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篇文章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學習習慣是什麼?
老師天天讓孩子用尺劃線,寫字要對齊田字格,拚音字母要居,中英文四線三行要頂格……這麼頂真的好嗎?有用嗎?何必呢?但作為一個向來遵規守紀的慫媽,我也不敢慫恿渣娃對抗學校作業,所以學校規定我們向來遵守,隻是做到及格線上而已。
這篇文章,作者以過來人的心態寫出了大多數的父母經曆的,或正在煎熬的心路曆程。當然,文中還有很多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雙軌製的不和,若你打算在國內走完初中課程或高中課程,那你就應該按照體製內的遊戲規則來。
低年級進不了前十,
就暫停雞血
開完這次三年級家長會,我想了很多很多,其實這些問題在家長會以前,期中考以前,在k少進入三年級後的一個月我就開始思考,也跟老公很認真的討論過,這次家長會以後就更明確了自己的想法。
k的表現並沒有差到要吊起來抽,而我回家大約9點的時候他正在很認真的做xes的作業,爸爸在旁邊教他,做完後又把課外的英語作業做了,上床睡著已經是10點半了。
其實他沒什麼錯,他像個大多數的普通男孩子一樣,不成熟,貪玩,好動,粗燥,做任何事情都憑興致,又像所有的水瓶座一樣,覺得自己其實還是挺聰明的,喜歡走神和發呆,想一些和本地球毫無關係的事情,k還是無憂無慮得長大著。
隻是在一二年級提前學了那麼多東西之後,他卻在一點一點的退步,是的他不但沒有進步,還在退步,這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
在k的一二年級時期,是我完全忽視了他的學習習慣,他的基礎,隻是一味的往上麵添磚加瓦,看上去很華麗,甚至在外拿過些小小的獎,結果搭到三年級,開始坍塌。
其實我不是不知道一二年級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無數過來人對我說頭兩年習慣最重要、基礎最重要,我懂,但是我又完全不懂——到底什麼才是習慣。我所以為的學習習慣和打基礎就是回家能迅速的寫完作業,不拖拉,答案正確,從而方便我在學校作業之後給他加量課外內容,不要讓學校任務占去我雞血的時間。
有過來人曾和我說,你班級成績要穩定,基礎要穩定,你學校都保證不了前十,你奧數什麼,你新概念什麼,你考什麼初中去,你雞血不下去的,一二年級進不了前十,就停掉所有課外,隻攻學校。
當時我不信,我覺得孩子不成熟,前十太難,但我不能停下雞血課外的腳步,停下會落後,學校的隻要他長大了總會好的,那麼簡單的東西怎麼會學不好。
直到現在,外麵的東西,我們學得吃力,學校的,成績也越發的難看,兩頭都有點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味道,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年,看似敲鑼打鼓的熱鬧,其實都被我耽誤了。
好習慣就是各種細節靠譜
我這才開始重新審視學習習慣是什麼,原來不隻是快速地寫完作業。
你寫字的要求,劃線的要求,預習複習的格式要求和內容要求,各種訂正的要求,每一次的錯題整理要求,讀課文讀題的要求,落在書上作業本上卷子上的每一筆的要求,時間的要求,算式的要求,答句的要求,如果沒做到後懲罰的要求,這一切一切的要求,每一筆一劃,都是習慣,做的越細致,習慣養成的越好,才能爬的越高。
k從小不是自覺的孩子,是不束縛的天外來客,他完全是做不到的,我也幾乎從不要求,隻要求他做完就好,我不想在這上麵浪費時間。
我們要弄新概念,我們要做語文全練,我們要做奧數,omg我們那麼多事情要做,你可不可以學校作業做的快一點,再快一點,你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字典上找成語行麼,快速組完兩個詞就好了好哇……諸如此類,比比皆是,現在想來,都是錯的。(話說快沒有錯,隻是不是應付!)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k的語數外,早在進入小學以前,k的識字量是最好最多的,中班下開始自主閱讀,大班幾乎已經能看全文字的書,看的書深且雜,喜歡的書更是可以反複閱讀十來遍,每天都要看一會書,這真的是非常好的閱讀習慣。
我以為,撇去左撇子寫字不好看的問題,他讀書以後語文應該是最省力的,然而現在卻是最差的,而作文更是語無倫次的讓我無言以對。什麼原因?還是基礎。
一年級進去k默寫上過光榮榜,就是很多100、90的那種,那些字,我們隻要默寫一遍,而很多孩子為了默寫,要三遍,回家一遍,晚上一遍,早上再一遍。我不是沒有暗暗慶幸過,我以為可以一直這樣好下去,可是老本到二年級就吃完了。
往後一年的卷子完全不想說,錯別字可以扣去10多分的版麵??
再說作文,我一直很歡喜的貼各種k隨性而發寫的玩意,詩或者別的什麼,我從不去糾正,我覺得不該抑製他的想象力和創意,要尊重他的靈感,然後問題又來了,他寫的東西,一開始還有些架構,隨著難度的增加,越來越散漫,越來越無厘頭,再到後來,連完整的話也沒法好好說了——而這時候已經三年級了。
小學作文培養寫作框架
我終於覺得害怕了,怎麼會這樣。我突然回想起自己,我在公司裏是公認的文筆好的,我高中作文也是做過範文在全年級傳閱的,初中代表過學校出去比賽,那我小學呢?
