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寶寶們的這些“壞習慣”,有的家長可能想過各種辦法,甚至有時還會粗暴地對待他們,可是總不見效,這時家長們就急了。其實專家說,家長們可以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這些“壞習慣”,有的習慣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家長隻需引導就行。
你可能有這樣的孩子,每次吃飯的時候,他(她)總不喜歡用筷子或勺子去喂飯,而是用手去抓。他(她)也可能有這樣的習慣,那就是見什麼摸什麼,摸完後還時不時地把手指伸進嘴裏去吮吸,甚至他(她)吸吮完手指後又直接改為咬指甲了……對於寶寶們的這些“壞習慣”,有的家長可能想過各種辦法,甚至有時還會粗暴地對待他們,可是總不見效,這時家長們就急了。其實專家說,家長們可以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這些“壞習慣”,有的習慣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家長隻需引導就行。
“壞習慣”一:吮手指
許多嬰兒、剛學走路的孩子,甚至是兒童都喜歡吸吮大拇指或其他手指。不要擔心,這是孩子慣有的一種行為。當寶寶斷奶之後,他會覺得一下子無法適應,他必須經曆一個心理與生理雙重的斷乳期。吸吮手指有時就會成為這個時期的一個常見行為,也就是說,孩子在疲勞、沮喪、煩躁的時候吮手指能夠進行自我安慰。
有的放矢: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通常到五歲時這個習慣就會逐漸消退。所以現在強硬地製止孩子吮手,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但家長們也不能放縱,如果恒牙長出來時還有這個習慣就會引起其他的問題。對此呢,媽媽們可盡可能多地通過擁抱或親吻來安撫寶寶,或者給他聽音樂,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物上。然後在他們熟睡後將手指拿出來的,也可以給他戴手套。
“壞習慣”二:破壞東西
寶寶隨著能力的提高,將越來越喜歡破壞東西了。如對所有的物品(包括大人喜歡的物品)都很感興趣,喜歡東摸摸、西看看,但難免會破壞一些東西。還有可能是,當孩子手中的事他做不了,多次嚐試後還是失敗的挫折感往往會激怒年幼的孩子,為了發泄自身的沮喪感,孩子就會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
有的放矢:家長千萬不要訓斥孩子,應該先弄清破壞的原因,並采取措施安撫他的情緒,再告訴孩子不管什麼原因,破壞東西是不好的行為。然後叫他與你一起修複被破壞的東西。另外,平時可以多陪寶寶做遊戲,提高他的動手能力。
“壞習慣”三:用手抓飯
1歲寶寶吃飯時往往喜歡用手抓飯,家長總會覺得那樣不衛生而進行製止。其實這也是他們認知事物的一種方式,用手拿、用手抓,就可以掌握食物的形狀和特性,他們對食物越來越熟悉了,將來就不太可能挑食。
有的放矢:家長此時要做的就是把寶寶的手洗幹淨,甚至創造條件來讓寶寶“玩”食物,如將小塊的香蕉、蛋黃派、麵包等放到他的旁邊,讓他自己抓著吃。但應避免讓他抓到圓而硬的食品,如爆米花、花生粒、糖塊及葡萄等,防止食物卡在喉嚨裏,等寶寶再長大一些了,再逐步教寶寶用工具吃飯。來源:高分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