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
beplay2網頁登錄
昆明文理學院2023年招生簡章
2023-06-16 15:14:00
昆明文理學院
作者:
昆明文理學院2023年招生簡章
今日重磅發布
與你一起,共啟一程
core_1686900334_5669.jpg
《昆明文理學院2023年招生簡章》
詳細介紹:
學校曆史沿革、榮譽及師資力量
學院專業情況、專業特色、學科優勢、就業方向
招生計劃與分數線、招生工作答考生問
core_1686900342_2301_thumb.jpg
掃碼獲取昆明文理學院2023年招生簡章
  學校簡介
  昆明文理學院(原雲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成立於2000年,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確認為獨立學院,2021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昆明文理學院。
  目前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部),開設41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農、經、文、管、教育、藝術八大學科門類,在校學生17000餘人,占地約720畝。學校建有兩個校區,龍泉校區位於昆明市北市區龍泉路中段,楊林校區位於昆明嵩明職教新城。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逾1億元,圖書館藏書195萬餘冊,校外實習基地191個,建有圖書館、室內外體育場館、學生公寓、食堂、學術報告廳等教學、生活配套設施,實現了“智慧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
  學校先後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民辦教育優秀院校”“雲南省民辦教育發展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學校”“省級平安學校”“5A級優秀社會組織”“省級依法治校示範校”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榮獲騰訊網“十年最具領導力獨立學院”“中國最具知名度獨立學院”,新華網“新華教育論壇中國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獨立學院”稱號。2022年位列艾瑞深研究院校友會網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第17名。
  人才強校 名師執教
  學校建有一支職業品格高尚、專業學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治學態度嚴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860餘人,並聘有國內外名校名師、行業導師等外聘教師300餘人。其中,教育部相關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成員6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39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曆者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推進“優才計劃”“海外博士培養計劃”“中層管理青年幹部研修班”“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項目”“專業帶頭人培養項目”“校級教學團隊”等師資培養項目,大力支持教師提升學曆、職稱、業務能力與水平。目前學校已資助52人攻讀博士學位,培養出“雲嶺教學名師”1人、“雲南省師德標兵”3人、“卓越青年教師”2人、訪問學者3人。
  專業建設 特色突出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是省內開設外語語種最多、唯一開設農學門類的民辦高校,構建了“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體係。
  現已建成雲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培育學科1個,雲南省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建設項目1個,雲南省特色專業2個,雲南省高等學校轉型提升服務產業示範專業建設項目1個,雲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雲南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1門,雲南省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1門,雲南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雲南省課程思政教改項目3個,國家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雲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2個,獲雲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
  立德樹人 提升質量
  學校圍繞德育目標和“三忠於、三熱愛”主題教育內容,依托體育、美育和學科競賽等校園文化活動,以提高課程興趣度、學業挑戰度和生師互動性的第一課堂為基礎,全麵推進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國際視野培養、在線教育、終身學習等六類課堂。
  近五年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考編、考公上線率居同類院校前列,教育類專業畢業生教師資格證通過率保持在85%以上,遠高於全省同類院校平均水平。2022年泰語專業升學率達47%,法語、日語、朝鮮語、泰語等小語種專業考級通過率領跑同類院校。
  學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獲得國家級一、二等獎,2022年在各項文體技能等代表性大賽中學獲全國性獎項53項、省廳級獎項375項。2021年學校原創舞蹈作品《小村寨,大村官》在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作為雲南省舞蹈類唯一代表節目,獲藝術表演甲組一等獎、藝術表演類優秀創作獎。
core_1686900531_3761.jpg
  學校連續多年在雲南省教育廳年度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中榮獲“一等獎”,累計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合格人才達45000餘人。近5年參與“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農村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等國家、地方基層項目的畢業生人數達850餘人。學校連續三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優秀西部計劃項目辦”。
  此外,校內建有STUDIO和“文理創業夢工場”兩個創業平台,占地麵積約3200平方米,配有創業培訓教室、創業訓練中心、創業項目路演室,平台設施完備,先後獲得“省級校園創業平台”“昆明市眾創空間”稱號。
core_1686900598_6236.jpg
  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等各類創新創業比賽中,學校獲國家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38項。
  教研並舉 成果突出
  學校科研、教研、大創三類項目的高級別立項數穩步增長。教師累積主持省部級項目27項、地廳級項目155項;出版專著、教材146部;發表學術論文上千篇,其中,被SCI、CSSCI、CPCI、EI等收錄150餘篇;獲批國家專利授權2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9項。2021、2022年獲批立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3項,其中,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項目開創了同類院校獲批該類項目之先河,省哲社社會智庫項目和規劃科普項目分別實現了民辦院校獲批省級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零的突破,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數穩居全省民辦高校前列。
core_1686900629_3842.jpg
  國際交流 卓有成效
  學校開設有英語、泰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翻譯等專業,並為學生提供朝鮮語、德語、阿拉伯語、越南語、緬甸語、老撾語等多個語種選修。
  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曾蒞臨學校對11個外語語種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調研,對“語言+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給予充分肯定。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葛策博士Dr.Clemens von Goetze代表團於2019年訪問學校,就學校在德語教學、德國的語言文化和人文交流中做出的貢獻表示讚賞。學校先後接待西班牙駐華大使、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法國駐成都總領事、泰國駐昆明總領事等到訪,國際交流頻繁。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辦事處中方合作單位,學校與亞太地區、歐洲、非洲、美洲等11個國家的知名院校建立了長期交流、深度合作的教育文化聯合體,與西班牙、韓國、日本、泰國、法國、德國及東南亞各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及國外33所高校保持密切聯係。學校畢業生依托各類國際交流項目,就業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同時積極投身著名央企、國企單位服務國家戰略和當地發展。
  學校是雲南省內第一所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並成立研究機構的民辦高校,成立於2018年的“一帶一路”沿線文明比較研究中心聘請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學理論家和文化批評家、國際著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佳婭特利•C•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教授為中心主任,並聘請了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東京都立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的近二十名知名專家為特聘研究員,開展“一帶一路”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同年,學校加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一帶一路”研究分會,持續為國家倡議提供政策谘詢和智力支持。
  黨建鑄魂 思政育人
  學校黨委隸屬雲南省委教育工委,積極探索民辦高校黨建鑄魂有效路徑。學校圍繞“五個基本”黨組織規範化建設體係在2018年4月8日雲南省高校黨建暨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會上進行交流發言,2018年5月13日雲南新聞聯播專題報道學校黨建思政工作經驗。
  學校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以“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建設為著力點,獲批雲南省高校課程思政示範課重點培育項目2項。此外,學校獲全國高校共青團“活力團支部”1個,“全國先進班集體”1個,是全省同類高校唯一殊榮。
  獎助體係
  學校現設有獎學金包括:文理卓越獎學金、“自強之星”獎學金、素質發展獎學金、獎優獎先獎學金、國內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獎學金、海外留學獎學金、外語優學獎學金、外語考試獎學金等,獎金最高達20000元;國家獎學金、國家勵誌獎學金、國家助學金、雲南省政府獎學金、雲南省政府勵誌獎學金等政府獎學金,獎金最高達8000元;還有雲南省級“三好學生”獎、雲南省級“優秀學生幹部”獎、校級“三好學生”獎、校級“優秀學生幹部”獎、省級“優秀畢業生”、校級“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core_1686900732_6593.jpg
  招生專業及分數線
  聯係方式
core_1686900769_6969.jpg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