者騙得了允許,我大多數時候就假裝不知道或沒看見。其實,這些寵愛恰好可以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之外給孩子一個釋放天性、撒撒嬌、出出格的機會,又何必全家人形成攻守同盟、一致對“娃”呢?
要相信,孩子不會因為全家人一致的嚴格要求而完美無缺,卻會因為家庭中平和淡然、輕鬆幸福的氛圍而受益終身。
堅持認為管教孩子必須一致,就是把大人置於管教者的位置,把孩子置於被管教者的位置,缺乏對孩子的尊重,也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力和判斷力。
在我家,家庭成員有意見分歧時會毫不諱言地說出自己的觀點,闡述清楚各自的理由,而最終,誰的事誰決定。如今,牛牛已經深諳此道。有一次,為了上課外班帶哪種飯盒,我、姥姥、姥爺各執一詞,牛牛卻說:“你們都不要說了!是誰吃午飯呀?我吃午飯就得聽我的!我就帶這個了。”
多元化養育,就是不必每天著力於說服對方,就會少一些無謂的爭執和糾結,也會少一些委屈的順從和妥協。尊重分歧,本質上就是對每個個體的尊重。家庭成員對待分歧的態度,比分歧本身更重要,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不懼權威、不逆本心、不強他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