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能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嗎?
日前,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製定了《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引導和培養更多青少年對數學感興趣、有誌於從事數學研究,是建設數學強國的應有之義。不少調查都顯示,在部分大中城市,幾乎所有beplay体育手机生都會上奧數課。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全民奧數”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數學興趣,進而有助於建設數學強國嗎?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物理教師李永樂和天津科技大學理學院數學係博士張振興,請他們談談看法。
記者:數學奧賽比的是什麼?現在的奧數補習班補的是奧賽內容嗎?
張振興:我的理解,不考慮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的話,在國內,“奧賽”應該是指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這是全國最具影響的數學競賽。看曆屆競賽的參與者,均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各省區市的前幾名,都是在數學學習上既具有天分又足夠努力的學生。
數學奧賽的考試範圍以高中數學教材為基礎,有一定擴充,但更主要的是對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的技巧要求遠大於高考。我對奧數補習班有一些了解,但不全麵。有些奧數補習班是麵對更普遍的學生,所以教授的內容雖然也是對課堂知識的深化和擴充,但其難度和廣度都和真正的奧賽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李永樂:小學階段各地區有名稱不同的奧數比賽,近幾年,教育部對麵向小學的競賽進行了規範清理。中學階段的奧數競賽以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和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為主,由中國科協和中國數學會主辦,目的是盡早發現在數學方麵有天賦的學生。
在中學階段的奧林匹克數學並不是一種超前學習,更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讓對數學有興趣、課內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前接觸高等數學中的一些原理和理論,培養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活用能力、教授更多解題技巧。奧林匹克數學對數學思維的要求非常高。
記者:奧數能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嗎?能將有數學天賦的孩子遴選出來嗎?
李永樂:數學確實可以開發孩子的思維,我認為,好的奧數培訓是能夠遴選出那些對數學有天賦、有興趣的孩子的。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擅長的各有不同,不能把所有孩子都逼到同一條道路上,學習奧數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學不好奧數也不代表學生不能成才,不能把“天賦”簡單地理解為數理化天賦。
張振興:與其說奧賽能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如說奧賽能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也就是說,本身對數學有天分有興趣的孩子,經過奧賽的學習,可能對數學的興趣會更濃厚。而本身對數學不感興趣、缺乏天分的學生,過多的奧數訓練,反而可能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阻礙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記者:奧數和將來進行數學研究之間有關係嗎?奧數沒取得好成績是不是就不適合數學研究?
張振興:我查閱了一些數據,2002年以後的菲爾茲獎得主裏,大約有一半的人有參與IMO的經曆,參與過奧賽培訓的可能比例更多。但另一方麵,我也知道很多在數學領域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的數學工作者,並未參與過奧數的訓練。因此,我認為,奧賽對挖掘出在數學研究上具有天賦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研究數學不僅僅需要奧賽所用到的這些知識——畢竟奧賽所涉及的知識隻停留在中學,跟現代數學所包含的內容比起來如九牛一毛。
李永樂:首先,每個孩子的智力發育快慢是不一樣的,一個孩子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對數學“不感冒”,但也有可能在之後的學習中數學思維和能力有爆發式的增長。其次,奧賽畢竟是一種競賽,有它的一些模式,對時間也有要求。但從事數學研究需要堅持、需要韌性等精神和品質,這些要求是和奧賽要求非常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不適合奧賽的模式,但他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並不差,也可能更適合從事研究。
總之,對學校教育而言,奧數應該是培養數學興趣、選出有數學天賦學生加以培養的“錦上添花”,不能過分強調其選拔作用,變成“小升初”的“必修課”,更不能變成“全民奧數”。而家長也要擺正心態,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天賦,不要揠苗助長,損傷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實在得不償失。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