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寧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東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陽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盤錦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複旦附中校長的一篇關於怎樣教育孩子的演講
2017-11-17
beplay2網頁登錄
關注掌上高考
beplay體育手機頭條號
beplay體育手機微信號

  怎樣教育孩子是縈繞在每一個家庭的問題,作為複旦附中的校長,一名資深的教育者,看看他給了大家什麼建議,有哪些又是值得采納的呢?

  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者,接觸過很多學生和家長,希望結合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分享複旦附中校長在一次演講中,談到的一套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相信對家長們教育孩子有所啟發。

  孩子別太優秀,停一停!一個優秀的孩子,會彈鋼琴、又會跳舞,還會畫畫,學習成績還好。長大了,讀初中了也什麼都會,每次考試前幾名,考上重點高中,高考又成為狀元或者前幾名,考上國外或者國內最好的大學。

  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幾年以後讀研究生,在讀博士。

  你看,父母也榮耀了,感覺孩子很優秀,不到45歲就是副處級幹部,不到50歲就是正處級幹部了,見到親戚朋友、同學、家人逢人便說孩子有出息。然後,不到55歲他就進監獄了。父母這個時候還流著一行老淚:“我的孩子怎麼會出現這個情況?”

  這樣的教育、這樣的結果是我們想要的嗎?當年我們追求分數、琴棋書畫、那麼多才幹......我們就要思考了,教育的問題出在哪裏?教育的核心問題不是出在學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術層麵。

  我們的教育缺乏靈魂的東西,中國教育技術層麵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01

  引導孩子轉向愛、善、智慧

  那麼,我們現在能不能不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是不是靈魂出了問題。

  柏拉圖說:“教育非他,乃心靈的轉向”,那麼請問轉向哪,往哪轉?引導孩子轉向分數、轉向才能、轉向才幹、轉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學家克裏希那穆提,寫了一本書《教育就是解放心靈》。解放心靈,按柏拉圖的語境來說,心靈究竟應該轉向哪裏?你學過哲學,在西方哲學裏麵“愛智慧”就是哲,那我加一個善,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有愛、善、智慧這三樣東西。

  你說這個人今後差一點技術、差一點才能,又能差到哪裏去呢?而恰恰這個東西是我們全世界的普適價值,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忘了。

  我從這個例子深刻地體會到教育就是“慢”的藝術。什麼是教育?教育就像養花一樣,一邊養一邊看,一邊靜待花開。我把這句話送給各位父母,子女就要這樣養,要慢,不要著急。

  上帝讓他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就一定會給予他存在的價值體現,你記得這句話,“存在即價值”。

  02

  教育就像養花,靜待花開

  人生就應該是一個“慢”的藝術,教育亦如此。

  我的一位學生的女兒,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帶到我家來。她說:“老師,你看我的孩子不愛吃飯、瘦小,黃毛丫頭,怎麼辦啊?”我說:“才10歲你著什麼急啊?”

  “她學習成績不行,吃飯也不行,比同齡人都要矮一頭,怎麼得了!”我說:“你形象不錯,自己的孩子會差多少呢,你不要著急,太在乎這個東西沒用,養人要慢慢來,你著急她也不會長,拔苗敢拔嗎?”

  2014年,高考結束以後,誌願都填報完了,錄取通知書來了,她帶著一個亭亭玉立,長得很漂亮的女孩子來,說:“快叫師爺爺,這就是當年那個黃毛丫頭。”

  我說:“你當年是不是很著急?孩子幾年工夫,長得比你高,比你漂亮,還考了一個好大學。”她說:“當時我真的很著急,現在覺得很自豪。”

  03

  適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個學生成才的途徑和方式沒有確定的指向。現在某些學校說“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都是這樣的無聊、矯情的語言,這樣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們校園門口上寫著“熱烈祝賀某某成為文(理)科狀元,考上清華、北大”,就以為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成功。我剛才說了,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性。一個孩子為什麼有價值?因為他有可能性,他有無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結論是:第一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式方法,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個學生成才的途徑和方式沒有確定指向。

  不要以為你的孩子現在喜歡畫畫、喜歡彈鋼琴,他今後就一定是個藝術家,可能他今後從事的工作和這個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有無限可能性。看一個孩子成績不行就開始下定論,說孩子今後是擦皮鞋的或者將來沒有出息,哪有這樣的教育呢?

