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權威發布】新疆農業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2-09-20 14:21:00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座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是自治區重點建設的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大學。學校現有老滿城、亞心、陸港、天格爾四個校區。校園綠草如茵,鋪青疊翠,環境優美,是全國文明校園、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全國節約型機構示範單位,首批自治區綠色大學、首批自治區黨建示範高校。

  建校7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理論聯係實際、教學結合生產”的辦學方針,堅持“屯墾戍邊辦大學、穩疆興疆育人才”的辦學宗旨,恪守“明德篤誌、勵學競業” 的校訓,秉承“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農大精神,形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本、碩、博為一體的全學段人才培養體係,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為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高等農業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現有24個學院,1個教學部,7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3個本科專業,分布在農、理、工、經、管、文、法等7個學科門類中。現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7個,一流課程31門。建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含培育),國家林草局重點學科2個,自治區重點學科7個。擁有7個校屬實習基地和365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省部級及以上創新平台28個。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1646人,專任教師1046人, 其中教授152人、副教授38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90人。學校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人,入選國家人才專項計劃3人,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49人,突出貢獻專家18名。學校現有學生36664人,其中博士生356人,碩士生4476人,本科生29504人,成人教育學生2328人。建校至今,學校形成“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求創新”的育人共識,推進形成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才培養體係,累計為社會培養了近20萬名各類人才。

  “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縱向科研項目2018項,馬產業等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近10項,到位經費近5億元。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48項(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4項)。登記科技成果36項,審定新品種20個,授權專利300項(發明專利80項)、軟件著作權260項,認定地方標準36項。學校已成為新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科技開發和技術服務的重要支撐。

  學校始終堅持擴大教育開放,積極拓展國際科技教育合作與交流,加速國際化進程。不斷優化留學生結構,加強涉農等優勢學科學曆生的招生,規範留學生教育管理,不斷提高培養質量,通過教學及豐富的文化活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學生交流學習,培養知華、友華的國際人才。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穩妥推進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學院成為全球100所示範孔子學院之一。紮實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學校“中亞研究中心”獲批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成立“新疆-中亞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交流中心”“中國-烏茲別克斯坦科學研究中心”等國際合作平台。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兄弟院校共同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農業院校聯盟”,有力推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高等農業教育的共同發展。

  走進新時代,新疆農業大學將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積極踐行胡楊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大學建設,努力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招生計劃

  (一)全日製招生

  2023 年我校擬招收全日製碩士研究生1547人(含推免生120人),其中全日製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593人(含推免生83人)、全日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954人(含推免生37人)。

  (二)非全日製招生

  2023年我校擬招收非全日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53人,本年度共有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招生:公共管理,會計,工程管理,農業(農業管理、農村發展)。

  以上招生計劃為學校預編製計劃,實際招生人數根據國家實際下達的招生計劃和推免招收情況做適當調整,專業目錄中招生人數僅供參考。

  二、學製年限

  (一)全日製

  全日製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學製3年,最長學習期限5年;全日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中電子信息、機械、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農業(包含5個領域:農藝與種業、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畜牧、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獸醫、風景園林、林業等專業學製3年,最長學習期限5年;國際商務、農業(包含2個領域:農業管理、農村發展)、會計、工程管理等專業學製2年,最長學習期限5年。

  (二)非全日製

  非全日製專業學位學製3年,最長學習期限5年。

  三、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有全日製和非全日製兩種。全日製和非全日製研究生執行相同的招生、培養、畢業和學位授予政策和標準。

  四、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心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體檢要求;

  4.各類考生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全國統考:

  (1)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曆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曆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曆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曆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曆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1)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曆或大學本科結業後,達到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並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 員。

  推薦免試:

  (1)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係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tm)填報誌願並參加複試。截止規定日期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推免生推薦和接收辦法由推薦學校和接收單位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製定並公布。

  (2)其他符合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條件(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等)的人員,應在國家規定的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係統”報名。

  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全國統考的報考條件者,采取“自願報考、統一考試、自主劃線、 擇優錄取”等特殊政策進行錄取。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並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五、報名方式及時間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並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我校代碼為:10758。我校報考點代碼為:6508。

  (一)網上報名

  1.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公網網址為 https://yz.chsi.com.cn 教育網址為 https://yz.chsi.cn

  2.報名時間: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隻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考生應當按要求如實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並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複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4.學曆驗證: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曆(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曆(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曆(學籍)信息。未能通過學曆(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網上確認結束前完成學曆(學籍)核驗。

  5.按規定符合條件並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並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進行初審,我校在複試(含調劑)前進行複審。

