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胡語彤)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為滿足疫情防控常態下浙江省高考考生填誌願、選專業、選高校的需要,減少人員聚集,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高考幫推出了“2020招辦主任麵對麵”欄目,向考生和家長傳遞權威的招生政策和報考信息。
△ 台州學院招生辦公室主管 郭曉江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台州學院招生辦公室主管郭曉江,今天,他將從學院基本情況、招生總體情況、招生新變化這三個部分為大家詳細介紹學校2020年的招生政策,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簡介
台州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建立,實行省市共管共建、以台州市為主辦學體製的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辦學源頭可上溯至1907年成立的三台中學堂簡易師範科,1958年開辦高等教育,1978年建立台州師範專科學校,2002年升格為台州學院。
學校位於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中國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台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離寧波、溫州、紹興非常近,屬1小時工作生活圈。學校分椒江、臨海兩地三校區辦學,目前在校生人數達到15000多人。
學校現有52個全日製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文學、曆史學、醫學、管理學、理學、工學等10個學科門類。多年來,學校狠抓應用型建設,“將學科專業建在產業上”,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形成了一係列特色鮮明的專業群。比如根據傳統優勢專業形成的師範類專業群,利用地域優勢形成的經管類專業群,依托產業優勢形成的理工類專業群。
學校2020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上,位列中國大學排名榜第232名,在中國應用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9位,在最新的自然指數綜合排名上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80名。
招生總體情況
2020年,我校共有45個本科專業招生,招生計劃確定為4180名,其中浙江省內普通類1803名、藝術類215名、體育類120名(體育特招18名)、三位一體190名、小學教育(師範)定向35名、科學教育(師範)定向6名、臨床醫學定向30名、職教師資30名、專升本550名、21個外省計劃1189名,2019年預科生轉入12名。
我校2020年招生計劃數與2019年(4065名)相比增加了115名。
招生新變化
(一)招生計劃有變化
2020年係教育部選考科目指引實施第一年,我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材料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無人駕駛航空器係統工程、智能製造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專業選考單限物理科目,這些專業分數存在下行的可能,對於選考符合要求而分數相對較低又喜歡這些專業的考生是個不錯的選擇機會,需引起注意。
漢語言文學、英語、英語(師範)、護理學、康複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助產學等專業省內計劃投放增加明顯。對於喜歡這些專業、選考科目符合,又不想出省的考生來說相對機會增加很多,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學校堅持需求導向,緊密圍繞台州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新興專業,逐步完善“地方產業集群 + 新興專業群 + 優勢特色應用型學科群”專業結構模式,積極推動學校資源向對接主導產業的學科專業集聚。形成了一係列優勢學科和重點專業。
如: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材料物理;
浙江省一流學科: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控製科學與工程;
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護理學、體育教育
浙江省優勢專業:材料物理、製藥工程;
浙江省重點專業:漢語言文學、英語、生物科學
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製藥工程、小學教育、材料物理、數學與應用數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信息工程。
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前景也相當喜人,根據學校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數據顯示,曆史學(師範)、思想政治教育(師範)、市場營銷、旅遊管理、生物工程、材料物理、音樂學(師範)、產品設計、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9個專業就業率達到了100%,學校總體就業率達到了97.4%。所以歡迎廣大考生應根據自己喜好及時抓住機會填報我校相關專業。
(二)招生專業有增加
經教育部批準,我校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與“智能製造工程”兩個本科專業今年開始招生。現將兩上新專業做一下介紹。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培養目標:以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培養以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為基礎,具有大數據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掌握大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建模、分析與可視化等技術手段,推動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金融、健康等領域深入應用的高素質和應用型技術人才。
