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使命重大。6月18日,普洱學院舉辦2024年科研工作推進會(科研成果展示)暨茶園光伏綠色發展論壇以及普洱學院與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茶光伏合作項目建成投產儀式。期間,展示了普洱學院近年來科研成果,2023年普洱學院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申報省部級科技獎5項,其中普洱學院參與完成的“P型單晶矽棒RCZ製備關鍵技術及應用”助力商務部和科技部列入2023年中國限製出口技術目錄,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獎一等獎,作為參與單位獲雲南省2023年度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取得顯著成效。
普洱學院黨委書記胡國雲在活動中表示:“普洱學院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大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高質量發展方向,把科研工作擺在更加重要位置,突出科研工作重點,不斷增強創新發展能力,鼓勵創新融合,努力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促使科教賦能真正落到實處,賦能新質生產力。”
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這就要求學校要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為紮根祖國西南邊疆民族地區辦學的高校,普洱學院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鮮明政策導向。不斷優化機構設置,持續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目標管理的關鍵指標,高質量高標準培養選拔幹部,選好“領頭雁”,把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組織力轉化為推進課堂教學、科研立項、組建團隊等工作的強大動力,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
隨著識才、聚才、用才舉措的逐一落實,人才為本的濃厚氛圍吸引了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引進中國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合作打造智慧農業學科專業,1名教授獲評2023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傑出青年獎,1名教師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雲嶺工匠”稱號,多名教師入選“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首席技師、優秀教師及“普洱工匠”等。
同時將開放包容、團結拚搏、守邊戍邊精神,不斷傳承並深度融入校風、教風、學風建設,2024年普洱學院國內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錄取 144 人,較去年增加39人,增幅37%。茶葉咖啡學院和生物與化學學院普通本科學生beplay中心錢包體育錢包錄取率分別達到26.6%和20.7%,有7個專業錄取率超過10%,更有錄取率超過50%的19級園林班、19級農學班“學霸班級”,湧現出了8名同學全員“上岸”的“學霸宿舍”。專升本以來還有超過100餘名本科生到清萊皇家大學等東南亞著名大學深造。同時,就業質量也保持了較高水平,畢業生年終就業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
深化科技體製改革,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科研成果
在主動擁抱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普洱學院根據學校發展曆史、辦學優勢、學科特色等資源稟賦,因地製宜尋找與新質生產力連接的切入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行業需求,普洱學院先後建設獲批老撾研究中心國家級平台1個,雲南咖啡品質優化及價值提升公共科技服務平台等省部級科研平台9個,雲南省高校力學開放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10個,建成2個院士工作站和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研究院、絕版木刻研究院等一批內設研究機構,以科技研發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動能
為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普洱學院圍繞區域戰略和產業布局,創新合作模式,為新質生產力提供動能。
優化科研機製建設,成立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學技術協會開展高水平的有組織科研,依托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研究院,打造普洱茶文化研究院、普洱咖啡研究院、中華傳統醫藥現代化研究院等科研平台。2023年,普洱學院共立項市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6項,企業委托等橫向項目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藝術基金1項,2項國家發明專利成果的成功轉讓,實現了普洱學院升本以來專利轉化零的突破。
推進國際交流合作縱深發展,強化新質生產力內外聯動
普洱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和獨特的地緣優勢,普洱學院整合多種優勢,加強科研對外合作與交流,強力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取得良好效果。
積極與劉仲華院士國家平台對接,在普洱學院設分中心,獲批“雲南省中老茶樹資源數字化保護和種質創新應用國際聯合實驗室”和“雲南省中老能礦分析與技術創新國際聯合研發中心”等省級科技創新平台;作為合作單位共建中國興邊富民戰略研究院雲南分院,建設中國興邊富民戰略研究院普洱基地;“麵向瀾湄流域國家的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示範”項目獲批雲南省人才工作示範項目。
建立與國外高校和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定期交流機製,成功舉辦綠色經濟發展論壇、瀾湄數字咖啡科技論壇等多個高層次、高規格學術研討會和學術年會,為學校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學習機會和交流平台,在各學科領域產生良好反響。
普洱學院院長楊斌表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必須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高度統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普洱學院將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科技創新活力,加強重大項目謀劃與布局和高端人才引育,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完善成果培育機製,推進產學研合作,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