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擇校為何愈演愈烈?如何才能走出擇校的層層怪圈?
宋女士列出的名單上,共有10個人。這是一份感謝名單。家住北京的宋女士要感謝的這10個人,都曾為她女兒上學一事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幫助。
當然,隻有別人的幫忙是不夠的,宋女士和她的家人也為此付出了相當的精力和金錢,並終於如願以償——宋女士的女兒妍妍,今年6歲,9月開學時,她將成為北京一所“牛小”的小學生。
“一切都是值得的,不就想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嘛。”宋女士如釋重負。
像宋女士一樣,在“幼升小”麵前,眾多家長托人情、找關係,為了一次麵試資格殫精竭慮,甚至頂著高房價的巨大壓力,不惜租房、換房、買房。如今,塵埃落定,回首前幾個月的心煩、焦慮乃至狂躁,家長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起跑線上輸不起,千方百計找關係
所謂“牛小”,是家長們對北京一些辦學質量高、名氣大的小學的俗稱。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準牛小”、“普小”,即較好的小學和普通小學。
按照北京市小學入學政策,妍妍可以進入片區內的某小學,然而這所小學隻是一所“普小”。抱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宋女士決定擇校。
宋女士開始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擇校,就要花錢。隻要我舍得花錢,不就能把事辦成了嘛。”然而,很快宋女士就發現,如果關係不到位,那些“牛小”、“準牛小”連花錢的機會都不給你。宋女士說:“以前找關係是不想花錢,現在是找關係想把錢花出去。”
於是,在瞄準了幾所學校後,宋女士開始了找關係的艱難曆程。“中間陪了多少笑臉,說了多少好話,不親身經曆難以體會。”等到終於有所理想的小學願意給妍妍一個麵試機會時,宋女士不僅沒有鬆口氣,反而更加緊張了。“千辛萬苦爭取來的機會,怕孩子發揮不好被刷下來啊!”
等妍妍從麵試考場出來後,看著女兒一臉輕鬆的樣子,宋女士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但緊接著,女兒的一句話又差點沒讓她“背過氣去”。女兒說:“媽媽,跳繩的繩子太長了,我就沒跳。”跳繩是麵試科目之一,又氣又急的宋女士立刻給“中間人”打電話,幾乎是喊著告訴對方:“沒跳繩!一個都沒跳!”整整一天,宋女士都糾結在跳繩的問題上。“說神經緊繃得馬上就要斷了,一點都不誇張!”直到最後學校電話通知說妍妍被錄取了,宋女士才放下心來。
片區學校不滿意,為考“名校”培訓忙
就在宋女士為女兒上小學東奔西走的時候,70歲的吳奶奶也在為小外孫上學的事發愁。吳奶奶和老伴在某部級事業單位工作了一輩子,沒想到“退休了也不得閑,還得操心隔代親”。
與宋女士一樣,吳奶奶也對片區的小學不太滿意。片區內的小學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就讀,家長大都是附近小區的保潔員、保姆、菜市場的攤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絕不是看不起這些打工者,但是小學生學習也要有個氛圍,如果身邊都是來自打工家庭的學生,我擔心對孩子學習有影響。”談及為何不辭勞苦為外孫擇校,吳奶奶首先談到了這個問題。
瞄準某所“名校”後,吳奶奶又操心起小外孫的考試。吳奶奶花幾千塊錢,提前3個月就給小外孫報了培訓班,看著孩子每天咿咿呀呀念外語、做算術題,吳奶奶直心疼:“這哪是幼兒園的孩子該學的東西啊!可有的學校就認這個。”
豐台區某小學,既非市重點,也非區重點,隻是一所普通小學,但“幼升小”競爭也十分激烈。“今年學校隻招80多人,報名的孩子就有兩三百人。”據該校王老師介紹,報名的孩子要過麵試和筆試兩道關,麵試會問一些常識性問題,如家長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等,目的是看孩子的反應速度。
“口齒伶俐、反應快的孩子比較容易過關,反應稍慢些的孩子可能第一關就被刷下來了。”王老師透露,麵試還考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筆試則有“看圖列式”等小學一二年級程度的數學應用題。她歎氣說:“我們都是搞教育的,也知道義務教育應該免試入學,更不該鼓勵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但這麼多孩子報名總得有個篩選,考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不上“牛小”不踏實,搬家租房也心甘
如今,吳奶奶最後悔的就是3年前換新房,把全家人的戶口遷走了。吳奶奶原來住的片區有所很好的小學,如果戶口不動,也不用為小外孫上學費那麼大的勁。想到這些,北京三環內的這套120多平方米的新房,並不能讓吳奶奶高興:“孩子的前途最重要,上個好學校比多大的房子都重要。”
更令吳奶奶吃驚的事還在後麵。吳奶奶去某銀行交讚助費的時候,發現一屋子人都是來給各個學校交讚助費的,吳奶奶打聽了一下,交兩三萬的最多,四五萬的也大有人在,相比之下,吳奶奶交的1萬塊錢竟算少的。
實際上,為了孩子,家長們的付出才剛剛開始。家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先生,為兒子爭取上了海澱區的一所“牛小”,接下來,王先生一家要麵臨這樣的問題:為了兒子上學方便,全家人要搬到學校附近租房子住,代價是夫妻倆每天上班路上時間增加1小時,以及每年6萬元的房租。
但是,這些代價顯然不能阻擋家長們前赴後繼的熱情。在北京一個大型教育論壇裏,一篇交流租房信息的帖子兩天內吸引了5000多人的點擊。那些費盡千辛萬苦把孩子送到理想學校的家長,需要一鼓作氣,在9月之前把這件事搞定。運氣好的家長,也許能找到有同樣需求的人換房居住,而更多的人則會選擇租房、拚車,甚至是不惜血本地貸款買房、買車。(記者高毅哲劉琴)
來源:《中國教育報》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