畢業後可在政府機構、工業、醫藥、互聯網、教育、金融等領域成為大數據科學相關教學、科研、開發和應用的大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和數據科學家。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智能製造係統分析、規劃、設計、實施、調試及維護能力,能在智能製造領域從事智能製造技術與係統的規劃設計、工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及工程管理等方麵工作,有較強實踐能力和一定創新思維,具有忠誠、奉獻、進取、合作特質的高素質學科交叉型應用型人才。
該專業設置兩個培養方向:(1)智造裝備係統方向,重點掌握智能製造工藝與裝備、製造業信息化技術及應用、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等技術,培養研發工程師、技術總工等企業核心技術人員。(2)工業智能管理方向,深度融合數字化和信息化等先進技術手段,重點掌握智能製造係統生產管理、工業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數字化工廠規劃與設計等技術,培養工程項目經理,工廠生產管理等企業核心管理人員。
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設計院、高等院校及行業企業從事智能製造係統的集成與開發、規劃與設計、運行與維護,以及教學研究、科學管理及技術服務等工作,具有跨學科工作能力和較強的工作適應性。
這兩個新專業與生物製藥、無人駕駛航空器係統工程和助產學等專業一道進一步完善了我校大數據、大健康、智能製造等新興專業群,應用型專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三)中外合作辦學新突破
經教育部批準我校與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合作開展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招生,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90分,學製4年。該項目由我校主持,中美雙方共同製訂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完成規定課程並達到學位授予條件的學生,獲得台州學院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針對有需要且符合條件的學生采取“3+1”辦學模式,可以申請第四年符合條件的可赴美國就讀,符合畢業和學位授予條件者,可同時獲中美雙方頒發的文憑。
(四)校企合作新起點
學校機械電子工程(傑克卓越工程師班)為第一年招生,該專業學生獨立成班,計劃30名,係校企深度合作的開始,目的在於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該班級教學采用上市公司傑克控股集團優秀案例及實操能力培養,將學科專業建立在產業上,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創意能力,實現產業人才精準對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五)定向招生新亮點
學校是浙江省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單位,是全省7所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單位之一,定向培養的學生錄取前與當地人社部門、教育部門簽訂了協議,是有正式編製的學生,通俗講就是畢業後包分配,隻招收所在戶籍地考生。
小學全科教師定向招生專業為小學教育(師範)今年計劃安排35名,其中:三門縣10名、天台縣5名、文成縣3名、仙居縣5名、玉環市2名、溫州市5名、溫嶺市5名;
初中科學教師定向招生專業為科學教育(師範),係今年新增定向招生專業,計劃安排6名,其中:舟山市3名、溫州市2名、遂昌縣1名。
beplay體育手機教師省內定向招生代碼0323,屬普通類提前批錄取,填報定向誌願時,考生須符合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且隻能在第一高校誌願,第一專業誌願填報定向專業,否則誌願無效。錄取考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等,入學時由學生繳納、畢業到崗後補償。畢業後 統一調配到具有事業編製的beplay體育手機教師崗,服務期為6年。
具體情況請考生和家長及時關注當地教育局、人社局以及政府的官網。
根據省衛健委通知要求,學校麵向基層衛生人才開展臨床醫學專業定向培養項目,隻招收所在戶籍地考生,共計30名,其中黃岩區7名,路橋區3名,臨海市7名,玉環市2名,天台縣5名,仙居縣4名,三門縣2名。臨床醫學專業省內定向招生代碼0350,屬普通類提前批錄取。
填報定向誌願時,考生須符合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且隻能在第一高校誌願,第一專業誌願填報定向專業,否則誌願無效。錄取考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由委托培養單位按不少於4.6萬元標準給予補助,期限不少於5年。
定向招生流程由定向計劃公示、考生誌願填報、體檢(或麵試)與公示、協議簽訂、錄取與備案等構成,具體情況請考生和家長及時關注當地教育局、衛健局、人社局以及政府的官網。
(六)職教師資新招生
職教師資學前教育(師範)專業主要麵向中職畢業生招生,實行單獨考試,學製四年,計劃數為30人,錄取不分批次,按考生總成績,分類別實行專業平等投檔。
聯係方式
如果你還想詳細了解我校招生專業的辦學情況,歡迎關注我校的微信公眾號台州學院招生。裏麵有各個專業的直播和回播信息。
微信公眾號:TZU-admissions
通訊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市府大道1139號
招生熱線:0576-88669696、0576-85137102
谘詢QQ群:615353047
招生網址:https://zs.tzc.edu.cn/
以上是我今年學校招生政策變化的解讀,歡迎廣大考生報考台州學院,感謝大家的聆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