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藝術學院掀起了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納入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並專門用一個部分對文化建設進行了部署,提出今後5年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個方麵的重點任務。雲藝廣大師生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在建設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進程中積極作為,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雲南藝術學院作為雲南省一所特色鮮明、優勢明顯、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十三五”時期,全體師生員工團結拚搏,深入推進內涵發展和特色建設,改革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辦學影響力與日俱增。
一、以“黨建+思政+藝術”引領人才培養,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雲南藝術學院始終堅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統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和優勢,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融入課程教學中、融入文藝創作中、融入社會實踐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與思政課形成協同效應,實現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畢業生廣受社會歡迎,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始終保持90%以上,連續13年榮獲“雲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用人單位的綜合評價滿意度高。
(黃雁玲書記結合藝術上思政課)
(“青春綻放 夢想起航”雲南藝術學院校級迎新晚會)
(雲南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星際奇遇記》)
(雲南藝術學院2019年度創作展演項目,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劇創作資助複評劇目——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音樂劇《小蘿卜頭》)
二、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深入推進內涵發展和特色建設
“十三五”時期,學校推出“5個1000萬”工程,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創作與展演、校園文化提升等方麵每年各投入1000萬元,連續4年共投入2億元,全麵提速軟實力建設。
學科和專業建設成績喜人。雲南藝術學院設有藝術學門類所涵蓋的5個一級學科,5個都是省級重點學科,其中,省級優勢特色學科2個、省級A類高原學科3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2個學科獲評B(進入30%),1個學科為B-(進入40%),1個學科為C(進入60%),1個學科為C-(進入70%),學科綜合評價位列全國高校第249名、綜合類藝術院校排名第2、雲南省高校排名第5。在教育部“雙萬計劃”中,目前獲得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全國藝術類院校排名第8;近日,又有6 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在雲南省高校中位列第3,全國藝術類院校排名第1。積極申報博士點,2009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省級立項建設單位,2019年獲批“藝術學理論”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7人受聘國內外高校博士生導師。
(“雙萬計劃”)
(雲南藝術學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掛牌)
科研創作展演成果豐碩。雲南藝術學院充分發揮“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雲南省高校民族文化數字媒體與動漫創意設計工程研究中心”“民族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協同創新中心”“雲南省高校數字化藝術創作重點實驗室”“雲南特色旅遊商品研發中心”“雲南省民族藝術國際人才培養基地”“雲南省藝術類師資培訓基地”等平台作用,積極開展科研創作,為社會培養各類文化藝術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係統解決方案。科研經費充足,2019年,師均科研經費4.21萬元,近年來,雲南藝術學院在國家社科基金及其後期資助、藝術學等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省社科規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申報立項實現了倍增。推出了一批批富有雲南特色、富含生命力的精品力作,曆屆師生創作展演的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設計等各類作品,在“五個一工程獎”“金鍾獎” “桃李杯”“荷花杯”以及全國美展、中國設計大展、曹禺戲劇獎、齊越朗誦藝術節、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國校園戲劇節、CCTV全國電視舞蹈大賽等專業展演比賽中屢獲大獎。
(雲南藝術學院科研創作展演)
服務社會能力持續提升。雲南藝術學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和雲南省發展戰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遊行“七彩雲南”彩車獲“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地方彩車華美獎”;連續17年與地方政府協同開展囊括17個城市地區、20多個村落、200多家企業的藝術創意活動,被省委宣傳部、17個地方政府等采納並實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獲文旅部、教育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首批遴選高校,完成了大量人才培養項目和國際交流項目,結合非遺進校園及影像民族誌研究實踐助推非遺保護;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和創作展演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作出了貢獻;大批高水平科研創作展演成果成為了文化藝術發展的智庫之源。
(雲南藝術學院七彩雲南彩車設計工作組)
(雲南藝術學院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
(雲南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西部版畫》)
發揮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堅持把精準扶貧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堅持把專業優勢和當地實際緊密結合,深入開展教育扶貧和文化扶貧,做到扶貧工作和立德樹人相互促進、相互提高,走出了一條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因地製宜、共同發展的精準扶貧之路。2019年開始啟動 “2020·創意巍山”,由產品設計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等8個專業500多名師生共同參與,共完成了2700餘件設計作品;120餘組設計方案;10餘個鄉村風貌、公共設施改進方案;並以團隊、小組形式先後組織調研累計9個批次。
(“2020·創意巍山”)
該項目根據巍山的曆史人文、生態資源、非遺技藝、產業狀況、發展規劃等開展創意設計和實踐創作,以設計思考審視巍山人文與生態環境的發展變遷,以設計方法推進相關文創領域的融合發展,以設計實踐解讀巍山特色景點和特色小鎮項目建設的品牌內涵,以設計服務達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美好願景,把設計創新的價值與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結合起來,圍繞能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生態文明、文化自信等案例提供係統解決方案。同時,深入實施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在實踐中引導師生深入了解社會、國情、省情、民情,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係教育的有機統一,使師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實踐能力、樹立家國情懷。
(雲藝赴巍山開展“獻禮十九大 迎春送祝福”文化幫扶活動)
三、以高水平對外交流與合作為動力,不斷提升辦學影響力
雲南藝術學院立足雲南地理區位優勢與文化資源優勢,結合學校辦學特點,注重對外開放辦學,與20餘個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的高等院校和藝術文化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交流關係,開設多個雙學士、雙碩士及本碩連讀國際聯合培養項目、各類長短期師生留學、訪學及研修項目以及留學生培養項目,長期開展豐富多彩的人文藝術交流活動,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雲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助力雲南“麵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雲藝參加“2014 中俄藝術高校聯盟係列活動”)
僅2019年,雲南藝術學院各學科主辦的全國性及國際高水平學術會議和藝術人文交流活動就有103場。與省文旅廳共同舉辦多期非遺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並有效把雲南省特色優秀民間工藝與傳承人推廣到英、法、泰等國,與德、法、泰、緬、越等國合作舉辦多台大型藝術展覽及演出。
(雲藝舞蹈學院應邀承辦2015柬埔寨大型春節聯歡晚會)
(雲藝赴德國開展“藝術的兩種狀態—2015首屆中德藝術交流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不斷向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必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雲南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邊境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擁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曆史文化資源、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等,在文化強國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雲南藝術學院的領導表示,將一如既往自加壓力、負重奮進,立足雲南、服務雲南、輻射南亞東南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提高教育質量與推進特色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爭取在分類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上有所作為,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和鮮明特色的國內一流的高等藝術院校不懈奮鬥,在建設文化強國和教育強國的征程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