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更加美好世界的新時代,家庭教育命運共同體是家庭教育更加成功和美好的必然選擇。
家庭教育是“命運與共”的家庭成員為創造美好生活而從事的教育活動,家庭是愛的產物,家庭命運共同體因夫妻愛的結晶而更加穩固。父母都將孩子和自己的人生緊密聯係在一起,很多父母還把自己未曾實現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過教育使孩子獲得比自己更好的人生。
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無論是情感支持還是物質需求,隨時隨地、內容廣泛、方法靈活、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獲得生活能力的過程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命運與共的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成長帶來幸福的獲得感,也豐富著美好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指向家庭命運共同體的未來,父母為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奉獻,最終也為自己的美好生活創造著條件,從而使家庭命運共同體更加穩固。
隻有家庭命運共同體“共同參與、齊心協力、分工合作、相向而行”,家庭教育才能凝心聚力。家庭教育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母親在孩子早期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比較大。研究表明母親對孩子5歲前的影響高於父親,孩子5歲時母親的影響高於父親19.1個百分點。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在小學三年級達到峰值,到初二時父親的影響慢慢超過了母親。父親的堅強、堅毅、果斷、堅持甚至威嚴等性格特點,對於走向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的獨立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每天和父親相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男孩子看上去更堅毅,女孩成人後更懂得與異性交往。因此,在家庭教育命運共同體中,父親要承擔起更多責任,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命運共同體也不能忽略孩子的責任擔當,因為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孩子走出原生家庭,成為獨立自主的社會人,具備自我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父母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條件和環境,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特點培養其自立能力。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後,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其承擔起家庭責任,真正提升孩子知與行的能力,促進孩子獲得美好生活的能力。
構建家庭教育命運共同體不能忘了初心,即家庭教育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孩子成長過程中有欣喜也有苦惱,有美好的一麵也有麻煩的經曆,有教育的成果也有成長的問題,父母不能簡單地以成績好壞論英雄,不能以心目中“乖孩子”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而忽略孩子的獨特個性。家庭教育要始終遵循“以人為中心”,以孩子成人為第一目標,根據孩子獨特的性格特點,充分尊重孩子,用民主平等的協商方式和孩子溝通,注重在不同年齡階段培養孩子成人的能力,共同設計美好生活的同心圓。
構建家庭教育命運共同體需要家長能夠始終欣賞孩子。懂得欣賞的父母才能更好地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更好地培育美好生活所需要的智力、能力、情感、行動力。父母要從智育標準中解脫出來,善於發現孩子在智力、體力、能力上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美好生活,這不主要取決於外在的物質、技術和能力,而取決於內在的德行。因此,家庭教育不能隻關注外在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更應重視孩子的德育。
孩子成長有幾個關鍵期。0—2歲時,父母要通過無微不至的陪伴給予孩子無私的愛,使孩子獲得愛、安全感和共情能力。2—7歲時父母要帶領孩子初步認知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用“行”與“不行”、“能”與“不能”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和行為標準。12—18歲是青春叛逆和成長關鍵期,父母需要給他們足夠的成長空間、培養其責任擔當,並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
構建家庭教育命運共同體既要有潤物無聲的家庭環境熏陶、身體力行的榜樣作用,也要有“潤物有聲”的促膝談心、語言激勵與懲戒;既需要客廳飯桌朝夕相處的常規教育,也需要踏青訪友、開心快意的活動教育;既需要重視傳統節日文化,又需要創設“家庭特殊節日”,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珍惜、增進情感,從而使家庭生活更加美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