  6.其他符合加分條件並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

  7.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後,應通過定期查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我校研究生院官方網站等方式,主動了解考試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項,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二)網上確認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並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

  3.考生網上確認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工作人員,根據核驗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曆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網上報名編號及報考點要求的其它確認材料,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4.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5.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僅完成網上報名但未完成網上繳費或未完成網上確認的報名信息無效。

  6.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準予考試。

  六、考試

  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

  (一)初試

  1.初試時間:2022年12月24日—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12 月 24 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

  12 月 24 日下午外國語

  12 月 25 日上午業務課一

  12 月 25 日下午業務課二

  3.初試科目:初試科目一般設置四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100分)、外國語(100分)、業務課一(150分)和業務課二(150分);會計、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初試設置兩個單元考試科目,即外國語(100 分)、管理類綜合能力(200分)。

  4.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 A4 幅麵白紙打印,正、反兩麵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複試。

  (二)複試和調劑

  1.複試和調劑工作安排及具體要求請及時關注我校研究生院和報考學院網站公布的相關文件。

  2.所有類型的調劑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單位調劑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單位內部調劑考生,以及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均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係統”進行調劑。

  3.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複試中進行,成績記入複試總成績。會計、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複試中進行,成績計入複試總成績。

  4.跨專業及同等學力考生複試時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幹課程(加試科目詳見附錄: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複試與加試科目),入學後補修相關專業本科核心課程。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複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由報考學院確定是否加試。

  5.經學校研究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複試。

  七、錄取

  1.根據我校招生計劃、複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和複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錄取。

  2.錄取類別為“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定向就業的考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3.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複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原則上非全日製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5.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6.我校在入學報到時對新生進行體檢,體檢結果不合格者不予注冊。

  7.各類政策性考生條件:

  (1)參加“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誌願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2)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3)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加分名單須經有關部門審核後確定。

  八、研究生學費與獎助

  (一)學費

  我校全日製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學費每年5800—6000元不等,全日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費每年6000—7000元不等,非全日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費每年16000—20000元不等。各專業學費標準見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新疆農業大學研究生學費標準》。

  (二)獎助情況

  1.獎助學金

  研究生獎助學金評選按照《新疆農業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評審辦法》(新農大研發〔2021〕5號)執行。

  類別標準與比例(每年動態調整)

  博士生碩士生

  國家獎學金3萬元/生/年,5%2萬元/生/年,3.5%

  國家助學金1.3萬元/生/年,100%0.6萬元/生/年,100%

  自治區獎學金1.5萬元/生/年,10%1萬元/生/年,10%

  自治區學業獎學金0.55萬元/生/年,40%0.35萬元/生/年,40%

  學校獎學金1萬元/生/年,20%0.5萬元/生/年,20%

  學校學業獎學金0.3萬元/生/年,60%0.2萬元/生/年,60%

  注:評選範圍為全日製非定向研究生,且自治區獎學金、學校獎學金不可兼得;自治區學業獎學金、學校學業獎學金不可兼得。具體評選以學校當年通知為準。

  2.三助一輔

  學校統籌利用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根據需要設置研究生“三助一輔”(助研、助教、助管、學生輔導員)崗位。對於適合以助研、助教方式進行科研訓練的學科,我校鼓勵研究生參與科研教學工作,根據工作量與工作質量相結合的原則,導師給予研究生3000—15000元/年津貼補助。學校根據各學院及相關教學管理單位提出的用人需求,設立一定數量的助管崗位,並提供相應的崗位津貼。崗位時長為每周至少4個半天,崗位津貼每月不低於1000元。

  3.榮譽稱號專項獎勵

  我校設有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優秀畢業研究生等校級榮譽專項獎勵,用於獎勵在科研創新、社會實踐、誌願服務、就業創業、文體活動、學術(專業)競賽中表現突出的優秀研究生集體與個人,獎勵以榮譽為主。

  4.研究生困難補助

  研究生困難補助用於資助因遭受突發性事件或家庭經濟困難等情況的研究生,資助額度為300—3000元/人/次,視具體情況核定。

  九、其他事項

  (一)考生可從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查閱《新疆農業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

  (二)請廣大考生密切關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發布的招生工作信息。

  (三)我校推免生推薦和接收辦法詳見我校研究生院網站。

  (四)我校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輔導班。

  (五)研究生導師信息詳見我校研究生院及各學院網站。

  (六)我校全日製研究生均在老滿城校區(校本部)學習及住宿,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農大東路311號。

  (七)研究生院官網:http://yjsc.xjau.edu.cn;招生辦聯係人:劉老師、肖老師;聯係電話:0991-8762140。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beplay2網頁登錄 2020-01-08 17:03
SRC-607337075 2019-06-2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