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程麗琴)提起坐落於望江山下、運溪之畔的杭州第七中學(下簡稱杭七中),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揚名在外的美術特色。每年本科上線率達100%,重點大學錄取達80%左右,近一半的美術生考入九大美院……這些成績無不令人稱道。4月18日上午10點,“七彩·品質”杭州第七中學第六屆師生美術作品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在前五屆美術作品展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本屆作品展再一次展現了杭七中作為美術特色學校的深沉積澱、雄厚實力和驕人風采。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到4月22日。因安檢需要,市民前往觀看時請攜帶身份證。另外,4月21日(周六全天)9:00-16:30,還將在展覽現場舉辦美術中考生專業水平診斷和杭州七中師生作品展作品導讀活動。
師生、校友的眾多誠意之作精彩亮相
據介紹,“七彩·品質”是繼“七彩·旋律”“七彩·印象”“七彩·夢想”之後杭七中推出的又一“七彩”係列畫展。杭七中校長樓平介紹,本屆作品展共彙集了270餘件作品,其中既有美術教師的寫意之作,也有學生在素描、色彩、速寫等領域勤學苦練精雕細琢之作。
整個展覽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教師作品,展現了學校美術教師的整體創作水平;一部分是學生作品,展現了學校美術班五年來的美術教學成果。“本次畫展還有一部分是校友作品,這是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學校特邀在繪畫各領域的精英校友帶著作品參展,充分彰顯學校美術教育的生命活力,以及師生的繪畫熱情和藝術情懷。”樓校長說。
作為校友的特邀作品之一,邱濤的《日記——交錯的記憶》紙上行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據邱濤介紹,這幅作品共有800多米長,創作於2017年,初衷是對於日記本身關於記錄的思考。日記寫好後,邱濤通過針刺的方式穿透日記本,之後又從背麵字裏行間的縫隙中刺,原本具象的字眼在刺的行為中變得越來越抽象,輪廓在光線下也越來越明顯。“七中的學術氛圍非常濃厚,體現了分享這一點,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之間不論是在專業上、創作上、交流上都非常坦承,這一點對我影響非常大。”
△作品《日記—交錯的記憶》
記者了解到,本次畫展中,學生的作品占了大多數,作品集中於素描、速寫、色彩三大領域,是近五年來學生作品中較為精彩的,可以說代表了目前學生的整體水平,不少專家看了作品之後都讚賞有加。
餘欣寧是杭七中高二年級美術班的一個學生,今天她有兩幅作品參展,都是高一的課堂習作。“兩幅作品相比,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幅民宅後院的水彩畫。後麵的房屋破敗與院前色彩明亮的花草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明一暗之間能夠凸顯這幅畫的張力。”餘欣寧說,這幅畫是她課上的寫生作品,創作大概花了半天左右的時間,“我還沒想過這幅畫叫什麼呢,要不就叫生機。”
△餘欣寧的作品
深入了解後,記者得知,餘欣寧從三年級開始接觸畫畫,小學三年、初中三年、以及杭七中的兩年,目前為止已經係統接受美術教學8年時間,未來可能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餘欣寧說,她跟大部分美術生一樣,都有一個考進中國美院的願望,“來到七中之後,我發現我對美術的興趣越發濃厚了,眾多專業老師的指導讓我成長很快。”
周柬是位油畫專業出身的美術教師,2003年畢業後就一直在七中任教。雖然他擅長繪畫,但今天參展的作品卻是名為《擁江生活》係列的攝影作品。記者發現,八幅作品展現的全都是錢塘江邊人們愜意的生活狀態,並全以黑白呈現。“這些作品都是在錢塘江邊拍攝的,跨度有三四年,照片差不多有1萬多張。”周柬說,江水是百年不變的,他想表達的是一個特定的地方而不是一個時代,“我想,山水江河是每個人內心所需要的,我希望把這些定格下來。”
20多年來堅持“藝文兼修”特色發展之路
說起杭七中美術特色的曆史沿革,時間非常久遠。早在1928年,杭七中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校園美術社團“金牛會”,美術特色自此開始萌芽;到了1993年,學校正式開設第一個美術興趣班,到2004年時,擴大至8個班的規模,每班30人,保持至今。
20多年來,杭七中一直都堅持走“藝文兼修”特色發展之路,而課程是最大的保障。樓校長說,學校給藝術班的學生開設了文化類選修課,夯實文化基礎,讓他們的發展後勁很足;為文化班的學生開設了藝術類選修課,由專業課老師上音樂史、美術史等,欣賞名師大家的藝術作品,培養學生創作和鑒賞能力。
作為藝術特色學校,杭七中始終對品質藝術孜孜以求,樂此不疲。對七中的美術而言,品質是學校美術教學的行動要義,是師生進行繪畫教學和創作活動時的主體追求。品質需要綜合力,沒有一定的繪畫技巧和文化素養,很難達到藝術品質的優良。
△校長樓平發表講話
正因為如此,學校全力打造“大美術”,重視文化班與美術班的平衡發展,重視文化班與美術班的優勢互補,以文化助推美術,以美術滋養文化,兩者融合,互惠雙贏。“我們一直希望,從杭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三年後出校門,與同齡人相比能多一份藝術鑒賞和藝術創作的能力。”樓校長說。
除了關注學生外,學校還十分關注老師的專業發展,定期邀請在老師們看來非常有藝術造詣的專家、大師來給他們的專業教學“充電”。樓校長說:“現在的孩子非常優秀,有不少創作水平很高,如果老師的筆頭功夫不夠強,對學校和學生的發展都是沒有好處的。”
在杭七中,老師們在美術教學上,十分重視寫生,強調嚐試。學校的吳江東老師說,七中的美術教學重視“慢體驗”。什麼是“慢體驗”呢?“慢體驗需要我們老師有教學定力,不急於求成,要給學生足夠的體驗時間,讓他們去觀察、去感悟、去嚐試、去獲得。”吳老師認為,美術學習,快不是好事情,如果缺乏體驗,學生就無法體會美術的深刻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