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具有天生好奇和善於模仿的本性,誤用藥物的例子屢見不鮮,尤其嬰幼兒誤用藥物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區首席代表崔民彥表示,兒童藥品需要具有防止小兒意外開啟的保護功能,但應對兒童誤服藥物重在預防,家庭中所有成員都需要參與其中。
案例回顧
用藥安全
一名8個月的嬰兒,拿到了父母放置床頭的高錳酸鉀片,放入口裏。導致食道、胃周邊髒器嚴重腐蝕,雖然醫生積極搶救,但是一個健康的嬰兒還是離開了我們。而另一名4歲的孩子也因誤服成人藥而陷入險境,他把奶奶的降壓藥當成糖果吞下,隻因這藥外麵的“糖衣”是甜甜的。所幸被家人及時發現送往醫院急救,通過醫院的洗胃術,洗出大量白藥片,醫生又采取一係列輸氧、輸液等解毒措施,才讓孩子轉危為安。
專家解讀
兒童誤服藥現狀嚴峻
兒童具有天生好奇和善於模仿的本性,他們往往喜歡用味覺來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常常就是抓起東西就往嘴裏塞。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區首席代表崔民彥總結了兒童誤服藥物的常見原因,如家裏藥品保管不當,沒有采用專櫃或束之高閣存放,兒童隨手可以拿到;在沒有成人監護下,孩子誤將藥品當“糖果、小食品、飲料”食用;家長不恰當地“鼓勵”孩子自取服藥習慣等。
“案例中的悲劇真實存在,一些兒童可因誤服毒副作用大的成人藥物,而導致較為嚴重的後果,如致殘、致死。”崔民彥指出,由於藥品缺乏安全包裝,加之家長藥物保管不當,藥物被兒童誤食導致意外中毒的現象經常發生。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發布的《2015兒童用藥安全報告》顯示,藥物中毒是兒童中毒的首要原因,平均每三個就診的中毒孩子中,就有兩個孩子是藥物中毒。並且,兒童自己誤服是兒童藥物中毒的首要原因。對此,崔民彥表示,“這些數據反映了兒童藥物中毒的嚴峻現狀,因此所有家庭成員都應參與進來,為兒童用藥安全築建一個安全環境。”
兒童用藥包裝安全存隱患
“必須要增加包裝的安全性能!”關於兒童用藥包裝安全的采訪中,不少醫生和藥師發出這樣的呼聲。
崔民彥表示,兒童安全包裝是指用來減少兒童攝取危險物品的危險性特別包裝,一般是通過使用特殊的安全蓋來實現的。一些發達國家有嚴格規定,即處方藥、非處方藥、農藥以及家用化工品必須使用安全蓋。
據崔民彥介紹,國外對兒童用藥的包裝十分重視,除了在色彩上迎合兒童心理,提高患兒的醫從性;而更重要的是,包括成人用藥的藥品包裝上還采取了防兒童開啟的安全措施。如美國早在1970年就立法強製執行藥品兒童安全包裝,美國研究顯示,1964年至1992年之間,5歲以下兒童中毒的人數減低了一半,這是由於采用相應措施以限製年幼兒童接觸藥物的結果。
而在我國,目前藥品市場中大多數藥品不具備兒童藥品安全包裝的功能。崔民彥指出,這種現狀可能導致有的兒童把藥片當成糖豆,把糖漿當成糖水,而給幼兒帶來嚴重的傷害,有時甚至危及兒童生命。她表示,近年來我國有不少廠家改進了兒童用藥的包裝,但大力推廣兒童用藥的安全包裝、減少意外傷害隱患仍非常迫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