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5日,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校團委組織各直屬學院和各特色學院的37名學子組成暑期“三下鄉”團隊,以“行走的思政課”方式,赴西雙版納州的各邊境縣市開展“石榴紅 邊疆興”為主題的“六個一”社會實踐活動,傳播學校“創辦一個學院,振興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傳承一方文化”辦學宗旨,展現“腳下有泥土、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的新時代新青年的新形象。
一次支教、義診
7月11日,實踐隊在學校指導教師和西雙版納州猛臘團縣委幹事的帶領下,來到猛臘鎮曼旦村,向當地村民和駐邊幹部提供把脈問診、拖擦、理療等傣醫藥義診,充分展現了傣醫藥、護理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向當地20餘名留守兒童開展了國家安全主題宣講,帶領小朋友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用愛心陪伴留守兒童的成長,讓邊境的傣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留守兒童有了更多開心的童年記憶,將習近平總書記“像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團結理念深深植根在少數民族兒童心間,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次衛國戍邊實踐
7月12日,實踐隊來到猛臘縣猛滿口岸,開展“走邊境路、為界碑描紅、守護國界碑”主題實踐活動,與駐邊幹部一起沿著山脊小路巡邊。隊員們穿行在叢林河穀,來到國境線上和界碑前,聽駐邊幹部講述守邊故事,駐邊幹部舍小家為大家的衛國戍邊精神,激發起隊員們努力學習、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熱忱。
一次調研
7月9日,實踐隊在景洪市大渡崗萬畝茶園中感受“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具體實踐和當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卓越成果,置身其中體驗采茶、製茶過程,了解當地充分利用山水文化資源,培育生態旅遊和生態康養產業,推進普洱茶產業生態旅遊、健康養老融合示範項目建設。
7月10日,實踐隊深入猛臘縣猛侖鎮村民家中,了解“黨建+文旅+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邊境地區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謀發展的美麗畫卷深深感染著同學們。
一次尋訪
7月10日,實踐隊在中國科學院熱帶植物園博物館學習熱帶地區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曆史和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的開創精神、堅守精神、創新精神。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學習蔡希陶先生,始終做到將國家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充分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牛”精神。
一次學習
7月11日,實踐隊來到猛臘縣曼旦村傣族象腳鼓傳承所,象腳鼓非遺傳承人波罕丙老師為實踐隊員們詳細介紹了象腳鼓的由來、發展以及傳承,波罕丙老師拿起象腳鼓,帶領大家一起跳傣族舞,載歌載舞中,隊員們在體驗中對習近平總書記“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個微心願
7月14日,實踐隊來到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掛包幫扶的猛臘縣關累鎮曼崗村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禁毒防艾宣傳,走訪慰問村民,向村民發放預防登革熱、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農村婦女健康須知、預防丙肝等宣傳資料,進一步增強邊境口岸地區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