  現在好多名校幹什麼事?名校選孩子讀書,因為優質教育資源有限,選擇名校的人就多,於是名校就有資格來進行篩選。從事物的發展的規律來說是對的,但是從做教育的角度來說又是錯的,選擇人的教育叫“偽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這些名校還要考試入學,兩科語數,小學低於198分,沒有特長,一律不能錄取。我所在的學校收的是幾十分、120分左右的孩子,我們一樣要把他們教出來的。

  04

  摒棄浮躁、功利,回歸教育規律

  為什麼說要潛心育人?潛心是一種境界,現在有幾個人可以潛下心來做事?我們好多時候都把學生當作了手段,而不把學生當作我們的目的。

  你看,為什麼當作手段了?使勁培養,培養好了以後我得高額獎金。這是他獲得獎金的手段、獲得名譽的手段,於是難免浮躁。

  現在有很多家長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手段,學這樣、學那樣、考狀元、讀名校都是臉麵的問題,就是當成一種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長來滿足我們成年人的某種欲望或者需求,我們的教育一定出問題。

  我說一個簡單的教育規律,看看我們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現在初中老師布置作業,孩子晚上11、12點基本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說了。

  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孩子,他的成長規律是怎麼樣的?這些孩子在深夜11點到淩晨3點之間,尤其是1點到3點之間,腦垂體分泌兩種很重要的激素,一種叫性激素,一種叫生長激素。有光照、有壓力它不會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壓力大,他長得就不好,這就是規律。

  如果老師懂了這個規律,那布置作業的時候就一個要求,最遲10點半孩子必須入睡。因為孩子入睡兩個小時以後才可能進入深睡狀態。我們現在遵循這些規律了嗎?沒有,不管,使勁學,為了分數、為了技能、為了才幹。

  所以我對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歸到教育的規律,慢慢地、靜靜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顯擺,一定會有我們想要的結果,那個時候我們的孩子不管是分數、才能,還是能力都很好,他們的靈魂也很豐滿,這才是教育新常態。

  第二個“可能”,是指我們要知道孩子的未來具有一切可能性,現在他所學的,甚至是他的才能,他的分數,不代表他今後能做什麼,會做什麼。但是現在又必須要分數,所以他又必須勤奮學習。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能丟,這樣才能夠確保未來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這裏麵有個適當,“適當”實際上是我們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規律,要適合孩子。

  不要看到鄰居孩子琴棋書畫什麼都學,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你是博士,說博士的兒子就要比別人學得多一些,這樣思考問題就錯了。不適合他的學了沒用,一定要學這個孩子內心喜歡的東西。

  05

  教育必須基於三個準則

  教育怎麼做呢?這個問題也是教育的哲學思辨。沒有分數(檢驗)的教育是不成立的,隻談分數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這就是哲學。

  那麼哲學家怎麼看待教育?最經典的是亞裏士多德的原話:“教育必須基於三個原則,中庸、可能和適當”。

  中庸,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總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為上。我個人認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學,就是說我們做教育不要太過頭了,也不要不夠,就這麼簡單。

  什麼叫過頭?

  現在我們就做過頭了,在技術層麵上不斷地改,改得我們老師不知道怎麼上課了,領導也不知道怎麼布置工作了。學校教育成了這樣子就是過了頭,忘記了還有教育規律,還有教育自身內在的東西。

  所以,我更欣賞這樣一句話: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光明日報 2018-03-05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