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十分重要,但不是對知識的灌輸記憶,而是要培養孩子社會情緒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近日在兒童早期發展研究前沿國際會議上表示。
韋鈺認為,早期教育十分必要,但相比時下流行的“知識早教”,“情緒早教”顯得更為重要。“5歲之前的孩子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和長期記憶能力,學習和背誦太多隻會給孩子增加壓力。”
韋鈺介紹,社會情緒能力是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交往和與人溝通的能力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處於模仿學習階段,家長應針對其“情緒記憶”的特征,和孩子積極進行語言和情感溝通,鼓勵孩子在做中學,在與人交往中了解異同,在互動中培育同情心。”
“同感”是社會情緒能力的重要指標,它是合作行為、利他行為的基礎。“常常一個孩子在家裏有六個人照顧他,孩子根本不需要對別人產生同感,就能得到所有自己需要的東西,長大以後自然容易以自己為中心,畢竟從小就是這樣培養長大的,他不需要顧及他人的感情和別人的意願,而長大後再去培養人的同感能力會變得很難。”韋鈺說。
韋鈺認為,獨生子女特殊的成長環境、社會轉型期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升學考試的壓力等,使得社會情緒能力的培養在中國有特殊重要的現實意義。留守兒童的情況更值得關注,對他們社會情緒能力的培養和精神健康的保護不容忽視。“現在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比如自私冷漠、缺乏道德修養,對父母無愛,甚至發展到自殺或殺人,這都是早教出了問題。”
“除了希望家長能重視孩子早期的情緒能力培養,我們也在進行教育實驗,把社會情緒能力的培養寫到課堂教學標準中,作為學習的內容之一,讓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培養孩子控製情緒,激勵自己和尊重別人等方麵的能力。”韋鈺說。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