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熱成像測試儀,能實現不接觸測溫,不影響人群正常行進速度,能及時發現超溫並報警。相信學校一旦迎來學生歸校,一定能為學校防疫立功。”說這話的,是杭州傑視科技執行總裁陳為民,也是杭電92電子係畢業生。2月27日,傑視科技執行總裁陳為民和技術總監王少平(杭電97電子係畢業生)等回母校,捐贈熱成像測溫儀。
“我覺得學校裏安裝熱成像測溫儀挺好的,疫情發生後,進食堂吃飯都要接受人工測溫,溫度計對著人的額頭‘打槍’,一般人都不喜歡。現在測溫儀的兩個攝像頭離行人2米開外,悄悄的測溫,人再多都不用排隊測溫,行進速度一點也不受影響。這個挺適合人群測溫的。”杭電一位食堂廚師說。
要知道,這款熱成像測試儀,現在已經銷往四川、湖北、浙江等地,裝在醫院、銀行、農貿市場、學校、商場等人群密集地方的入口,因其“無接觸 ,無停留,預警快”等特點廣受好評,成為名副其實的抗疫神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忙著複工複產,便利快捷測溫成了首要問題,所以我們的熱成像測溫儀一出廠就被搶訂了,現在訂單都排到好幾個月之後了,我們捐贈給母校,因為覺得母校一旦學生返校,測溫也會成為緊要工作。不如讓ai來代勞吧。”王少平表示。
走進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的傑視科技總部,1300平米的辦公區域,已經臨時改裝成組裝間、檢測間、發貨區。技術人員“火力全開”,忙的熱氣騰騰,一批批熱成像測溫儀從這裏誕生並發往全國各地。
“你恐怕想不到吧,新冠疫情剛發生時,我們還沒有做專門用於測人體溫的熱成像儀器,但是相關技術儲備都有。疫情開始嚴峻,我們覺得形勢使然,由資深光電博士帶頭組成攻堅小組,通過多部門協同聯動、高效配合,緊急研發投產完成了熱成像測溫儀的產品定義、人體測溫算法,高精度麵源黑體的開發,並聯係了生產廠家。過年期間,核心研發人員在家裏辦公,熬了許多個晝夜,終於把新產品開發出來,並不斷的進行產品迭代。我想這就是小微企業的優勢吧,從‘危’中看到機,及時升級產品適應市場。事實證明,我們抓住了機會,這款新產品安裝隻要20分鍾,標定簡單易用,技術硬核,現在成了抗疫網紅。”陳為民告訴記者。
小微企業能抓住機會,也是建立在雄厚技術儲備基礎之上。這家高科技企業,核心研發人員主要是杭電、浙大本碩博畢業生,多有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從業經驗,像王少平就曾經是網易公司核心人員。而傑視科技的前身主要從事軍工熱像係統和高鐵線的受電弓接觸網熱成像檢測係統,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熱成像處理技術,同時近些年傑視科技完成了人工智能及人臉識別算法積累。針對疫情,研發人員深入考慮了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準確的檢測到額溫,如何將精度達到±0.3℃,以滿足人體測溫的需求。從高鐵線的受電弓接觸網熱成像檢測到人體體溫熱成像檢測,轉換來得那麼的水到渠成。
“我們的熱成像測溫儀就是兩個攝像頭加一個主機,一個是可見光攝像頭,一個是熱成像攝像頭。可見光攝像頭輔助算法找到人的額頭,我們的算法足夠強大,人臉大麵積戴口罩也能精準識別額頭。而熱成像攝像頭則是通過非接觸探測紅外能量(熱量),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進而在顯示器上生成熱圖像和溫度值。算法疊加,實現了精準識別和快速測溫,所涉及的人工智能技術還是蠻複雜的,這也使得國內有成熟熱成像技術的企業並不多。”王少成說。
公司在快速形成產業價值的同時也肩負起了社會責任,對湖北某地區及多個高校進行了捐贈,同時保證了優先對湖北及周邊的重災區供貨。
“複工複產複學,提出大量的快速測溫需求,熱成像技術使得不接觸、快速通行成為可能,能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還能大幅減少測溫人力投入。而且隨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相信接下來國家公共衛生安全的標準會相應提高,熱成像測溫儀的應用情境會更多。”杭電管理學院、已為多家世界五百強、百餘個行業名企提供戰略和品牌顧問的的蔡丹紅教授認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