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心理學家提出了6條幼兒心理健康標準: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每天以積極情緒為主),意誌健康(做事有一定的目的性、堅持性、果斷性和自製力),思想和行為協調一致,人際關係適應良好,對人和事物的反應適度。
對比這6條標準,目前包括重慶在內,我國幼兒的心理健康不良問題主要表現為:一、個性和情緒問題,常見的有固執、衝動、嬌氣、任性、自私、膽怯、孤獨、自卑、焦慮、易哭泣、過分敏感等;
二、社會行為問題,常見的有爭吵、說謊、愛發脾氣、攻擊行為、破壞行為、多動、偷竊、好打架、嫉妒、以強欺弱、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等;
三、不良習慣,常見的有挖鼻孔、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服、聳肩、皺額等。
這當中,家庭因素對幼兒心理健康影響非常大。首先,幼兒很多時候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是幼兒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和認知對象,如果父母的心理問題嚴重、行為失當,就很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次是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
最後,家庭氣氛是否和睦,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也十分重要。研究發現,和睦家庭兒童心理狀況不佳的隻占4.8%,不和睦家庭兒童心理狀況不佳的占13.5%,而父母離異兒童心理狀況不佳的則高達33.3%。
據悉,西南大學心理學部以西南大學實驗幼兒園作為研究基地,自2015年起開始為每一位在園兒童建立心理成長檔案,縱向追蹤兒童心理發展的動態信息,以期全麵評估兒童當前的心理發展狀況。上述數據就是他們長期跟蹤大量兒童調查而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