我想著我小學的作文,一直在按照學校的要求,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寫,愛看作文書,看了許許多多,因此雖然不是特別生動優美,也不是特別差,偶爾也有在全班朗讀的機會,從來不歪邊。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量的增加,詞彙的累積,眼界的開闊,寫文章越發的得心應手,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特色,變得豐富起來,這一切的一切,基於我小學階段有個完完整整紮紮實實的寫作框架,那些從小就背的滾瓜爛熟枯燥無趣的玩意,什麼起因經過結果,卻是撐起文章血肉最重要的骨骼,沒有他,人就是一灘爛泥,哪怕偶有靈光四射,也是攤爛在地上的泥,是的k的文章,現在就是一灘爛泥。
k現在的作文,老師怎麼教,我怎麼做,老師讓反複背,我就盯著他反複背,他最近的作文,我全部讓他寫一段,我批改一段,然後訂正,然後謄寫,然後繼續寫一段,我再批改,再讓他訂正,再謄寫,每一字每一句我都嚴格的搞路子,寫的不生動,沒關係,幹巴,我慢慢來,但你不能散架,你起碼應該知道你要寫什麼,然後,給我背出來。
我不知道效果如何,現在看不出來,起碼那些語無倫次的句子好了很多,至於想象力什麼的,我向來覺得一個真正有想象力的孩子,不會因為某種教育方式就被遏製了,他隨處隨時都可以迸發他的靈感,我身邊就有個大學以前近乎修女院模式長大的同學,到了大學靈光四射的無人可比,而在廣告創意的路上她走的比任何人都遠,所以我從來不擔心k的想象力問題。
k也不是聰明絕頂的牛娃學霸韓寒可以用另類的方法去教,這種我也教不來,他的那些怪異想法可以暫時用一個容器裝起來,而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有一副骨頭讓他好好站直了,否則,隻會是些怪異的無厘頭。
成熟細心穩重才適合學奧數
再說數學,他最喜歡數學。他愛看各種數學的課外書,那種看了十幾遍二十幾遍的都是數學書,分數咯方程咯公式咯麵積咯,他甚至看著書自己學會了方程式解題,我隻是他來問我的時候告訴他一下原理,然後他就學會自己代入應用題裏設未知數來做,但是設的亂七八糟我完全看不懂,可答案是對的。
他的奧數老師曾經評論他說,不愛聽學校教的,喜歡用自己方法解,還都解的出來,我那時候還有點竊喜,覺得養到一個很厲害的小孩,可隨著三年級越來越難和複雜,他這招不行了。
那些他曾經用自己方法解的題,絕大多數,都被他自己給忘記了,而他三年級開始的數學成績,隻能說中上,甚至倒數也有過,問題出在哪裏?計算計算計算,讀題讀題讀題,格式格式格式,還有他那些紊亂無章的算式和答題,說白了,他的數學,也是沒有骨頭的,所以到了三年級,也癱瘓了。
數學老師曾經說他不適合讀奧數,因為太不仔細,不認真,奧數是需要很成熟細心穩重的孩子去讀的,連學校題目都讀不清楚,計算都不能全對,還怎麼讀奧數。
直到三年級,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也不得不承認,我們k,確實不適合讀奧數,就算讀了,也是拿不到什麼獎的,k現在需要的是紮紮實實的數學基礎和習慣,糾正他亂排的算式,糾正他粗糙的讀題,糾正他喜歡一張卷子跳著做的毛病,甚至糾正他醜陋的字,要舍得花下時間去罰他、去反複練習,而不是去刷那些所謂的競賽題。
奧數,隻需要把課堂基礎內容和題型來來回回做,深入到骨子裏,難題,三年級,我放棄。
啟蒙最晚的英語最紮實
說到這裏,倒是k的英語,當年啟蒙最晚,最差的那個學科,剛一年級前連整句都說不好,完全沒有去過英語班,現在卻是三門中基礎最紮實,最穩定的,而且還在不斷進步且上升,我甚至能看到他的後勁。
回想起來英語我完全沒有投機取巧,從來沒鬆懈過,一年級開始每天一個多小時的聽讀背聽讀背,二年級開始聽讀背默聽讀背默,三年級讀背默寫讀背默寫,全是最最枯燥的基本功,k的英語幾乎沒有唱歌跳舞沒有動畫片沒有遊戲,有的就是每天為了背新概念被我打哭,就這樣枯燥的二年過去了,他的英語確實從一灘爛泥中站立了起來,建立好了有序的骨骼,挺直腰板,又由老師帶他看到了一些新的風景,開始瘋狂的吸收,我真的相信以後會更好。
這是非常微妙的事情,當年入學的那個孩子,以為最好的那兩門,三年級反而變的最差,而真的是最差的那門,現在反而後勁十足,原來厚積薄發才真的是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原來所有的科目都需要100%的投入,每一門都必須從最枯燥的開始盯、練、罰,我真的錯了。
所以k三年級了,已經過去了1/4,我現在到底該做些什麼,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敲掉前兩年所有我曾經搭建的所有東西,重頭構建。或許這樣的結果就是考初中我們來不及了吧,但是我還是要這麼做,初中,我們父母去想辦法,但孩子讀書的路不能走偏走錯,三年級說早肯定不早,但和中考相比,也不會太晚,這時候自廢內功重練,也未嚐不是壞事。
寫這麼篇東西也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圈子裏那些準備讀書和剛讀書的朋友們看,每個孩子都不同,每個孩子不是一開始都適合拔高,學習習慣到底是什麼個玩意,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走我這樣的歪路,到三年級再恍然大悟。
轉自:擇學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