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寧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東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陽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盤錦中考改革方案解讀
97.3%受訪者表示身邊孩子新學年要經曆“思親期”
2016-09-13
中國青年報
關注掌上高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學季。不少新生在麵臨人生第一次較長時間離開父母、到學校獨立學習和生活的考驗。很多孩子都曾度過長短不一的“思親期”。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7.3%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孩子在新學年要度過“思親期”,43.3%的受訪者感覺要曆時一個月才能完全度過“思親期”。69.4%的受訪者建議家長事先幫孩子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43.3%受訪者感覺度過“思親期”要曆時一個月

  談到初次離開父母獨自上學的經曆,北京某國企員工張華(化名)仍印象深刻。“初中開始了寄宿生活,仍清晰地記得第一節課是語文課,學習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朱自清的《背影》。其中描述了一處場景,是父子離別,父親在車站為兒子買橘子。教室異常安靜,不少同學都在想著父母,我則強忍了淚水。”張華坦言,在之後的幾個月裏,每每想到這篇文章,都會勾起思親情緒。

  調查顯示,97.3%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孩子在新學年要度過“思親期”,其中21.3%的受訪者感到這種情況非常多。完全度過“思親期”,43.3%的受訪者感覺要曆時一個月,21.2%的受訪者認為要曆時三個月,19.2%的受訪者認為一周即可。還有10.3%的受訪者認為要一學期,3.2%的受訪者表示要一學年甚至更多。

  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王媛從小學三年級,便開始了寄宿生生活。“父母把我送到縣城最好的小學,因為離家遠,隻能周末回家。”王媛說,最初,離開父母的無助感一直困擾著她,“從小與家人一起生活,突然要麵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充滿了恐懼感。經常躲在同學看不見的地方偷偷流淚。”王媛坦言,直到小學五年級,她才完全適應了寄宿生活。

  孩子離開父母出現思親的現象,63.2%的受訪者認為是不夠獨立,56.3%的受訪者感覺這是適應新環境能力弱。也有27.3%的受訪者認為分離焦慮是正常現象。

  69.4%受訪者建議家長事先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在張華看來,首次離開父母出現思親現象非常正常,“麵對第一次,人們通常會產生迷茫、不自信的情緒,而未成年人由於心理不成熟,這種情況會更甚”。

  將低齡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國外去讀書,已經越來越常見。那麼,多大年齡的孩子適合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呢?受訪者首選是初中(33.0%)和高中(27.3%)。其他依次為:小學(15.4%)、大學(14.8%)、幼兒園(8.3%)、研究生(0.9%)。

  河北唐山某中學教師王君(化名)表示,初中開始寄宿生活是比較普遍的,這時期的孩子通常具備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否適應與個體有很大關係,“有主見、外向、生活能力強的孩子會更早適應,甚至還會期待。相反,內向、膽小的孩子更易出現情緒低落甚至不自信”。

  王君表示,孩子到新的環境,會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如焦慮、生病、沒精打采等,都是正常現象。通常一段時間後,熟悉了新環境,狀態自然會好起來。但家長和老師也應盡量做好輔助工作。“這個時期他們心理會脆弱一些,如果遇到不友好事件,對他們的影響會更大”。

  要讓孩子盡快適應獨立生活,王君認為,家長在開學前期甚至更早,就要告知孩子即將麵臨的狀況,與孩子多多交流並給予鼓勵。要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在心理、生理上做適當調整。而教師作為新生入學後的“家長”,在前期要格外注意學生的情緒,並通過做遊戲、聊天、合理作息等方法,讓學生逐漸融入新生活,適應新角色。

  調查中,69.4%的受訪者建議家長事先幫孩子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其他建議還有:豐富課餘生活轉移注意力(60.4%),教師多關注學生情緒(60.4%),多與同齡同學相處交流(54.2%),父母孩子雙方多聯係(45.2%)。(記者杜園春)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